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深处的秘密兵工厂,迎来了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时刻。
经过技术人员和工人们近一个月昼夜不停的安装、调试、磨合,那条完整的**ppS-43冲锋枪生产线**终于完成了最后的准备工作。而林峰,也早已通过系统,兑换了足够初期生产使用的优质钢材、特种合金以及一批专用的刀具、量具和润滑油。所有条件,均已具备。
这一天,兵工厂内灯火通明(由数台小型发电机组并联供电),所有参与核心工序的工程师和技工都屏息凝神,聚集在组装线的末端。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机油味和一丝紧张的期待。
林峰站在稍远一些的观察区,面色平静,但微微握紧的拳头泄露了他内心的激荡。自产武器,这是他迈向真正独立自主、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一步!
技术总工,那位来自太原兵工厂的老工程师,深吸一口气,庄重地挥下了启动的手臂。
低沉的电力驱动声响起,生产线开始缓慢而稳定地运行起来。经过冲压成型的机匣毛坯,通过传送带送至精加工区,高精度的铣床和车床开始按照图纸进行切削、钻孔、攻丝;枪管用的合金钢棒在专用设备上被拉出膛线;其他的小部件,如击针、复进簧、弹匣卡笋等,也在各自的工位上被加工出来。
每一个工序都有专人严格检验,不合格的零件被立刻剔除。经过热处理、表面处理后,所有的零件最终流向组装车间。
在这里,经验最丰富的几位老钳工,带着他们的徒弟,如同进行一场精密的仪式,将一个个零件小心翼翼地组装起来。咔嚓的契合声,扳手拧紧的脆响,在这寂静的车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当最后一块护木被安装到位,一支通体泛着冷冽金属光泽、造型紧凑的ppS-43冲锋枪,完整地呈现在了组装台上。
老总工颤抖着双手,将这支编号为“0001”的冲锋枪捧起,仔细检查了每一个细节,然后郑重地递到了林峰面前。
“司令员!磐石兵工厂第一支自产冲锋枪,请您检验!”
林峰接过这支沉甸甸的冲锋枪,入手是冰冷的金属触感和扎实的重量感。他熟练地拉动枪栓,检查了膛线,扣动扳机感受击发机构的顺畅程度。一切,都与他从系统空间中取出的原版别无二致,甚至在细节处理上,因为工人们的精心打磨,显得更加精致。
“好!好!好!”林峰连说三个好字,脸上终于露出了难以抑制的喜悦笑容,“辛苦了!所有参与此项任务的同志们,都辛苦了!今晚,食堂加餐,每人奖励一斤猪肉!”
“万岁!”车间里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所有的疲惫和紧张在这一刻都化为了巨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第一支样枪的成功,标志着生产线运行良好。接下来,就是产能的爬升和质量的稳定。林峰下令,生产线全力开工,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产量,优先装备利刃特种大队和各级指挥员的警卫人员。
与此同时,林峰的目光并未仅仅停留在冲锋枪上。他深知,虽然冲锋枪火力迅猛,适合近战和突击,但中远距离的精确射击和后勤弹药的通用性,仍然需要可靠的步枪。而且,大规模装备冲锋枪对于后勤弹药的压力巨大,目前主要依靠系统爆装和兑换,并非长久之计。
他的积分在兑换了冲锋枪生产线和大量原材料后,虽然消耗巨大,但之前“第八回送礼”和连续战斗的积累,仍然让他拥有足够的资本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他调出了系统商城,目光落在了中正式步枪生产线上。
中正式步枪生产线,图纸及核心设备,基础价值:180,000积分。
相比动辄数十万、上百万积分的自动武器和重装备生产线,这条步枪生产线的价格显得“亲民”许多。中正式步枪作为国军的制式步枪,性能可靠,精度不错,使用7.92mm毛瑟步枪弹,这种弹药在国内的储备和获取渠道相对较多,而且与纵队目前大量装备的捷克式、马克沁等机枪弹药通用,能极大缓解后勤压力。
没有过多犹豫,林峰直接选择了兑换。
又是一大笔积分扣除,系统空间内出现了完整的中正式步枪生产线图纸和一堆关键设备。
“立刻组织人手,勘测选址,筹建二号兵工厂,专门生产中正式步枪及相关弹药!”林峰对负责军工生产的干部下达了新的命令。有了冲锋枪生产线的经验,筹建第二条生产线无疑会顺利很多。他计划将二号兵工厂设立在更深处、更加隐蔽的卫星山谷,与现有的冲锋枪兵工厂形成互补。
就在磐石纵队军工事业高歌猛进的同时,第一批自产的ppS-43冲锋枪开始小范围列装。
利刃特种大队是第一个全员换装的单位。当周卫国和队员们拿到这支铭刻着“磐石兵工厂”字样和独立编号的新枪时,即便是这些见惯了精良装备的老兵,也忍不住啧啧称奇。他们进行了实弹测试,无论是连发扫射的稳定性,还是单点射击的精度,都丝毫不逊于系统出品的原版。
“好东西!比鬼子那百式冲锋枪强到天上去了!”一名队员爱不释手地摩挲着枪身。
周卫国眼中也闪过精光:“有了这家伙,咱们下次摸鬼子哨所、打巷战,就更得心应手了!”
除了利刃大队,各主力团的团长、营长以及他们的警卫员,也陆续配发了这种新式冲锋枪。这些基层指挥员拿到枪后,个个喜笑颜开,这不仅是强大的自卫武器,更是一种身份和荣誉的象征。他们私下里都暗暗猜测,林司令到底是从什么渠道搞来的这些“高级货”,但所有人都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绝不对外透露半分。
部队的装备水平,在自产武器的加持下,向着“武装到牙齿”的目标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主力步兵人手一支冲锋枪或半自动步枪(莫辛纳甘狙击型或改造后的中正式)或许还需时日,但班排火力骨干和指挥系统,已经率先实现了自动化火力的升级。
李云龙也很快得知了林峰部队“又”装备了一批“新式冲锋枪”的消息,虽然具体来源林峰依旧以“特殊缴获”含糊过去,但李云龙早已见怪不怪,只是乐呵呵地拍着林峰的肩膀:“好小子,有啥好东西总忘不了你老团长!下次再‘缴获’到啥好玩意儿,记得给旅部也送几箱过来!”
林峰自然是满口答应,心里却想着,等中正式步枪生产线建成投产,或许可以“名正言顺”地给旅部送去一批,毕竟中正式步枪的来源,比这些“来历不明”的冲锋枪要好解释得多。
军工的发展,如同为磐石纵队这辆强大的战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部动力。当别人还在为武器弹药的来源发愁时,林峰已经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军工体系,从依赖“爆装”和兑换,逐步转向自产自足与外部获取相结合的健康模式。
夜色降临,秘密山谷中,一号兵工厂的机器依旧在轰鸣,工人们轮班作业,一支支崭新的ppS-43冲锋枪走下生产线;而在规划中的二号兵工厂址,勘探和前期平整工作也已经悄然开始。林峰站在指挥部的窗前,望着远处灯火闪烁的山谷,仿佛看到了未来钢铁洪流背后,那支撑着这一切的、更加坚实的工业基石。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亮剑:祝你发财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