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三年的盛夏,伴随着博望坡那一把烧退夏侯惇的烈火,诸葛亮“卧龙”之名不再仅仅是名士间的雅誉,而是成了足以震动荆襄、令曹孙两家都不得不郑重以待的实绩。新野捷报如同长了翅膀,越过黄河,飞入了邺城的镇东将军行辕。
行辕书房内,冰鉴散发着丝丝凉气。张圣仔细阅读着由李狗儿亲自呈上、关于博望坡之战的详细报告,其中甚至包括了韩当小队远距离观察记录的、关于诸葛亮如何布置疑兵、利用地形、精准把握夏侯惇心理的种种细节。
“虚张声势,火攻破敌,疑兵阻援……步步算计,分毫不差。”徐元放下手中的副本,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惊叹,“此子用兵,宛若弈棋,看似闲庭信步,实则杀机四伏。夏侯元让败得不冤。”
蒋琬亦是颔首,眉宇间却有一丝忧色:“经此一役,刘备军心大振,荆北观望之士,恐有不少会倒向新野。诸葛亮之名,已成一杆旗帜。主公,若任其坐大,恐将来成患。”
张圣将报告轻轻放在案上,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反而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成患?或许吧。但眼下,他这把火,烧得正是时候。”
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疆域图前,目光掠过新野,投向更广阔的天地。
“曹操遣夏侯惇攻新野,一为试探诸葛亮虚实,二为震慑荆北,其三,恐怕也是想逼我表态,甚至诱我出兵,他好从中取事。”张圣的手指在许都、新野、邺城之间划过一条无形的线,“我若此时插手,无论助刘还是击曹,都会提前引爆大战,正中曹操下怀。如今诸葛亮凭一己之力挫败曹军,既保全了刘备,也替我们挡下了曹操的这一波试探,省了我们多少力气?”
李狗儿眼中闪过明悟:“主公主公之意是,乐见其成,静观其变?”
“不错。”张圣点头,“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野弹丸之地,纵有良谋,又能支撑几时?他如今锋芒正盛,也必然会引起曹操更大的忌惮,甚至……孙策的警惕。”
他看向徐元与蒋琬:“我们此前放出的,关于刘备伪善、势孤的流言,可以换一种方式继续了。要让荆襄士民知道,刘备虽有小胜,然根基浅薄,强邻环伺,绝非久安之地。更要让曹操知道,诸葛亮之才,胜我渤海麾下谋士十倍,若不早除,必成大患!”
徐元抚掌笑道:“主公英明!此乃驱虎吞狼,坐收渔利!让曹操与诸葛亮、刘备在荆北纠缠消耗,我军则趁此良机,继续夯实根基。”
“正是此理。”张圣目光重新变得锐利,“传令!”
“其一,韩当小队继续潜伏襄阳,非到万不得已,不得暴露,重点转向收集荆州各地民情、粮储、兵力布防图,尤其是诸葛亮可能下一步经略的宛城、樊城等地详情。”
“其二,命糜竺,加大对江东的贸易力度,尤其是那些‘不涉核心’的渤海特产,如精美琉璃器、新式文房四宝、乃至一些改良农具的简化版,可‘无意间’让江东将领、谋士见识到格物院出品的‘奇巧’,动摇其对我军实力的判断。”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张圣语气加重,“格物院、讲武堂、各地官学、工坊,一切照旧,进度只能提前,不得延后!马钧所需的任何材料、人手,列为最高优先!我要在秋收之前,看到水力纺纱机在至少三个官营作坊正式投产!讲武堂二期学员,需提前完成考核,分发至黄忠、赵云麾下见习!”
“诺!”
众人领命而去。张圣独自留在书房,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那个代表着新野的小点上。
诸葛亮,你确是人杰。但你可知,你所追求的“匡扶汉室”、“仁政爱民”,在这个即将被科技与制度重塑的时代,或许只是一抹斜阳的余晖。而我,将要带来的,是打破一切旧有格局的黎明。
你便在荆襄之地,与曹操、孙策好好博弈吧。待我整合河北,格物大成,兵精粮足之时,无论你等胜负如何,这天下大势,终将由我张圣来定!
想到这里,张圣扬声唤道:“来人,备车,去格物院。我要亲自看看,马钧那‘吞云吐雾’的铁家伙,今日又能转动多久。”
窗外,烈日炎炎,蝉鸣聒噪。而张圣的心中,一片冷静。他如同一个最有耐心的猎人,看着猎物在陷阱旁徘徊、争斗,自己则悄然磨砺着猎枪,等待着那最终一击必杀的时机。
北方的蛰伏,并非退缩,而是在积蓄着足以焚尽一切旧秩序的烈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渔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