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三年的腊月,北京城的年味渐浓,但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内的气氛,却与节日的舒缓格格不入,反而涌动着一股指向远方的、躁动而宏大的气息。巨大的《坤舆万国全图》被悬挂在最显眼的位置,与以往主要标注陆疆的地图不同,这幅由朱由检授意、格物院根据现有知识并结合郑和航海部分遗档重新勘绘的地图,其上的海洋区域被格外强调,蔚蓝色的波涛占据了图卷的大半。
朱由检负手立于图前,目光并未停留在已属大明疆域的陆地上,而是久久凝视着那片无垠的蓝色,以及蓝色中点缀的诸多大小岛屿,还有那遥远而模糊的大陆轮廓。他的手指缓缓划过蜿蜒的海岸线,从辽东至琼州,最终停留在东南沿海那片形似蕉叶的巨大岛屿——东番(台湾),以及更南方那状如咽喉的狭窄水道——满剌加(马六甲)。
“王伴伴,”朱由检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向往与决断,“你看这万里海疆,何其壮阔!先帝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率巨舰远航,扬威异域,何等气魄!然其后,海禁渐严,宝船蒙尘,我大明之目光,竟自浩瀚大洋,缩回这陆地方隅之内,何其短视!”
王承恩侍立一旁,躬身道:“皇爷圣见。以往朝廷重陆轻海,实因北虏南寇,陆上边患不绝,无力他顾。如今赖皇爷神武,北疆暂靖,内乱已平,正是重振海权,开拓万里波涛之时。”
“不错!”朱由检猛然转身,眼中精光熠熠,“陆地之疆,固有界限;海洋之利,却无穷尽!未来帝国之命脉,不仅在田亩税赋,更在这通商之利、殖民之土、资源之海!岂能坐视西夷之船纵横四海,而我天朝上国却只能望洋兴叹?”
他走回御案,案上摆放着几份刚刚送抵的奏报。一份来自福建,是郑芝龙呈递的《恭陈海防事宜并乞圣训疏》,详细禀报了东南沿海现状、麾下舰队规模,并表达了对皇帝海军构想的极大兴趣与效忠之意。另一份来自西山格物院,是宋应星与几位负责“船舶格物所”筹备的工匠联名上书的《仿泰西夹板船并试制新式舰船构想札子》,附有若干粗糙但结构清晰的草图。还有一份,则是通过特殊渠道收集的,关于荷兰东印度公司、西班牙人在吕宋(菲律宾)活动,以及更遥远的“南方大陆”(澳大利亚)的零星信息。
“传旨,”朱由检不再犹豫,声音清晰而有力,“宣郑芝龙即刻入京觐见!朕要亲自与他谈谈这大海之事!”
“诏令宋应星,格物院下设之‘船舶格物所’正式成立,选址大沽口,朕会拨付内帑银二十万两作为启动资费,征调天下善造船之工匠,全力研究更坚固、更迅捷、更能装载重炮之战舰!泰西夹板船可学其长,但更要超越!铁肋木壳乃至全铁甲舰,方是未来!”
“命户部、兵部会同议定,‘大明皇家海军’筹建章程,需明确编制、饷械、基地、作战条令!首要目标,肃清东南海疆,掌控东番!”
一道道旨意发出,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将迅速扩散至整个帝国的东南沿海,乃至更遥远的海洋。
十数日后,风尘仆仆的郑芝龙奉旨抵京。他并未被安排在常规的朝会上觐见,而是被直接引至乾清宫西暖阁。这位雄踞东南海疆数十载、亦商亦盗亦官的海上枭雄,此刻在年轻的皇帝面前,收敛了所有锋芒,恭敬地行以跪拜大礼。
“臣,福建水师提督郑芝龙,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郑卿平身。”朱由检虚扶一下,目光锐利地打量着眼前这个皮肤黝黑、眼神精明中带着一丝海上风霜的中年人。“赐座。”
“谢陛下。”郑芝龙小心地坐了半边椅子,姿态恭谨。
“郑卿奏疏,朕已细览。卿于东南海事,可谓了如指掌。”朱由检开门见山,“朕今日召卿来,只想问一句:我大明,若欲重建永乐年间之海上荣光,甚至……超越前人,纵横寰宇大洋,卿以为,可能否?又当如何为之?”
郑芝龙心中剧震,他虽知皇帝有经略海洋之意,却没想到其志如此宏大!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激荡的心情,沉声回道:“陛下垂询,臣敢不竭诚以报!禀陛下,我大明欲重振海权,非但可能,更是势在必行!如今西夷如红毛番(荷兰)、佛郎机(葡萄牙、西班牙)等,凭坚船利炮,窃据满剌加、吕宋,垄断商路,攫取巨利,实为我天朝隐忧!若我大明能有一支强大水师,则东南海疆可靖,东西商路可控,万里海疆之利,可尽归陛下!”
他顿了顿,见皇帝听得专注,便继续慷慨陈词:“至于如何为之,臣以为其要有三:一曰舰船,需造较泰西夹板船更大、更坚、炮火更猛之战舰,此事需赖陛下格物院之能。二曰水手,臣麾下虽有善战之水卒,然欲纵横远海,尚需系统操练,熟悉天文、海图、远航之术。三曰基地,需择良港,如大沽、登莱、泉州、广州,修建船坞、炮台、仓储,以为海军根本。”
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郑芝龙所言,与他的构想不谋而合。“郑卿所言,深合朕心。朕已命格物院筹建船舶所,研制新舰。基地之事,由卿与兵部、工部会同勘察选定。至于水手操练……”他目光灼灼地看向郑芝龙,“朕欲设‘大明皇家海军讲武堂’,就由郑卿兼任总办,选址福建,招募忠良子弟,聘请中西贤才,为朕培养海军军官!卿旧部之中,凡精通海战、忠诚可靠者,皆可量才录用!”
郑芝龙闻言,激动得险些从椅子上滑下来,再次跪倒:“陛下信重若此,臣……臣郑芝龙,愿为陛下前驱,为我大明皇家海军,效死力!必使我大明龙旗,飘扬于四海之外!”
“好!”朱由检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寰宇全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东番(台湾)之上,“眼前第一步,便是将此岛,彻底纳入版图,设为行省!扫平岛上残余海盗、土夷,移民屯垦,建立府县,使其成为我大明挺进大洋之不沉战舰!”
他的手指继而向南,划过吕宋,停留在马六甲。“下一步,掌控此东西咽喉!绝不容西夷扼我商路之喉!”
最后,他的手指落在那片广袤的“南方大陆”上,目光仿佛已穿透重重海雾。“至于这里……地广人稀,资源丰饶……郑卿,那将是我大明未来之‘新金陵’!”
郑芝龙顺着皇帝的手指看去,心中掀起惊涛骇浪。皇帝的野心与视野,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这已不仅仅是保卫海疆,而是开启一个全新的、面向全球的大航海时代!
“臣……明白了!”郑芝龙深深叩首,“陛下之志,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臣必竭尽所能,助陛下成就此万世不朽之基业!”
朱由检转过身,望向窗外,虽然此刻只能看到紫禁城巍峨的宫墙,但他的目光却仿佛已投向了那无垠的、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蔚蓝。
一个新的起点,已然确立。大明的征途,将是那片更加浩瀚的星辰大海!帝国的命运之轮,在陆地上经过血火的淬炼与新政的洗礼后,开始缓缓转向那充满无限可能的蓝色疆域。
(第二卷 终)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