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之书》对张楠魂血那近乎“本能”的平息效果,像一道微弱的光,刺破了笼罩在书店上方的绝望阴云。它并非盟友,其本质依旧危险而未知,但这偶然展现的特性,揭示了一种可能性——或许存在与这“静默深渊”安全交互,甚至有限度利用其力量的方法。
我(非生非死的魂体)凝视着那本深蓝色的书籍。强行阅读的风险太大,之前的尝试几乎让我的一部分意识被其吞没。但放任不管,任其在这失衡的书店中成长,未来同样堪忧。
必须找到一种更温和、更间接的方式,去理解它。
我的意识沉入与书店基石的连接。饱食后的“饕餮”依旧沉睡,连接传来的滞涩感依旧存在,但比起之前,似乎多了一丝……被“梳理”过的平稳?是《无声之书》吞噬掉基金会协议和部分逸散能量后带来的细微变化吗?
我尝试着,不再去主动“阅读”《无声之书》,而是通过基石的联系,去感知这本书在书店漫长历史中留下的“痕迹”。每一本被收录的书籍,其典当与存在的过程,都会在书店的规则中留下印记,如同树木的年轮。
我追溯着关于《无声之书》的“记录”。
信息依旧模糊、破碎,仿佛被一层厚厚的尘埃覆盖。但在我的空灵感知下,一些极其古老的碎片,还是被小心翼翼地剥离出来:
……那并非发生在现在的书店,而是在一个更早的、格局略有不同的轮回书店里。一个身影模糊、气质却如同山岳般沉稳的中年男人(是某一代先祖?),站在柜台后。他的面前,并非人影,而是一团……凝聚不散的、不断扭曲着光线和声音的……“寂静”。
那团“寂静”没有具体的形态,却散发着与如今这本《无声之书》同源,但更加狂暴、更加充满毁灭意志的气息。它像是一个活着的“虚无”风暴,试图吞噬周围的一切。
中年店主神色凝重,他手中没有拿着契约之笔,而是捧着一本空白的、散发着柔和微光的书册(书店规则本体的投影?)。他似乎在与之沟通,试图平息那团“寂静”的暴怒。
碎片化的意念画面闪烁:
——无数生灵在无声中湮灭,城池化为齑粉,不是因为爆炸或冲击,而是因为构成其存在的“声音”、“色彩”、“信息”被彻底抹除。
——一个悲怆而决绝的意念:“止汝之怒,需以‘声’为祭……然万物有灵,岂可尽夺?……唯以吾族之‘聆听’权柄为引,纳汝于‘册’,以万念之‘静’滋养,换汝……长眠。”
——一场无声的契约。那团狂暴的“寂静”被强行压缩、束缚,最终烙印进了那本空白的书册,化为了如今这本深蓝色的《无声之书》。而作为代价,似乎是那位店主,或者说林家,付出了某种与“聆听”相关的权柄?画面在这里戛然而止。
我猛地从追溯中“醒”来,魂体一阵摇曳。
原来如此!
这本《无声之书》,并非某个凡人典当了“声音”,它本身就是一个古老的、代表着“绝对静默”的恐怖存在的一部分,或者说其化身!它是被某一代强大的先祖,以付出某种代价为条件,强行“契约”并“封印”在书店规则之中的!
它的“待完成”,并非指完成某个凡人的执念,而是指……维持这个古老的“封印”状态?或者说,这个契约本身,就是一个持续性的、需要不断付出“静念”来维持的“待完成”状态?
它吸收“饕餮”散逸的能量,吞噬基金会的协议,甚至本能地平息张楠魂血的混乱,并非善意,而是因为这些“动态”和“噪音”,干扰了它的“静默”,威胁到了它存在的根基(封印状态)?它是在被动地维护自身的“稳定”
这个发现让我心神剧震。
我们林家世代守护的,不仅仅是一个镇压地底邪神“寂灭”的书店,还同时封印着另一个代表着“静默”与“虚无”的古老恐怖!
而如今,书店基石因我的兵行险着而动摇,“饕餮”提前苏醒并饱食,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很可能也削弱了对《无声之书》的封印
它之前的“休眠”和现在的“活动”,都是封印松动的表现!
我看向那本深蓝色的书籍,眼神无比复杂。
它既是潜在的危险,是另一个可能毁灭一切的炸弹。
但某种程度上,它维护自身“静默”稳定(即封印状态)的本能,又与维持书店整体平衡的目标,存在短暂的重合?
利用它,就是在解开束缚猛虎的锁链的同时,期望它只吃掉眼前的敌人。
这其中的尺度,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就在这时,我感知到《无声之书》的封面,那深蓝色的底色上,似乎浮现出了一行极其黯淡、几乎与背景融为一体的古老字符。那是契约成立时,留下的真名或箴言?
我凝聚所有感知,仔细“看去”。
字符缓缓清晰,并非现代文字,而是一种蕴含着法则波动的古老符文:
【寂然之契,万籁为凭。】
【止语之域,归墟可平。】
归墟?
传说中万物终结与归宿之地?
这本书记录的,难道是通往“归墟”的秘密?或是它与“归墟”有着某种联系?而“止语之域”,是否就是它所能创造的绝对静默领域?
一个更加庞大而可怕的猜想,在我空白的意识中形成
地底的“饕餮”,代表吞噬与终结的“寂灭”。
书架上的“无声”,代表静默与归墟的“寂然”。
这轮回书店,究竟镇压着多少足以倾覆世界的古老恐怖?
而我这非生非死的状态,这空白的灵魂,在这盘恐怖棋局中,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轮回书店蕴钰尼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