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燧石星火,初鸣惊雷
冬日的阳光惨白如霜,斜斜洒在黑山坳新辟的靶场上。黄土被昨夜的冻雪浸润,踩上去硬得发脆,泛着冷铁般的色泽。空气里弥漫着硝石的刺鼻、硫磺的微苦,混着钢屑摩擦的金属腥气——这是一种属于毁灭与创生的独特味道,仿佛整片荒原都在屏息等待某种变革的降临。
林烨立于场心,掌中托着的物件,让周遭三十余名护卫与工匠皆屏息凝神。那是一柄通体由精钢锻就的长杆器械,胡桃木枪托打磨得光滑趁手,金属部件在冷光下泛着幽蓝的淬火影迹,枪管细长如臂,前端还缠着两道加固的铜箍。
历时四月,熬过七次炸膛、十二次击发失效,它终于挣脱失败的桎梏——燧发枪。 “此物,我名之为‘惊雷’。”林烨的声音不高,却像铁锤砸在砧铁上,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力量,“它不借弓弩的张力,不依风势的助力。
其力之源,在这纸包之中。”他抬手晃了晃腰间皮囊里的定装弹,“火药在密闭枪管内轰然爆发,能将铅丸推至百步之外。其速如电,其势如雷,寻常箭矢,远不能及。”
话音落,他抬手演示,动作沉稳得如同在拆解精密的钟表。拇指勾开皮囊卡扣,取出油纸裹着的定装弹;齿尖轻轻咬开封口,先将部分火药倒入药池,余下的尽数倾入枪膛;再将铅丸与油纸一同塞进枪管,取过通条,手臂绷成一条直线,三下便将弹药压实。最后,他扳起击锤,燧石与钢片轻轻相抵,发出细碎的“咔嗒”声,如惊雷前的裂帛。
“目标——百五十步外,披甲木人。” 全场瞬间死寂。风掠过靶场边缘的枯草,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却盖不住众人如鼓的心跳。远处那具木人,外层裹着两层蛮族硬皮甲,内衬还钉着从溃兵身上缴获的铁片,寻常蹶张弩箭也只能勉强穿透一层。
“砰——!”
爆响骤然撕裂长空! 如天穹炸裂,似惊雷坠地!枪口喷出半尺长的炽烈火舌,浓烟翻涌如黑色巨龙腾空而起,连周遭的空气都被灼得发烫。后坐力震得林烨肩头微沉,他却纹丝不动,目光死死锁定目标。
百五十步外,那具木人突然一震!先是铁片崩裂的脆响,继而木屑飞溅如碎花,一个拳头大小的破洞赫然贯穿木人胸腹。
焦黑的洞口边缘还冒着青烟,风穿过时发出低沉的呜咽,仿佛连坚硬的木头都在为这一击战栗。 死寂,长达三息的死寂。 所有人都如泥塑木雕般僵立,目光死死钉在那具残破的木人上。
这不是“震天雷”那种漫天漫地的威慑,而是精准、冷酷、可重复的死亡宣告——只需扣动扳机,百五十步外的生命便会应声而碎。 “少……少爷!”赵铁柱最先回神,他踉跄着往前冲了两步,虎目圆睁,声音因激动而嘶哑,“这……这一枪,能穿三重甲?”
“若用淬火铅丸,可穿四重。”林烨缓缓放下仍冒着青烟的“惊雷”,指腹抚过枪管上细密的膛线——那是水力钻床连夜打磨的成果,“但一枪不成军,一人不成势。我们要的,是一支全员列装‘惊雷’的铁军,是一条能日夜不停造枪的生产线!” 号令既出,黑山坳如被上紧发条的巨轮,瞬间全速运转。
林烨将“惊雷”拆解为枪管、击锤、扳机、枪托等二十七部件,在木板上画出毫厘不差的图纸,连每个螺丝的纹路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工坊里,水力钻床被重新调试,特制的镗刀在枪管内壁缓缓旋转,磨出螺旋状的膛线,确保铅丸飞行时能稳定自旋;陈胥带着三名老工匠专攻击发机构,弹簧的韧度、燧石的角度、钢片的硬度,每一项都要经过百次校准,直到击发成功率达到九成以上;石小树则领着学徒打磨枪托,从选木、塑形到上漆,每一步都有严格的尺寸要求。
第一条简易流水线悄然成形在工坊西侧:最内侧,两名工匠专注镗制枪管;中间,三人组装击发部件;外侧,四人负责将枪管、枪托与击发机构拼接成完整的“惊雷”。不再是“一人造一枪”的慢工细活,而是“一工司一序”的工业雏形——虽简陋,却已隐约可见未来工厂的影子。
与此同时,三十名护卫中,赵铁柱挑选出最沉稳、视力最好的二十人,组成首支“惊雷队”。
每日天不亮,他们便在靶场集结,从装填到击发,每个动作都要重复千遍。手指被通条磨出血泡,便缠上麻布继续练;药池里的火药偶尔会灼伤指尖,简单包扎后依旧握枪不放。
为模拟战场的浓烟环境,林烨还命人在靶场四周点燃湿草,让他们在呛人的烟雾中练习盲操,直到闭着眼也能在十息内完成装填。 铅丸的消耗如流水般迅猛,幸而萧锐带着山鹰部的斥候,在百里外的山谷新探得一处铅矿,马车日夜不停运送矿石,解了燃眉之急。
黑火药也经柳娘改良,她将硫磺、硝石与木炭研磨成颗粒状,再用蛋清混合定型,燃烧效率比之前提升三成,枪口感力也更稳定。
当第二十支“惊雷”组装完毕,惊雷队的队员们已能在浓烟中完成三轮齐射,铅丸落点皆在靶心三尺之内时——北方的地平线上,狼烟骤起。
是阿古拉。这位曾被林烨数次挫败的草原霸主,终究被接连的失利激怒。
他整合了周边三个小部落的残余势力,亲率五百最精锐的“狼骑”,铁蹄踏碎残雪,直扑黑山坳而来。据说为了这一战,他还从三皇子派来的“谋士”手中,得了十架能喷射火油的战车,誓要将这片让他颜面尽失的土地,彻底碾为焦土。
消息传至黑山坳时,棱堡上的警钟整整响了一刻钟。 林烨立于棱堡最高处,望着北方天际线处翻滚的烟尘——
那是五百铁骑奔腾扬起的沙雾,隐约还能看见阳光反射下的铁甲寒光。他回身,看向身后二十名持“惊雷”而立的战士。
他们中有人耳尖还沾着铅屑,有人指节上的绷带尚未拆下,可眼里燃烧的,不再是往日的紧张,而是一种混杂着信念与期待的火焰。 “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林烨的声音低沉,却穿透呼啸的北风,“让草原的苍狼,听听我们黑山惊雷的声音——”
他抬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一字一句,如铁落砧: “风起,枪在手,雷将鸣!”
(第三十一章 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