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会议室的白色桌布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浩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试图驱散几乎要将他吞噬的浓重睡意。又是一夜未眠,他和团队成员刚刚经历了连续第三次原型测试的失败,性能指标始终在25%左右徘徊,距离那关键的30%仿佛隔着一道天堑。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小张和小李耷拉着脑袋,眼睛里布满血丝。王经理坐在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虽然没说什么,但那紧蹙的眉头已经说明了一切。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王经理终于开口,声音带着压抑的焦躁,“林浩,你之前提出的那个新思路,理论上不是很有希望吗?”
林浩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得发不出声音。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新型共识算法与现有架构的融合比想象中复杂得多,就像试图将两种不同体系的武功强行融合,稍有不慎就会内力冲突,经脉错乱。他这几天几乎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优化方案,但收效甚微。
“我们……还在排查。”他最终只能给出一个苍白无力的回答,声音沙哑。
王经理叹了口气,揉了揉太阳穴:“公司高层对‘星云平台’的期望很高, deadlines 也很紧。如果核心技术迟迟无法突破,项目很可能……”他没把话说完,但那份未尽的威胁已经悬在了每个人心头。
会议在沉闷的气氛中结束。林浩拖着仿佛灌了铅的双腿回到自己的工位,看着屏幕上那一行行令人沮丧的测试日志和错误报告,一股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攫住了他。难道他之前的判断是错误的?这个方向根本走不通?如果项目因为他的技术方案失败而受阻,那“一年之约”……
他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胸口发闷,几乎喘不过气。社恐的本能让他想要逃离,想要把自己藏起来,但肩上的责任又将他死死地钉在原地。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一条微信消息。
【冰璃:方便接电话吗?关于你们项目遇到的那个数据同步瓶颈。】
林浩的心猛地一跳。夏诗涵?她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联系他?而且,她似乎对项目遇到的具体困境了如指掌!是了,她之前提过,她们集团旗下的公司也在研究类似技术。
他犹豫了几秒,一种混合着窘迫、不甘和一丝微弱希望的情绪在胸腔里涌动。他不想在她面前暴露自己的无能,但眼下,他似乎真的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他拿起手机,走到消防通道僻静的角落,回拨了过去。
电话几乎是被瞬间接起的。
“喂。”夏诗涵清冷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背景安静,听不出任何情绪。
“夏…夏小姐。”林浩下意识地用了一个略显生分的称呼,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发紧。
“叫我诗涵就好。”她纠正道,语气平淡,“你们遇到的,是不是在跨区域节点数据同步时,延迟波动极大,无法稳定在阈值以下的问题?”
林浩倒吸一口凉气。她说的,分毫不差!这正是他们目前最头疼的核心症结!
“是……你怎么知道?”他忍不住问道。
“类似的技术路径,我们这边的团队早期也探索过,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夏诗涵的语气依旧没什么波澜,仿佛在陈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事实,“后来我们发现,问题可能不完全出在算法本身,而是底层的基础设施架构无法完全释放新算法的潜力。”
林浩屏住了呼吸,心脏怦怦直跳。
“你们现在采用的,还是传统的中心化调度模式吧?”夏诗涵继续问道,“有没有考虑过,引入边缘计算的概念,将部分计算和同步压力下沉到更靠近数据源的网络边缘节点?这样可以极大减轻核心数据中心的负担,或许能突破你们现在的性能瓶颈。”
边缘计算!
这个词像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林浩脑海中那团纠缠已久的迷雾!他一直执着于在中心化的框架内优化算法,却从未想过从架构层面进行根本性的革新!将部分同步任务分散到边缘节点处理,确实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长距离传输带来的延迟和不稳定问题!
“当然,这涉及到架构的整体调整,工作量不小,也需要对现有的资源管理和任务调度策略进行重构。”夏诗涵补充道,语气客观得像是在做技术评估,“但这可能是一条更彻底的解决路径。比起在旧的框架里缝缝补补,有时候,推翻重来或者大胆革新,效率反而更高。”
她的话语清晰、冷静,不带任何个人情感,却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直接剖开了问题的核心。这不是施舍,不是炫耀,而是一种站在更高维度上的、纯粹的技术性“指点”。
林浩握着手机,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他感到一种奇异的震撼,不仅仅是源于这个极具价值的思路,更是源于夏诗涵这种举重若轻的洞察力和资源。她甚至不需要亲自参与技术细节,仅仅凭借信息优势和战略眼光,就能为他指明一个可能的方向。
“我……明白了。”林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谢谢……诗涵。”
“不客气。”夏诗涵淡淡回应,“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另外,从这个思路延伸出去,或许你们可以关注一下近期在分布式系统顶会上发布的几篇关于‘轻量级边缘共识机制’的论文,可能会有更多启发。论文标题我稍后发你。”
“好!非常感谢!”林浩连忙说道,内心充满了感激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通话结束,林浩靠在冰冷的墙壁上,久久没有动弹。夏诗涵的话还在他脑海里回荡。边缘计算……架构革新……这确实是一个他之前完全忽略的盲区!如果沿着这个方向探索,结合他之前研究的新型共识算法,或许真的能闯出一条生路!
但同时,一种微妙的挫败感也随之而来。他拼尽全力、熬夜奋战都无法解决的难题,在夏诗涵那里,似乎只是“曾经遇到过类似问题”的经验之谈,随手就能指出一个可能的方向。这种认知上的差距,比资源上的差距更让他感到无力。
他甩了甩头,将那些杂乱的情绪压下。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抓住这根可能的救命稻草才是关键。
他立刻返回工位,迫不及待地开始在搜索引擎和学术数据库里查找关于边缘计算和轻量级边缘共识机制的文献。果然,按照夏诗涵提供的关键词,他很快找到了几篇最新发表的、极具前瞻性的论文。快速浏览摘要和核心思想,他愈发觉得这个方向大有可为!
他立刻召集了小张和小李,将夏诗涵(他隐去了来源,只说是自己查阅资料想到的新方向)提出的边缘计算思路和找到的论文分享给他们。
“边缘计算?”小张眼睛一亮,“对啊!我们怎么没想到!老是盯着中心节点死磕!”
“这个思路……确实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小李也兴奋起来,一扫之前的颓丧,“虽然架构改动大,但值得尝试!”
团队重新燃起了斗志。林浩将人员重新分工,一部分人继续优化现有算法,另一部分人,包括他自己,则立刻开始研究边缘计算架构的可行性,并着手设计新的技术方案。
整个下午,林浩都处于一种高度兴奋和专注的状态。他忘记了疲惫,忘记了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新架构的设计中。夏诗涵提供的不仅是一个思路,更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快到下班时间,他才从那种忘我的状态中稍微抽离,感到一阵强烈的饥饿和疲惫袭来。他拿起手机,想看看时间,却发现有好几个未接来电和微信消息,都来自陈静萱。
【军:浩哥,晚上回来吃饭吗?我炖了鸡汤哦!】
【军:浩哥?在忙吗?】
【军:鸡汤在锅里保温,你回来记得喝。我先去直播了。】
最后一条消息是一个小时前发的。
林浩看着这些消息,心里掠过一丝歉意。他这才想起,自己因为沉浸在新的技术突破可能性中,完全忘记了回复陈静萱。他连忙回复道:
【凌霄:刚在开会,不好意思。晚上不确定,你们先吃,不用等我。】
消息发出去,如同石沉大海,没有立刻收到回复。可能她在直播吧。林浩这么想着,便将手机放到一边,注意力再次回到了电脑屏幕上那令人着迷的新架构设计图上。
他完全没有察觉到,在他因为夏诗涵的“神助攻”而重新找到方向、斗志昂扬的同时,在城市的另一个角落,那个为他炖了鸡汤、等他回家的女孩,在结束直播后,看着手机上他那条迟来的、敷衍的回复,眼神黯淡,默默地收起了手机,一个人坐在餐桌前,对着那锅渐渐冷却的鸡汤,发了好久的呆。
她不知道他经历了怎样柳暗花明的时刻,只感受到那持续不断、甚至变本加厉的忽视。而这一次,带来突破性转机的,偏偏是那个让她始终心存警惕的“女神”。
一种难以言说的不安,像水底的暗礁,在她心底悄然浮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的王者男搭子竟是台湾萌妹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