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15军是空降兵部队的重要前身,2017年军改后改称空降兵军,其发展历程和部队建设极具鲜明特色,具体信息如下 :
1. 历史沿革:其前身是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打出赫赫威名的陆军第15军。1961年6月,中央军委以该军军部及所辖两个师,结合空降兵师为基础,组建空15军。此后建制历经多次调整,1985年转隶广州军区空军,1993年改由军委空军直接领导,2017年因原番号带陆军痕迹,不符合空降兵战略定位,改称空降兵军。
2. 编制与力量升级:军改后原有的3个空降兵师拆分为6个作战旅,重回“军—旅—营”体制,指挥更高效。同时扩编多个特色旅,像原直属特种大队扩编为含“雷神”突击队的特战旅;通信、工兵等单位整合为作战支援旅;以航运团等为基干成立运输航空旅,助力实现“重装全域直达,空地一体突击”。
3. 部队战力与使命 :如今已发展为包含步兵、通信兵、防化兵等多专业兵种的高技术部队,主战装备实现机械化。除承担战略机动作战任务外,还参与多样化任务,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中,十五名空降兵在极端条件下高空跳伞,为灾区打通救援情报通道。
2017年空降兵军进行“师改旅”改革,原空降兵第43、44、45师拆分为多个作战旅,公开的作战旅番号有第127、128、131、133、134旅以及空突第130旅。
此外,为强化综合战力,部队还扩编升格了特战旅、作战支援旅、运输航空旅等特色旅,不过这些特色旅的具体数字番号并未公开披露。
此外,该部队官兵还是喜欢称自己为第15军。
俄罗斯空降军(俄语缩写ВДВ)是与陆海空三军并列的独立兵种,有“一号响应力量”之称,其前身是冷战时期规模庞大的苏联空降军,如今仍是俄军战略机动与作战的核心力量之一,具体信息如下 :
1. 核心编制:主力作战力量包含4个近卫空降师和多个独立旅,空降师有第7、76、98、106近卫红旗空降师;独立旅涵盖第11、31、56、83等空中突击\/空降旅,还有第38独立通信旅、第45特种作战旅等特色单位,同时配备梁赞空降兵学院等培训教育机构。
2. 装备特色:形成模块化轻型化装备体系,主战装备有bmd系列空降步兵战车、2S25反坦克自走炮、2S9自走迫击炮等适配空降的装甲装备,还有toS - 1火箭炮等支援火力,单兵则配备AK - 12突击步枪、SVd狙击步枪等多款枪械及各类榴弹发射器。
3. 实战表现:苏联时期就参与过二战维亚泽姆斯基空降行动、满洲里战略作战等;俄罗斯时期几乎参与了该国现代所有重大冲突,比如1999年抢占普里什蒂纳机场,第二次车臣战争中血战克尔特山高地,俄乌冲突初期夺取基辅郊区安东诺夫机场等,都展现出极强的快速反应与作战能力。
4. 独特标识与文化:官兵常穿蓝白横纹汗衫、戴天蓝色贝雷帽,格言为“舍我其谁”,每年8月2日会庆祝空降兵日,通过军事表演、装备展览等活动纪念兵种发展。
中俄两国空降兵选拔均围绕身体、体能、心理等核心维度设严苛标准,同时结合自身兵种定位各有侧重,具体如下:
1. 中国空降兵 :政治上优先选拔战斗骨干、功臣或政治可靠人员,早期空降兵部队中党员和战斗英雄占比极高。身体方面,男性身高一般不低于162厘米,女性不低于160厘米;裸眼视力达c字表0.6以上,无红绿色盲等问题;体重需在对应身高标准体重的合理区间内。体能上,男性5公里越野20分钟内完成,1分钟引体向上至少6个,俯卧撑30个以上;女性5公里越野23分钟内完成,体能标准稍低于男性。像雷神突击队等特种分队,还要求能驾驭多种伞型机型,且需通过10公里奔袭等进阶考核。此外,需通过模拟高空训练,无高空晕厥等反应,心理素质测试要达标以应对突发空降状况。
2. 俄罗斯空降兵:选拔竞争激烈,常300 - 400人中仅录取1人。身体上要求达“健康A组”,身高1.7 - 1.85米,体重不超95公斤,且不招收女兵。体能标准严苛,需完成单杠引体向上13次以上,3公里越野11分钟内完成,还得穿戴45公斤装备进行26公里急行军。士兵每年要通过6次空中跳伞训练才能获得伞徽认证,后续还需接受野外生存、射击、突袭目标等高强度科目训练,以此保障能适配各类复杂战场环境的作战需求。
【拜托,拜托,上一张重新看一下,没过审的内容补上了,改了改以后重新加上去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在时空中流浪的军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