杨凡眉头一挑,随着熊文灿的后文才知道,熊文灿欲以“封罗汝才为顺义王”为画饼,要求其攻击张献忠部作为投名状。
杨凡不知对方此举是否能成,只能持怀疑态度。
随后熊文灿又说了闯塌天刘国能在双沟战后亦是损失惨重,面对官军持续威胁,刘国能部已陷入粮饷断绝、军心离散的困境。
所以刘国能此时也在频繁与他沟通就抚事宜。在所有流寇中,此人态度也是最好,也愿意任由熊文灿安排,甚至愿意就抚后攻贼、平辽。
杨凡对这个人有印象,他记得他还在康宁坪打过对方,车厢峡受降时,也曾与对方有过一面数语之缘,但记不得历史上这人到底是个什么人物。
但据这几日暗线的情报来看,这个刘国能早年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虽同为起流寇头目,却因出身陕西延安富农,所以战略分歧也主张保境安民,逐渐对现在这种长期流动作战产生动摇。
因此当熊文灿说完刘国能后,杨凡态度也摸不准,表示若是刘国能愿意为他们驱使攻贼,那也算是纳了投名状,如此就全看熊文灿裁决。
熊文灿脸上都是笑,他仅仅上任五省总理数月,但此刻就已感觉就抚局已成,进展如此之快,也是多亏凯旋军加入后毫无疑问的军事碾压。
熊文灿又兴致勃勃地对杨凡说,八贼张献忠也通过总兵陈洪范向熊文灿转达投降意愿,并提出三个条件,想以此试探朝廷态度。
分别是保留他军队三万人,二是驻扎谷城、房县、再由朝廷拨付十万人军饷,三是赦免其部下死罪。
谁知杨凡话都没听完,当即拍案表态:“此举万万不可!此贼必反!”
熊文灿眉头一皱,奇怪询问道:“杨大人此言为何如此绝对?”
杨凡一时无言,他总不能说自己记得这部分历史记载,也知道张献忠后边还要入川建立大西国吧。
两人对谈至深夜,勉强有了个磋商结果,但显然许多事情仍然未达成一致。
……
崇祯十年十月,新任闯王李自成在陕西汉中战败后,率以闯营为首的流寇主力,突然击穿三边总督洪承畴防线。
再经宁羌州(今陕西宁强)进入四川,其入川后分兵三路推进,一路攻广元,一路取昭化,主力则直扑剑州,川北参将张令猝不及防,紧急回援,其余川内多地川军不战而溃。
四川总兵侯良柱在广元兵败阵亡,死前曾因此前战败冒报捷功一千九百余级,试图脱罪,其部溃散后,进一步加剧了川北防线的崩溃。
击杀侯良柱等川兵主力后,李自成部进展极为顺利,其余川兵皆是望风披靡。
以闯营为首的诸部流寇在一个月内连破三十余城,其中包括江油、绵州等战略要地。
而当还在河南围剿的杨凡和熊文灿收到消息的时,时间已经是十一月。
此时入川流寇已跨州连郡,连克州县,兵锋甚至直逼成都。
而此时的四川巡抚邵捷春第一时间想调重庆的凯旋军选锋营出兵,但寇汉霄冷漠回复邵捷春,称需有杨凡令信方可动兵。
邵捷春无法,只得派人快马加鞭赶到河南恳求杨凡速速发兵。
得知消息后的杨凡也是大惊,四川是他主场,却没想到按下瓢头起来瓢把,顾此失彼。包围了八贼等寇,却被闯贼突入川内。
于是他紧急去信陈兵重庆的选锋营,让其即刻西进,攻击入川流寇并解围成都。
熊文灿得知消息也安排部分营伍兵马前去支援洪承畴,以防省城成都沦陷。
时间到了十一月下旬,据塘报称,大股流寇联军抵达成都郊外,开始围攻省城。
此时成都守军仅数千人,依靠城墙坚固勉强抵御。
同一时间,崇祯帝震怒于四川战局,急命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率部入川。
洪承畴当即亲率总兵曹变蛟、左光先等部一万余人,自陕西昼夜兼程南下,同时调兵加强陕西防务以防农民军“调虎离山”。
边军抵达保宁后,三边总督洪承畴又整合凯旋军选锋营寇汉霄所部,将其纳入战略协同,拥军共计六七万人,形成对李自成的合围之势。
并重点防守东、南方向,阻断其通过水路窜入川东、湖广的通道。
李自成围攻成都二十余日后依旧未能破城,且选锋营等援军陆续抵达,遂主动撤围。
他先是试图分兵东进川东,被寇汉霄率部堵住,两方列阵对杀,流寇败溃后被迫退往梓潼、剑州山区。
到了正月,明军联军在梓潼与闯贼等部大战,闯贼被击败溃入山区。
洪承畴指挥各部进入梓潼山区发动搜剿,尝试剿灭入川老贼。
李自成见势不对,率残部突破防线,经洮州(今甘肃临潭)迂回返回陕西,川内危机解除。
此战李自成入川迫使洪承畴主力离开陕西,客观上为湖广、河南的农民军罗汝才、张献忠部等部减轻了压力,也为五省总理熊文灿推行“招抚”之策创造了条件。
而洪承畴入川后虽与选锋营等部阻击反击,却因陕西空虚面临流寇回窜的风险,也是顾此失彼的战略困境。
……
崇祯十一年正月。
随州,寒意未褪。
五省总理熊文灿的行辕大营、中军大帐前旌旗招展,手持明晃兵器的军士沿通道两侧肃立,一直长长延伸至辕门。
纵横中原数年的大寇“闯塌天”刘国能率其本部十四哨,共计四万余人正式请降。四万中老贼约五千,其余皆为厮养和家属。
为彰显天威,展示“恩威并施”成效,熊文灿特意传令,让麾下主要将领尽皆至帐前观礼。
勇卫营主将孙应元、总兵左良玉、援剿总兵杨凡等一众高级军官,皆甲胄鲜明,立于熊文灿座下两侧,静待昔日巨寇。
不多时,辕门外传来通报。
只见一名身着素布衣衫、未着片甲的中年汉子独自一人赤着双脚,背负荆条,在两名军士的引导下,低头穿过两侧森严的军列,来到大帐前的空地上。
刘国能此刻脸上早已没了往日的散漫,只剩下恭顺庄重。
行至帐前约十步处,刘国能“噗通”一声双膝跪地,朝着端坐于上的熊文灿以及两侧的明军将领,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