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县县衙大堂。
县衙已被简单修缮,作为黄巾军的临时指挥中枢。大堂内,李炎麾下各营主要将领齐聚一堂,虽衣衫染尘,甲胄带伤,但人人脸上都带着大战胜利后的振奋与昂扬。
李炎端坐于原本县令的公案之后,神色平静,手中拿着一封刚刚送到的书信。信使来自红莲教沈青阳。
堂下,张猛、赵铁柱、王石头、张彪、程远志各营主将以及新提拔的几名队正、哨长分列左右,目光都聚焦在李炎手中的信纸上,空气中弥漫着几分期待与凝重。
“诸位,”李炎开口,声音沉稳有力,瞬间打破了堂内的寂静:“红莲教沈坛主派人送来了书信。一来,是为我军平安县大捷道贺;二来,便是商议两军后续发展及同盟之事。”
他顿了顿,目光在众将脸上扫过一圈,随即拿起信纸,将其中关于势力划分的核心内容清晰念出:
“沈坛主提议,以平安县为盟约基石与分界。红莲教将向西、北方向发展,夺取武威、陇西等西北诸县;我黄巾军则向东北方向发展,攻取天水、南安等更为富庶之地。他认为如此划分,可避免两军冲突,互为犄角,共同对抗朝廷大军。”
李炎念完,将信纸轻轻放在案上,双手扶着案沿,目光再次扫过堂下众将,静待他们的反应。
短暂的安静后,堂内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将领们交头接耳,脸上多是思索与警惕。
王石头性子最急,第一个按捺不住,往前踏出半步,粗声粗气地嚷道:“渠帅,这沈青阳打得什么算盘!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什么互为犄角,依俺看,分明是想让我等去给他顶雷!”
他瓮声瓮气,满脸不忿:“西北那地界,穷山恶水的,朝廷未必肯下死力气去剿;东北可不一样,富庶得很,朝廷能眼睁睁看着咱们占了去?到时候大兵一到,打头阵的不就是咱们吗?”
程远志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胡须,沉吟道:“王兄弟所言不无道理。东北诸城,如天水、南安,确实更为富庶,人口众多,钱粮广聚,若能拿下,对我军扩充实力、囤积粮草极为有利。”
“但也正因如此,这些地方必然是朝廷重点关注之地,定会派遣重兵把守。沈青阳让红莲教转向西北,可招兵买马、积聚钱粮的速度远不及东北,看似他们吃亏,实则是避开了朝廷接下来的兵锋所向,好让我们去硬碰硬。”
一名新提拔的年轻哨长姓刘,此刻也按捺不住,愤然道:“程将军说得正是!这沈青阳,见我军阵斩张骏,声威大震,知道硬抢平安县已无可能,便玩起这手阳谋!明着把富庶之地让给我们,实则是让我们去啃硬骨头,他自己却在后面捡便宜,慢慢消化西北!这算计,可真够深的!”
另一名将领,曾在城下与红莲教有过接触,此刻也补充道:“当初城下联盟时,沈青阳对平安县的归属还语带威胁,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如今见我军实力强劲,立刻就换了副面孔,又是道贺又是盟约的。此人能屈能伸,确有手段,但这心思,也未免太过阴险了些。”他语气中带着明显的鄙夷。
“哼,说到底,就是驱狼吞虎之策!”张彪也开口了,他面色冷峻:“想让我黄巾军与朝廷精锐拼个两败俱伤,他红莲教便好坐收渔翁之利,届时再回过头来收拾我们,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剖析着沈青阳的意图,言辞间多是愤慨与警惕。这个提议,看似公允,甚至将更富庶的东北让给了黄巾军,实则包藏祸心,将更大的压力和风险转嫁给了他们。
李炎静静听着麾下将领的议论,脸上并无意外之色。沈青阳的这点心思,他早已看穿,心中暗忖:可惜啊,你千算万算,却不知老子有挂在手,这所谓的“硬骨头”,在我眼中可没那么难啃。
待堂内议论声稍缓,李炎才缓缓开口:“诸位所言,皆在情理之中。沈青阳此计,看似厚道,实则心机深沉,我岂能不知?”
他站起身,走到大堂中央,目光锐利如鹰,扫过每一位将领:“然而,他有一句话说得没错——我等真正的敌人,是朝廷。眼下两军新胜,士气正盛,可用,但根基尚未稳固。若此时为了争夺一地之利,或是逞一时之气,与红莲教翻脸,导致内耗,那才真是正中朝廷下怀,我军此前浴血奋战换来的成果,恐怕都将付诸东流。”
“再者,”李炎话锋一转,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与决断:“他以为将东北这‘硬骨头’丢给我军,是想看我们崩掉牙。却不知,我黄巾军,偏要啃下这硬骨头,还要啃得漂亮,啃得让天下人都看看!”
“天水、南安富庶,得之则钱粮兵源无忧,正可助我军快速壮大!朝廷重点打击?哼,我等自从高举义旗,杀官造反的那一天起,便已注定与朝廷不死不休,还在乎他重点打击何处?天下之大,何处不艰险?唯有迎难而上,方能成就一番大业!”
他环视众将,目光灼灼,沉声道:“沈青阳欲行韬晦之策,稳扎西北,暂避锋芒,这是他的守成之策。而我黄巾军,当有鲸吞天下之志!东北富庶之地,正是我军龙腾虎跃的舞台!风险虽大,机遇更大!诸位,可敢随我一同取下这天水、南安,在这乱世之中,打下一片真正属于我黄巾的根基?”
李炎的话语,如同重鼓一般敲在众将心头,激荡起他们心中的热血。
原本因看清沈青阳算计而有些愤懑的将领们,此刻被李炎话语中的豪情与自信深深感染。他们仔细一想,确是如此。躲避风险从来不是黄巾军的风格,富贵本就险中求,东北之地,正是让黄巾军快速崛起的绝佳契机!
王石头第一个抱拳,声如洪钟,震得大堂梁柱仿佛都在嗡嗡作响:“渠帅说得对!怕他个鸟!朝廷精锐来了又如何?正好试试俺新磨的刀锋利不利!这东北,俺们取了!”
“对!取了东北!让红莲教那帮人看看,谁才是真正能成大事的豪杰!”刘哨长年轻气盛,此刻更是热血上涌,高声附和。
“愿随渠帅,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我等誓死追随渠帅!”
群情再次激昂,这一次,不再是抱怨与愤慨,而是充满了一往无前的进取斗志。
李炎见状,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他走回案后,提笔蘸墨。
“既然如此,我便回信沈坛主。同意他的划分提议,红莲教取西北,我黄巾军入东北。同盟之约,依旧有效,望双方恪守盟约,互通声气,共抗朝廷。”
他笔下不停,心中却如明镜一般。沈青阳的算计,他接下了。但这天下棋局,并非只有沈青阳一人在落子。借此机会,黄巾军可以名正言顺地攻略富庶的东北,再靠着系统的助力,定能快速积累实力,让黄巾大旗插遍更多的土地。
笔落,信成。李炎将信纸仔细折好,交给一旁的亲兵,沉声令道:“快马送往红莲教大营,务必交到沈坛主手中。”
亲兵接过书信,抱拳应诺,转身快步离去。
李炎抬头望向堂外,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阻碍,望向了东北方向辽阔的天空。
“传令各营,”他声音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加紧休整,清点缴获,安抚百姓,同时大力招募青壮,加紧训练新兵。三日后,兵发天水!”
“是!”众将领齐声应道,声音洪亮,充满了决心与力量,回荡在整个县衙大堂。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