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平少888

首页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亡命之徒犁汉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三国之龙战八方七界武神官场特种兵回到远古建华夏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万历1592医统江山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平少888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全文阅读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txt下载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8章 格物招贤 火器新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西山科学院的夯土声日夜不绝,蜂窝煤的试制成功,如同一颗火星点燃了朱由检心中 “科技兴国” 的燎原之志。他深知,仅凭徐光启一人之力,难以撑起横跨农工、军备、民生的宏伟蓝图 —— 他需要更多被科举体制埋没的实学人才,需要能将 “奇技淫巧” 转化为强国利器的巨匠。这一日,徐光启辗转寻访数月的关键人物,终于踏入了京城西山的这片热土。

来人年近四十,身着洗得发白的青布儒衫,面容清瘦,眉宇间带着读书人的儒雅,眼神却不似寻常士子那般执着于章句,反而透着对器物机理的专注与好奇。他便是宋应星 —— 此时尚未着成《天工开物》,仍是一名屡试不第、在科举路上挣扎了二十余年的秀才。

西山科学院一间刚布置好的值房内,朱由检身着常服,无半分帝王仪仗,见宋应星进来,主动起身相迎,笑容平和:“宋先生一路辛苦,能应徐先生之邀而来,朕心甚慰。”

宋应星连忙躬身跪拜,动作略显拘谨,声音带着几分不安与疑惑:“草民宋应星,叩见陛下!陛下乃九五之尊,草民一介寒士,何德何能得陛下亲召?惶恐不已!” 他实在想不通,自己钻研那些被斥为 “奇技淫巧” 的农工之学,竟能惊动天子,而且召见之地并非金銮殿,而是这遍布工坊与器械的 “科学院”。

“先生不必多礼,坐。” 朱由检抬手示意他落座,开门见山,“朕听闻先生虽埋首举业,却对农工技艺、物理格致之学情有独钟,尤爱沈存中《梦溪笔谈》,常于田间作坊考察记录,可有此事?”

提及《梦溪笔谈》,宋应星眼中瞬间亮起光芒,拘谨消散大半,语气难掩兴奋:“陛下明鉴!草民自幼便觉八股制义空疏乏味,反倒是《梦溪笔谈》中天文历法、器物机理、活板印刷之术,奥妙无穷!每每考察农耕、纺织、烧瓷之法,记录其中诀窍,只觉天地间学问,远非圣贤书章可比!”

话一出口,他便意识到失言,脸色微变,声音低了下去:“只是…… 只是此等‘杂学’,为正统士子所不齿,草民多年来饱受非议,甚至被族人斥为‘不务正业’。”

朱由检闻言,长叹一声,语气中带着共鸣:“先生所言,深得朕心!八股取士,选拔的是治国理政之才,然百姓衣食住行、国家军备强弱,哪一样离得开工匠之巧、格物之实?沈存中若生于今世,困于八股,不得施展其才,岂非我大明之巨大损失?”

这番话,如同一道暖流,撞开了宋应星积压多年的郁结。他多年来坚守实学,却被视为 “离经叛道”,连家人都劝他 “迷途知返”,如今竟得天子亲口肯定,激动得眼眶泛红,嘴唇微微颤抖。

朱由检趁热打铁,指向窗外热火朝天的工地 —— 远处农学馆的暖棚隐约可见,格物坊的铁锤声清晰可闻,语气诚挚而坚定:“宋先生,这西山科学院,便是朕为天下实学人才打造的净土!此处不考八股,不论出身,只问才学,只看实干!朕欲请先生留下,摒弃那虚耗光阴的科考,在此专研学问:将你胸中所知的农工技艺、天地至理,着书立说,传于后世;更将这些学问用于当下,改良农具、优化工艺,造福黎民!”

“摒弃科考?” 宋应星浑身一震,猛地站起身,脸上满是挣扎。科举是天下读书人的唯一正途,是光宗耀祖的根本,放弃它,便意味着自绝于仕林,辜负家人二十年的期许。他想起妻子临行前的叮嘱:“若此次再不中,便归家耕田,莫再痴迷那些无用之学”,心中一阵刺痛。

朱由检看穿了他的顾虑,缓缓抛出足以动摇他心神的条件:“先生放心,既入科学院,朕岂会让你无名无分?朕特旨授你‘格物博士’之职,秩比五品,俸禄等同于州府同知!你可统领‘百工馆’,专司记录、整理、改良天下农工技艺,探索物理之奥秘!”

他上前一步,目光灼灼地看着宋应星:“先生之才,当用于经世济民之实,而非埋没于寻章摘句之虚文!他日你着述有成,让亿万百姓免于饥寒,让大明军备震慑四方,这份功绩,岂不远胜于一纸进士功名?青史留名,不在科举,而在实绩!”

“格物博士…… 秩比五品……” 宋应星喃喃自语,心中掀起惊涛骇浪。皇帝的承诺,不仅给了他体面的地位,更给了他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 —— 一个能让他毕生热爱的实学大放异彩的舞台。他想起多年来在江西、福建考察时记录的满满三箱农工笔记,想起那些被斥为 “无用” 的技艺心得,此刻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他深吸一口气,整理好褶皱的儒衫,对着朱由检深深一揖,声音坚定如铁:“陛下不以草民愚陋,破格信重,更点醒草民平生志向!宋应星愿弃举业,入科学院,穷究格物之理,记录百工之巧,以实学报国,不负陛下,不负苍生!”

“好!太好了!” 朱由检大喜,亲自扶起他,拍着他的肩膀,“得宋先生相助,科学院如虎添翼!大明实学,自此有望!”

宋应星应允后,朱由检当即召来徐光启,三人围坐在值房内一张简陋的木桌旁,烛火摇曳,映照着桌上摊开的图纸与笔墨 —— 西山科学院的核心目标,在这一刻正式敲定。

朱由检神情肃穆,伸出第一根手指:“第一,农为邦本。如今陕西大旱未平,辽东苦寒缺粮,推广高产、耐旱作物,是稳固国基的首要之务!” 他看向徐光启,“徐先生主持的红薯、土豆引种培育,务必加快进度,暖棚要扩建,种苗要多育,明年开春便要在皇庄试点推广!”

随即转向宋应星:“宋先生,你遍历南北,对各地耕作技术、水利农具素有观察,可协助徐先生,同时着手系统调查大明各地农事 —— 从播种、灌溉到收割,从犁具、水车到仓储,择其优者整理成册,推广至全国!让百姓多收一粒粮,大明便多一分底气!”

“臣(草民)领旨!” 两人齐声应诺,徐光启眼中闪过急切 —— 红薯土豆若能普及,可解半数赈灾之困;宋应星则提笔便要记录,多年的观察终于有了系统梳理的机会。

朱由检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冷峻,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强军之要,在于利器。辽东建奴铁骑凶猛,我大明步兵难敌,唯有火器可破!科学院需集中所有人力物力,研发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火炮与火枪!”

徐光启与宋应星神色一凛,他们深知辽东战事的紧迫,也明白火器的短板 —— 当前军中火绳枪雨天难击发、装填缓慢,火炮威力不足,火药配比混乱。

朱由检俯身向前,压低声音,抛出超越时代的关键认知:“关于火药,其威力核心在于硝、硫、炭三者的纯净度与配比!朕曾于古籍残卷中见得一方,可作基础:硝石占七成五,硫磺占一成,木炭占一成五(75:10:15)!”

他顿了顿,补充道:“此配比未必是极致,你们需以此为基准,反复试验 —— 提纯硝石,去除杂质;将木炭烘干碾碎,硫磺研磨成粉;更要尝试将火药颗粒化,如此可增燃速、提威力!”

徐光启与宋应星听得目瞪口呆,手中的毛笔悬在半空,眼中满是震撼。他们钻研火器多年,只知火药由三物混合,却从未有如此精确的配比,更不知 “颗粒化” 能提升威力!宋应星连忙铺开宣纸,手抖着记下数字,笔尖都蘸满了急切:“陛下此言,如拨云见日!以往火药威力时强时弱,正是因配比混乱、原料不纯!”

“还有火绳枪的弊端。” 朱由检继续道,“火绳易受潮,操作繁琐,延误战机。朕听闻,可制‘燧发枪’—— 以燧石撞击铁片产生火花,引燃火药,无需火绳,岂不便捷可靠?”

“燧发枪?” 徐光启眉头紧锁,思索片刻,“陛下,前人确有此设想,然燧石与铁片的契合、火花引燃引药的时机,工艺极其复杂,试做多次皆未成功……”

“朕知一人可解此难!” 朱由检猛地想起一个名字,语气急切,“原南京户部侍郎毕懋康!此人精于器械,曾研制‘自生火铳’,原理便与燧发相近!王伴伴!”

侍立一旁的王承恩连忙上前:“老奴在!”

“即刻派人寻访毕懋康!无论他在何处,是辞官归隐还是外放任职,务必以最快速度请他进京,入科学院主持燧发枪研发!” 朱由检语气不容置疑,“告诉他,朕许他‘火器总造’之职,全权负责枪械改良,所需物料、人手,朕一概应允!”

“老奴遵旨!” 王承恩转身便要离去,却被朱由检叫住。

“等等!” 朱由检补充道,“还有装填速度!如今士兵装填火药、弹丸,步骤繁琐,易出错。可预先将定量火药与弹丸封装于防水纸筒或薄蜡壳内,谓之‘定装弹药’!”

他边说边用手指比划:“临敌时,士兵只需咬开纸筒,将火药分装入药池与枪膛,再填入弹丸即可,省去称量火药、捡拾弹丸的步骤,装填速度可快一倍不止!”

这一番话,如同一道惊雷炸在徐光启与宋应星耳边。他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狂喜与难以置信 —— 定装弹药!这个看似简单的构想,竟能从根本上改变火器作战的效率!宋应星激动得站起身,围着木桌踱步:“陛下此策,精妙绝伦!如此一来,新兵上手更快,战场误操作可大幅减少!”

徐光启则冷静补充:“只是防水纸筒需耐潮、易燃而不爆,薄蜡壳需易破而不漏,此事需试验多种材质方可定论!”

“正因如此,才需你们合力攻关!” 朱由检目光扫过二人,“徐先生掌全局,宋先生协理农工与物料,待毕懋康到任,专攻火器!朕要你们在一年内,拿出改良火药、燧发枪原型与定装弹药样品!辽东战事不等人,大明安危不等人!”

“臣等遵旨!” 两人齐声应命,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烛火下,他们的身影与桌上的图纸重叠,仿佛已看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大明火器轰鸣的景象。

值房内的讨论直至深夜,烛泪凝固成蜿蜒的痕迹,窗外西山的夜幕深沉如墨,唯有科学院的工地仍亮着几簇篝火,与值房的烛火遥相呼应。朱由检看着徐光启与宋应星急切记录、热烈探讨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踏实的暖意 —— 他知道,自己播下的实学种子,已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

宋应星捧着刚拟定的《科学院近期要务》,指尖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他多年被视为 “不务正业” 的压抑,在这一刻尽数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徐光启则在一旁盘点着现有的工匠与物料,心中已然勾勒出火药试验、农具改良的初步计划。

“陛下,” 宋应星忽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试探,“草民尚有一请:科学院需广纳天下巧匠,无论出身贵贱,只要身怀一技之长,便应召入馆。草民愿亲赴江南,寻访烧瓷、冶金、纺织的能工巧匠,为科学院添砖加瓦!”

朱由检欣然应允:“准!不过你不要去,你留下来搞研究,你安排其他人去,朕给你调拨银两、文书,你可便宜行事!记住,科学院的门,永远为实学人才敞开 —— 无论是秀才、工匠,还是流民、杂役,只要能为国效力,朕皆予以重用!”

夜深人静,宋应星与徐光启仍在值房内忙碌,朱由检悄然退出,望着西山科学院的轮廓,心中感慨万千。从蜂窝煤到红薯引种,从农工技艺到火器革新,他正在用一个个看似微小的改变,撬动大明积重难返的国运。

西山的风带着寒意,却吹不散值房内的热火朝天。徐光启的严谨、宋应星的博识、未来毕懋康的巧思,将在这片土地上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朱由检抛出的那些超越时代的原理与方向,如同点亮黑暗的火种,终将引领大明走出一条 “实学强国” 的崭新道路 —— 这条路上,没有空洞的章句,只有坚实的器物、丰足的粮仓、威猛的火器,以及一个不再积弱的王朝。

夜色渐深,科学院的烛火却愈发明亮,如同希望的灯塔,照亮了大明风雨飘摇的前路。格物之学的光芒,终将穿透科举的迷雾,铸就护国安民的坚实利器。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幸运古神事务所阮门闺战,半江瑟瑟半江红我欲九天揽月航海与征服绑定变美系统,绿茶在位面杀疯了法师乔安穿成替嫁医妃后我被迫母仪天下什么?!教主大人也重生了?阴阳轮回:阎王,别撩医路青云原神:逆徒,连师姐也不放过我在致命游戏里当透明窈妃传我的盗墓生涯神行无道茅山鬼道帝国崛起领证当天被悔婚,她带崽改嫁豪门三国之龙战八方星火事物所
经典收藏后汉英雄志是,教宗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三国列卒:小兵逆袭人间之孤味这个开局有点惨啊!汉末逆流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大唐皇太子大唐第一嫡子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重燃1990大秦:祖龙假驾崩,朕当真了!屏障之外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革命吧女帝
最近更新红头册这穿越成猎户?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汉末三国路致诚三国渔皇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虞朝的故事谋杀三国精编版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穿越之边疆崛起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平少888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txt下载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最新章节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