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在脑中成型的瞬间,我便不再犹豫。
我(非生非死的魂体)缓缓飘离那本深蓝色的《无声之书》,它依旧如同一个蛰伏的深海怪物,散发着令人心悸的“静默”力场。我的目标,是门口那份基金会的“援助协议”。
这份协议本身,就是一个精心包装的能量聚合体,蕴含着基金会独特的技术印记和一种冰冷的、充满算计的“活性”。它对于《无声之书》而言,或许是一份前所未有的、极具吸引力的“异物”。
我飘到协议上方。那份文件依旧散发着微光,上面的文字如同拥有生命般缓缓流动,似乎在持续不断地向外发送着某种微弱的信号,试图与预设的接收端建立连接。
很好,它很“活跃”。
我没有试图移动它——那可能会触发我不知道的防御机制,或者引来不必要的注意。我要做的,是创造一个“通道”,一个将这份协议的“活性”,导向《无声之书》的“静默”的通道。
我凝聚起空白的魂体力量,这一次,并非用于攻击或防御,而是用于“模仿”与“引导”。我回忆着刚才接触《无声之书》时感受到的那股吞噬“动态”与“信息”的特性,尝试在自己的魂体表面,模拟出极其微弱的一丝类似的气息。
这个过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我必须足够像,才能吸引协议的“注意”,但又不能真正引火烧身,被《无声之书》当成目标。
一丝若有若无的、带着“静默”意味的波动,从我魂体边缘散发出来,如同诱饵的香气,飘向地上的协议。
几乎是立刻,协议上流动的文字微微一顿,散发出的能量波动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紊乱。它似乎“感知”到了这股陌生的、与它自身性质截然相反,却又带着某种吸引力的气息。
成功了第一步。
紧接着,我小心翼翼地,将这股模拟出的“静默”气息,如同架设一条无形的丝线,缓缓延伸,一端连接着协议的活性核心,另一端,则遥遥指向书架深处那本《无声之书》。
我自身,就是这座危险的桥梁。
起初,并无异样。
但几个呼吸之后,《无声之书》的方向,那股深沉的“静默”力场,似乎波动了一下。就像沉睡的巨兽,鼻翼微微翕动,嗅到了远方飘来的、不同寻常的“食物”气味。
协议似乎也察觉到了威胁,其表面的光芒骤然变得明亮了一些,流动的文字速度加快,试图强化自身的结构,抵抗这股无形的牵引。
然而,已经晚了。
《无声之书》的“静默”力场,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开始以它为中心,缓慢而坚定地扩张开来。这一次,它的目标明确——门口那份散发着“噪音”与“信息”的协议!
我立刻切断了自身模拟的气息,魂体迅速后撤,悬浮在半空,如同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只见一股无形的、扭曲光线和声音的波纹,如同潮水般从书架区蔓延而出,精准地笼罩了那份基金会协议。
协议散发出的光芒,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掐住,剧烈地闪烁了几下,随即迅速黯淡下去。上面那些流动的文字,仿佛遇到了无法抗拒的消解之力,变得断断续续,最终凝固、破碎,化作点点游离的能量光尘。
那冰冷的、精密的能量结构,在那绝对的“静默”面前,如同阳光下的冰雪,开始无声无息地瓦解、消融。没有爆炸,没有巨响,只有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抹除”过程。
协议试图抵抗,其内部似乎有某种应急机制被触发,爆发出几道锐利的、带着解析意图的能量射线,想要反向侵入那股静默力场。但这些射线在进入静默范围的瞬间,就如同泥牛入海,连一丝涟漪都未能激起,便被彻底吞噬。
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十秒。
当那无形的静默力场如同潮水般退回书架区时,门口的地面上,已经空无一物。
那份材质特殊、蕴含着基金会技术与阴谋的“援助协议”,连同其所有的能量印记和信息,被《无声之书》彻底“消化”了。
书店内,似乎因为这份“外来噪音”的消失,而恢复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纯粹的死寂。
我飘回《无声之书》附近。它恢复了之前的模样,深蓝色的封面毫不起眼,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我能感觉到,它内部的“静默”似乎……更加深沉、更加厚重了一丝。它“吃”掉了那份协议,并将其转化为了自身存在的一部分。
这个方法可行!
利用《无声之书》的特性,可以有效地清除某些外来的、不受欢迎的“能量异物”。
但同时,一个更深的忧虑浮现。
《无声之书》在“进食”后,似乎变得更加强了。虽然它目前的表现是吸收“噪音”和“动态”,但其本质是吞噬“存在感”。如果它持续变强,会不会有一天,它的“静默”领域会扩大到吞噬整个书店?甚至开始吞噬我和张楠?
与《无声之书》的“合作”,无异于饮鸩止渴。
我看向墙角依旧虚弱的张楠,又感受着地底那沉睡却庞大的“饕餮”。
前有狼,后有虎。
而现在,图书馆里,还多了一条沉默的、正在成长的……“深渊巨鳗”。
平衡的砝码找到了,但这砝码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巨大的不平衡。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轮回书店蕴钰尼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