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二年的夏秋之交,荆襄之地的烽火并未因襄阳城下的短暂对峙而彻底熄灭,反而如同被压抑的地火,在更广阔的区域内酝酿、窜动。孙策主力受挫于襄阳坚城与渤海“神兵”之威,虽心有不甘,然周瑜再次力谏,言士卒疲惫,粮草转运艰难,加之荆南新附之地需时间消化,强行攻坚恐生变故。孙策权衡再三,终采纳其言,将大军暂退至江陵、夏口一线休整,厉兵秣马,同时加紧了与交州士燮的联络,并派遣吕蒙等将领清剿荆南不服势力,稳固后方。
曹操方面,见孙策攻势暂缓,渤海势力在襄阳已然扎根,知短期内难以撼动,遂将战略重心悄然西移。其一面继续以朝廷名义笼络荆州北部的蒯越、刘琦(刘备辅佐)等势力,表刘备为豫州牧(虚职),令其驻守新野,名为助刘琦争位,实为安插一枚牵制蔡瑁与渤海的棋子;另一面,则采纳谋士钟繇之策,加紧联络关中诸将,尤其是与韩遂有隙的马腾,意图插手凉州与三辅之地,为未来可能的西进打下基础。
天下大势,因荆州剧变而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将更多的势力与地域卷入这盘纷繁复杂的棋局之中。
就在这风云激荡的时节,一个原本隐匿于南阳隆中、躬耕陇亩的名字,开始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传入各方势力的耳中。
这一日,邺城行辕内,张圣正与徐元、蒋琬商议关于在河北全面推广新式纺车以及筹备第二次、范围更广的科举事宜,李狗儿呈上了一份来自襄阳韩当小队的密报,其中除了汇报襄阳防务、蔡瑁近况以及蒯越、刘备动向之外,于末尾处,还附上了一段看似不经意的信息:
“……近闻荆州名士司马徽(水镜先生)与庞德公等人,于襄阳左近山林间,屡屡提及一人,名曰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隐居南阳隆中。其人虽年少,然才华横溢,常自比管仲、乐毅,水镜先生曾言:‘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其友徐元直(徐庶)亦曾向刘备举荐。此子名声不显,然能得水镜、庞德公如此推崇,恐非寻常,特此禀报。”
“诸葛亮……卧龙……”张圣拿着这份密报,反复看了两遍,眼神骤然变得深邃无比。这个他记忆深处如雷贯耳的名字,终于还是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而且,似乎因为自己的介入,其出山的时机与背景,已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主公,此人……有何特异之处?”徐元见张圣神色有异,不禁问道。他与蒋琬皆未听说过诸葛亮之名,对其自比管仲、乐毅的狂言,甚至略感不屑。
张圣放下密报,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他无法向他们解释这“卧龙”在未来将掀起何等惊天动地的风浪,只能依据现有信息分析。
“司马德操(司马徽)与庞德公,皆乃荆襄清流领袖,识人目光毒辣。能得他二人如此推崇,并许以‘可安天下’之评语,纵有夸大,此子也绝非池中之物。”张圣缓缓道,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重视,“刘备如今驻跸新野,招贤纳士,若其得此‘卧龙’辅佐,如虎添翼,纵使其目前兵微将寡,亦恐成我心腹之患!”
蒋琬疑惑道:“然刘备如今仅凭新野一城,将不过数员,兵不过数千,纵得一二谋士,又能如何?且关羽、张飞二位将军已归心主公,刘备更失臂助。”
“不可小觑。”张圣摇头,目光锐利,“刘备此人,坚韧不拔,善于笼络人心,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和运气。他所缺者,正是一能总揽全局、运筹帷幄之谋主!若诸葛亮果有才实学,为其制定方略,整合荆北资源,其崛起之速,恐将超乎想象!昔日高皇帝不过一亭长,光武皇帝亦起于微末,岂可以一时之势论英雄?”
他站起身,踱步至地图前,目光落在新野的位置,又扫过整个荆州。“刘备,就如同投入水潭的一颗石子,其本身或许不大,却能激起层层涟漪,搅动整个局势。而诸葛亮,可能就是能让这涟漪变成巨浪的关键!”
“主公之意是……?”徐元试探问道。
张圣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此等大才,岂能轻易落入刘备之手?即便我不能得,也绝不能让曹操或孙策得去!更遑论与我有隙的刘备!”
他当即决断:“狗儿!”
“属下在!”
“立刻加派人手,重点监控南阳隆中诸葛亮之动向!设法摸清其志向、喜好、家世背景!同时,散播消息,言刘备乃‘织席贩履’之徒,伪善假仁,非明主之选,且其麾下已无猛将,前途暗淡!更要让诸葛亮知道,我渤海求贤若渴,唯才是举,无论出身,皆可量才录用,大展宏图!若其愿来,我必虚席以待,以上宾之礼相待,使其尽展所长,共襄盛世!”
“属下明白!”李狗儿领命,虽不解主公为何如此看重一个未曾闻名的年轻人,但执行命令从不打折扣。
“另外,”张圣看向徐元与蒋琬,“以镇东将军府名义,正式向荆州境内,尤其是襄阳、南阳一带发布‘求贤令’,言辞恳切,不限门第,唯重实学。可将我渤海新政之成效,格物之新奇,乃至讲武堂、科举之盛况,略作宣扬,以吸引真正有识之士。此令,需快马加鞭,广布于荆襄士林!”
“诺!”
就在张圣因诸葛亮之名而心生警惕,并迅速做出反应之际,新野县衙之内,刘备正与几位新近来投的文士商议军务,神情之中难掩困顿。自失却关张二位兄弟,又辗转寄人篱下,虽得刘表收留,授以新野暂居,然兵马钱粮皆仰人鼻息,欲展抱负,何其难也。
座下一人,乃颍川徐庶(徐元直),进言道:“主公欲成大事,需有大才辅佐。庶才疏学浅,不足以为谋主。南阳隆中,有奇士诸葛亮,字孔明,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若得此人相助,无异于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
刘备闻言,面露向往之色,叹道:“元直多次举荐,备心向往之。只是前番奔波,未及拜访。如今驻守新野,虽稍得安稳,然势单力薄,恐贤士未必肯屈就。”他言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失去了关张,如同猛虎失其爪牙,招揽贤才的底气也弱了几分。
徐庶鼓励道:“主公仁德布于四海,信义着于天下。孔明乃高士,必不纯以势利取人。若能以至诚相感,三顾而请,或可动其心志。只是……近日闻邺城那边,似乎也对此人有所关注,发布了‘求贤令’,主公若有意,需尽早行事。”
刘备颔首,脸上重现坚毅之色:“元直所言甚是!岂可因一时困顿而失却求贤之心?备明日便准备礼物,亲往隆中,拜访孔明先生!”
历史的车轮,似乎依旧固执地朝着某个熟悉的方向滚动。然而,张圣这只来自后世的蝴蝶,其扇动的翅膀已然改变了风的流向。“卧龙”诸葛亮之名初显,便已引起了北方巨擘的警觉与争夺。一场围绕这位未来蜀汉丞相的无声较量,已然在荆襄的山水之间,悄然拉开了序幕。只是这一次,求贤者刘备失去了他最重要的左膀右臂,而争夺者张圣,却拥有着先知先觉的优势与更为雄厚的实力。这场较量的结果,或将因此而走向一个全然不同的结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渔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