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悄然降临渤海,凛冽的北风呼啸着掠过平原,带来了刺骨的寒意,却也暂时冻结了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可能。袁绍在邺城忙着整合冀州西部与南部,消化韩馥留下的遗产,安抚地方豪强,一时无暇东顾。这为张圣提供了宝贵的喘息与发展时机。
南皮城,讨逆校尉府的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屋外的严寒。张圣、徐元、甄俨、赵云、黄忠、李狗儿等核心成员围坐一堂,气氛虽不似战时紧张,却也绝不轻松。
“主公,今岁秋粮已尽数入库,各县常平仓亦已填满。加上与甄家商队贸易所得,以及盐场产出,府库充盈,支撑我军现有规模一年用度绰绰有余。”徐元首先汇报了最重要的粮秣情况,脸上带着一丝欣慰。乱世之中,有粮便有心气。
甄俨接口道:“商务司已初步打通通往幽州、青州乃至徐州的商路,尤其是精盐与香水,获利极丰。只是……袁绍虽未明令封锁,但其麾下官吏对我商队多有刁难,课以重税,沿途亦不太平,损耗不小。”
“此乃必然。”张圣并不意外,“袁本初岂会坐视我等安稳发展?经济挤压,亦是斗争之一法。甄兄,可有应对之策?”
甄俨显然早有准备,从容道:“其一,可多走海路,我渤海有渔港之利,现已招募熟悉海情之船工,建造、购买海船,虽初时投入巨大,但一旦成行,则可由海路直通青、徐,甚至江东,可避开关卡盘剥,运输量亦大。其二,可加强与幽州公孙瓒的贸易,以我之精盐、香水、琉璃,换取其战马、毛皮,各取所需,亦可巩固盟约。其三,对一些非战略物资,如普通布匹、陶器等,可适当让利给沿途袁绍势力下的豪强,借其渠道销售,以换取通行便利,此所谓‘借鸡生蛋’。”
“善!”张圣赞道,“海路乃长远之计,需尽快着手。与公孙瓒的贸易要加深,战马是我们急需的。至于让利……可操作,但需掌握分寸,李狗儿的靖安司要盯紧,防止被渗透,更要确保核心技术绝不外流。”
“属下明白!”李狗儿肃然应命。
张圣又看向赵云和黄忠:“军中情况如何?新兵可堪用否?”
赵云答道:“回主公,新募兵卒已编练完毕,士气高昂。只是严冬之下,户外操练受限,末将已命各部转为室内,加强兵器保养、阵型推演及主公所授之‘识字算数’。”
黄忠补充道:“城防工事已按主公要求加固,尤其是西面朝向邺城方向,增设了三道壕沟与箭楼。只是……火炮置于露天,恐风雪侵蚀,是否需建造专门库房存放保养?”
“汉升所虑极是。”张圣点头,“马钧那边,火炮的防潮防锈工艺需再改进。同时,在各紧要据点,修建半地下的、通风良好的‘武库’,专门存放火炮及精良军械,由专人负责维护。”
他顿了顿,看向一直沉默的马钧:“德衡,燧发机进展如何?还有,我此前与你提及的,利用水力驱动鼓风机,提高铁炉温度,以及尝试用焦炭代替木炭炼铁,可有头绪?”
马钧连忙起身,脸上带着研发人员特有的专注与一丝疲惫:“禀主公,燧发机关键部件‘击砧’与‘燧石夹’的耐用问题已有突破,采用主公提议的‘表面渗碳’法处理后,寿命延长数倍。目前正在试制可连射三发的‘三眼铳’样器,若成,则火力可倍增!至于水力鼓风,已在堡内河边建起小型水轮,带动皮橐鼓风,效果显着,炉温确实提升不少,出铁品质更佳。只是焦炭炼铁……尚未找到合适的煤矿,仍在寻觅和试验中。”
“很好!”张圣眼中露出喜色,“一步步来,不必急于求成。有任何需要,直接报与徐先生。技术突破,乃我立身之本,万不可懈怠。”
“属下遵命!”马钧感受到重视,干劲更足。
会议结束后,张圣特意留下了徐元和黄忠。
“徐先生,内政方面,还有一事需加紧。”张圣沉吟道,“我欲在郡内推行‘民兵’制度。农闲时,以村、屯为单位,组织青壮进行简单军事训练,学习号令,操练弓弩刀矛。不必如正规军般精锐,但求遇事能迅速集结,协助守城、维持地方,亦可作为兵源补充。此事繁琐,需先生劳心,制定详细章程,选派得力人手督导。”
徐元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深意。这是将统治力进一步下沉到基层,既能增强防御纵深,也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更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尚武精神和归属感。“主公深谋远虑,元必尽力办好此事!”
张圣又对黄忠道:“汉升,你经验丰富,沉稳持重。新兵训练已上正轨,我想将南皮城防与郡内‘民兵’训练的督导之责,一并交予你,如何?”
黄忠抱拳,声若洪钟:“蒙主公信重,忠必竭尽全力,保南皮稳如泰山,练民兵以为臂助!”
安排妥当,张圣这才稍稍安心。他深知,与袁绍的决战迟早会来,现在比拼的就是谁的内功更深厚,谁的根基更牢固。
冬去春来,冰雪消融。渤海郡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悄然发生着变化。新修的水渠开始灌溉农田,海港的船坞里,第一艘自行建造的二百料(约载重60吨)海船下了水,虽然不大,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讲武堂里,第一批接受系统教育的基层军官即将毕业,他们不仅学兵法武艺,更学数学、地理、乃至简单的物理常识,思想眼界远超寻常军汉。
这一日,张圣正在视察新建成的南皮“格物院”(由原讲武堂格物科独立出来,专门研究自然科学与实用技术),忽然李狗儿急匆匆赶来,附耳低语了几句。
张圣脸色微变,对陪同的马钧交代了几句,便立刻返回校尉府。
书房内,李狗儿详细汇报:“主公,靖安司在邺城的暗线传来密报,袁绍麾下谋士郭图,近日频繁出入袁绍内府,似在密谋针对我渤海之策。另,青州黄巾管亥部,虽此前被我用钱粮引向他处,但其部将司马俱,率领一股约三千人的残部,突破官军阻拦,正朝着我渤海郡东南方向的乐陵县流窜而来!预计五日内便可抵达!”
“乐陵……”张圣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渤海郡东南角,“此地相对偏僻,守军不多。管亥残部这是饿急了,想找软柿子捏。”
“主公,末将请令,率兵前往乐陵,剿灭此股黄巾!”赵云闻讯赶来,立刻请战。
黄忠也道:“区区三千流寇,何劳赵将军,末将愿往!”
张圣看着地图,沉思片刻,却摇了摇头:“不,此战,我亲自去。”
众人皆是一愣。如今张圣身份不同往日,区区三千黄巾残部,似乎无需他亲自出马。
张圣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乐陵位置特殊,濒临大海,土地也算肥沃。我正愁没有合适的地方,试验一些新的想法。而且……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向袁绍,向所有人展示我渤海肌肉的机会。不仅要胜,还要胜得漂亮,胜得摧枯拉朽!”
他看向赵云和黄忠:“子龙,汉升,你二人随我同去。点齐一千精锐步卒,子龙的白马义从全部带上,还有……把那两门最新改进、射程最远的火炮,以及试制成功的三架‘三眼铳’样器,一并带上!”
“三眼铳?”赵云和黄忠都露出好奇之色,他们还没见过此物。
“届时便知。”张圣嘴角勾起一丝自信的弧度,“我们要用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打出最震撼的效果!让那些觊觎渤海的人看清楚,招惹我们,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一股肃杀之气,在初春的暖意中,悄然弥漫开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渔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