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四年的春风,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些,却也依旧带着塞外特有的料峭。然而,在归化城(呼和浩特)周边新近划定、以木栅栏粗略圈出的互市区域,这股寒意早已被人声鼎沸、牲畜嘶鸣所带来的灼热生机驱散得一干二净。
这片昔日更多是作为军事前哨和零星贸易点的土地,如今在朝廷“经济捆绑”策略的强力推动下,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膨胀、喧嚣起来。来自宣府、大同乃至更遥远京畿地区的商队络绎不绝,驼铃叮当,马车辚辚,载满了砖茶、盐巴、色彩鲜艳的棉布、铁锅以及各种新奇巧物。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从草原深处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蒙古牧民。
他们穿着厚重的皮袍,脸上带着风霜刻下的痕迹,驱赶着成群的绵羊,如同移动的云朵,涌入互市。空气中弥漫着牲畜特有的膻味、尘土味,以及一种混合了期待、谨慎与新奇的情绪。
互市的核心区域,几座由官方搭建、规模宏大的帐篷格外醒目,飘扬着“皇家商号”的旗帜。其中最大的一座帐篷前,人头攒动。一位身着簇新青色官服、头戴乌纱的管事,正站在一个临时垒起的土台上,操着略带口音但异常清晰的官话,通过一个铁皮喇叭,向着围拢过来的蒙古部民头人及大小商贩高声宣布:
“诸位台吉、那颜,各位草原上的朋友!奉大明皇帝陛下恩旨,为示天朝抚慰远人之诚意,自即日起,凡上等洗净羊毛,收购价再提半成!童叟无欺,现银结算,或等价兑换茶、盐、布匹、铁器,任凭选择!”
话音落下,周围懂汉话的蒙古人立刻骚动起来,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惊喜,随即用蒙语向同伴急切地传达着这个消息。半成!这看似不大的涨幅,对于依靠牲畜为主要财富、以往羊毛多半废弃或仅能换取微薄物资的普通牧民而言,不啻为一笔巨大的额外收入。人群顿时更加拥挤,纷纷扛着、拖着成捆的羊毛,涌向皇家商号的收购点,生怕晚了这好处就没了。
不远处,一座供部落头人休憩、洽谈的较大帐篷内,几位来自漠南有影响力的蒙古台吉,正围坐在铺着地毯的地上,面前矮几上摆放着皇家商号提供的、他们以往难得一见的上等江南绿茶和精细糕点。帐篷隔音一般,外面喧嚣的声浪和那管事宣布提价的声音,清晰地传了进来。
一位面色黧黑、身形魁梧的台吉——来自鄂尔多斯部的巴特尔,端起温热的瓷杯,抿了一口清冽回甘的茶汤,又看了看帐外那人头攒动的景象,粗重的眉毛紧紧拧在一起,半晌,才用蒙语低沉地对身旁几位同伴说道:
“看看吧,这明人的茶,比以前换到的更香了;这布,更细更结实了;这铁锅,也更轻薄耐用。还有这羊毛……以前除了自己捻点粗线,还能做什么?现在,竟能换来这么多好东西,价钱还越来越高。”
另一位来自土默特部、年纪稍长的台吉恩和叹了口气,捋着花白的胡须:“是啊,巴特尔。我部落里的年轻人,现在每天谈论的不是去哪里抢掠,而是谁家的羊群更壮,谁的羊毛剪得更多更好。女人们也不再只惦记着鞣制皮子,都想着多换些明人的花布和针线。就连孩子们,都知道用捡来的羊毛疙瘩,去明人那里换几块饴糖。”
帐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外面鼎沸的人声,以及隐约传来的、皇家商号伙计用生硬蒙语高声唱收“羊毛xx斤,兑茶x块,或银x钱!”的声音,不断地提醒着他们正在发生的、静默而深刻的变革。
“我们的勇士,还在马上。”第三个声音响起,是来自喀喇沁的年轻台吉苏合,他眼神锐利,却带着一丝迷茫,“但我们的肚子,我们的帐篷,我们女人孩子的穿戴,却越来越离不开这归化城,离不开明人皇帝提供的这些东西了。甚至……就连部落之间交换物资,也开始用明人的银元券,比银子还方便。”
巴特尔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重重放下杯子,发出“咚”的一声:“明人皇帝这一手,比十万大军压境还厉害!他用茶、盐、布匹和这该死的羊毛价钱,编织了一张看不见的大网,把我们草原各部,一点点都网了进去。我们的生计,已经拴在了他们的马车上。”
恩和台吉缓缓点头,苍老的目光中透出无奈与清醒:“反抗?拿什么反抗?部落的男儿再勇猛,也不能光着身子、饿着肚子去打仗。而且,明人的新军……你们忘了去年鹰嘴峪的消息了吗?皇太极都……”
提到鹰嘴峪和皇太极,帐内的气氛更加凝重。后金的惨败和皇太极的死,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传遍草原,带来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那个曾经让他们敬畏甚至依附的强邻,在明军的新式火炮和战法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这彻底击碎了许多人心中依靠后金制衡大明的幻想。
苏合台吉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巴特尔台吉,恩和台吉,还有在座的各位。形势比人强。明人皇帝给了我们一条活路,一条比以前更好的活路。他不要我们的命,只要我们的羊毛,还有……我们的忠诚。继续摇摆,或者像以前那样时而归顺时而反叛,恐怕……恐怕下一个被剿灭的,就是我们了。看看这互市,看看部落里依赖这些交易过活的牧民,我们已经没有太多选择了。”
巴特尔沉默良久,猛地一拍大腿,仿佛下定了决心:“他娘的!说得对!明人皇帝有实力,更有手段!跟着他,有实实在在的好处,部落能活下去,还能活得更好!总比被当成下一个建州,或者困死在草原上强!”
他环视众人,目光变得坚定:“我意已决,回去后就召集部众议事,然后……派遣使者,携带厚礼,前往北京,向大明皇帝上表,正式归附!请求内附,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和庇护!”
恩和与苏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决断。几位在漠南颇有影响力的台吉,在这充斥着羊毛膻味与茶香的帐篷里,达成了共识。经济的力量,如同涓涓细流,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软化了曾经的桀骜,将忠诚的天平,导向了能够提供更稳定、更优越生存条件的南方帝国。
归化城外,羊毛换来的物资正被兴高采烈的牧民们装车运回草原深处。而在那顶不起眼的帐篷里,一种新的政治秩序,也正在悄然孕育。帝国的北方战略,正以一种温和而高效的方式,收获着它的第一批果实。
---
(本章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