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攻势”的主旋律是高歌猛进,东西两线捷报如同插上翅膀,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然而,在这正面战场的雷霆万钧之外,一场同样至关重要的、属于速度和刀锋的较量,正在日军的后方悄然上演。主角,便是孙德胜和他的骑兵连。
按照林峰“全线开花,虚实结合”的总体部署,骑兵连主力在配合完成南路佯动后,并未回师休整,而是奉林峰密令,如同一支离弦的利箭,在孙德胜和副连长马永贵的率领下,悄无声息地绕过日军正面防线,利用其出色的机动性和对地形的熟悉,长途奔袭,直插日军纵深——目标,正太铁路以北,连接阳泉与潞安地区的公路补给线,以及沿线几个重要的物资中转节点。
他们的任务,并非攻坚拔点,而是典型的骑兵破交任务:切断交通,袭扰后勤,猎杀通讯兵,制造恐慌,让日军后方不得安宁,无法有效支援前线。
时值初春,北方的原野上积雪初融,道路泥泞,但这并未能阻挡骑兵连前进的步伐。一百五十匹战马,驮着装备精良的战士,昼伏夜出,避开大道村庄,专走山间小路、荒芜河滩。孙德胜和马永贵都是经验丰富的骑兵指挥员,一个悍勇,一个精细,两人配合默契,将队伍行踪隐藏得极好。
数日后,骑兵连如同幽灵般,出现在了阳泉以北百余里外的“黑山峪”附近。这里有一条连接阳泉与北部矿区的重要支线公路,日军运输煤炭、铁矿石及部分军用物资的卡车队时常经过。
“连长,前面就是黑山峪隘口,地形险要,是打伏击的好地方。”马永贵指着前方两山夹峙的狭窄路口低声道。
孙德胜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点了点头:“嗯,就这儿了!一排,占据左侧制高点,火力封锁路口!二排,在右侧山坡后隐蔽,准备突击!三排,作为预备队,看守马匹,并负责警戒后方!都把家伙事儿准备好,动作要快,打完了立刻转移!”
命令下达,骑兵们迅速行动。他们并非下马固守,而是充分发挥骑兵的优势——利用速度抵达战场,然后根据情况选择下马作战或马上突击。一排的战士们牵着战马,敏捷地攀上左侧山坡,迅速架设起**dp-28轻机枪**和**莫辛纳甘骑步枪**,枪口冷冷地指向下方的公路。二排的战士们则在右侧山坡后隐蔽待命,马刀出鞘,**毛瑟c96手枪**(盒子炮)打开了机头,做好了随时冲锋的准备。
下午三时左右,远处传来了卡车的轰鸣声。一支由五辆日军卡车组成的运输队,在两辆三轮摩托的护卫下,沿着泥泞的公路,晃晃悠悠地驶了过来。车上满载着用篷布遮盖的物资,看样子像是粮食和被服。
看着日军车队缓缓驶入伏击圈,孙德胜眼中寒光一闪,猛地一挥手中的马刀:“打!”
“哒哒哒哒——!”
左侧高地上,dp-28轻机枪率先发出了怒吼,密集的子弹如同镰刀般扫向打头的两辆三轮摩托!摩托上的日军猝不及防,瞬间连人带车被打成了筛子,歪倒在路边。
几乎同时,一排的骑步枪手们也开始了精准的点射,专门狙杀卡车驾驶室里的司机和试图跳车抵抗的日军士兵。
突如其来的袭击让日军车队瞬间陷入混乱!后面的卡车慌忙刹车,互相碰撞,挤作一团。车上的日军护卫队慌乱地跳下车,试图依托车辆进行抵抗。
“二排!上马!冲锋!”孙德胜怒吼一声,翻身上马!
“杀——!”
早已等待多时的二排骑兵们,如同猛虎出柙,纷纷跃上马背!雪亮的马刀在春日稀薄的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寒光!数十匹战马如同离弦之箭,从右侧山坡后猛冲而下,蹄声如雷,卷起漫天泥浆,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混乱的日军车队!
“板载!是骑兵!”残存的日军发出了绝望的嚎叫。在如此近的距离,面对高速冲击的骑兵,他们稀疏的步枪火力显得如此无力!
骑兵们瞬间就冲入了日军车队!马刀挥舞,带起一蓬蓬血雨!手持盒子炮的军官和班长们,更是左右开弓,近距离将试图抵抗的日军一一射倒!战斗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孙德胜一马当先,手中马刀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一名刚举起指挥刀的日军曹长头颅瞬间飞上了半空!他身后的骑兵如同旋风般席卷而过,将残存的日军护卫和司机如同砍瓜切菜般清理干净。
整个过程快如闪电,从枪响到战斗结束,不过短短十几分钟。五辆卡车,两辆摩托,连同上面的日军护卫小队,被彻底歼灭!
“一排下马警戒!二排、三排,迅速检查车辆,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全部烧掉!动作快!”孙德胜勒住战马,大声下令。
骑兵们迅速行动。他们掀开卡车篷布,发现里面果然都是粮食、罐头和一些军用被服。可惜,骑兵携带能力有限,他们只能尽量搜集一些高价值的罐头、药品和部分弹药,然后将剩下的物资连同卡车一起,浇上从摩托车和卡车油箱里放出的汽油,点燃!
熊熊大火冲天而起,五辆卡车很快变成了五个巨大的火堆,连同上面的物资一起化为了灰烬。
“撤!”看着冲天的火光和浓烟,孙德胜毫不恋战,立刻下令撤退。
骑兵连来去如风,迅速消失在黑山峪的群山之中,只留下身后燃烧的车辆和日军的尸体。
首战告捷,骑兵连并未停歇。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如同真正的幽灵,在日军的后方交通线上神出鬼没。
时而长途奔袭,突袭某个孤立的小型据点,砍杀守军,焚毁物资;
时而埋伏在公路旁,用机枪和骑步枪伏击日军的巡逻队或通讯兵;
时而利用夜色掩护,潜入铁路线附近,用F-1手榴弹捆绑制成简易爆炸物,破坏铁轨和信号设备;
他们甚至大胆地冒充日军骑兵(缴获了部分日军军服和证件),大摇大摆地穿过某个哨卡,然后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迅速远遁。
孙德胜和马永贵将骑兵的机动性和突击力发挥到了极致。他们从不与日军硬拼,专挑其薄弱环节下手,一击即走,绝不停留。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将游击战的精髓与骑兵的突击优势完美结合。
他们的行动,给日军后方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恐慌。运输线变得不安全,小股部队不敢轻易出动,通讯时断时续,各地据点纷纷告急,要求增兵。日军不得不从前线本就吃紧的兵力中,抽调部分部队回防后方,清剿这支神出鬼没的八路军骑兵,极大地牵制和分散了日军的兵力。
当骑兵连在敌后纵横驰骋、捷报频传的消息,通过秘密渠道传回平安县指挥部时,林峰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孙德胜,马永贵,干得漂亮!”他对身边的苏远宁说道,“骑兵连这把快刀,用在敌后破交,效果比留在正面战场当预备队强多了!他们成功地搅乱了鬼子的后方,为我们正面战场的胜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苏远宁也感慨道:“是啊,参谋长。咱们现在真是步、炮、坦、空、骑、特,样样俱全,样样都能独当一面!这仗,越打越有滋味了!”
林峰走到地图前,看着上面被骑兵连活动区域标注出的一个个红点,目光深邃。
骑兵敌后,迂回破交!孙德胜和他的骑兵连,用他们的马刀和铁蹄,在另一个看不见硝烟却又至关重要的战场上,同样书写着属于磐石部队的传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亮剑:祝你发财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