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岭主阵地上,残存的清军已不足千人,被压缩在最后几处坍塌的工事和弹坑里。俄军如同围猎的狼群,步步紧逼,刺刀在硝烟中闪烁着寒光。守将左臂中弹,用布条草草捆扎,右手紧握着一把砍得卷刃的腰刀,准备进行最后的搏杀。
“弟兄们!皇上没有忘记我们!援军就在路上!跟狗日的罗刹鬼拼了!”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嘶吼,声音沙哑得几乎撕裂。
回应他的,是周围士兵们疲惫却决绝的眼神,以及俄军越来越近的嚎叫。
就在这生死一线的刹那——
“呜——!!!”
一声悠长、尖锐、仿佛能撕裂苍穹的汽笛声,从遥远的天际传来,穿透了隆隆的炮火和喊杀声,清晰地传入每一个浴血奋战的清军将士耳中!
火车!是火车的汽笛声!
所有清军士兵都愣住了,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和力量从心底迸发出来!
“援军!是援军到了!”
“皇上万岁!大清万岁!”
绝境中的人们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原本萎靡的士气瞬间高涨到了顶点!他们用最后的气力,将冲上来的俄军又一次狠狠地打了下去!
俄军指挥官也听到了这不同寻常的汽笛声,他惊疑不定地举起望远镜望向南方,只见地平线上,一道黑色的烟柱正缓缓升起——那是火车头喷出的浓烟!
京张铁路,终于在最后关头,铺到了张家口!满载着援军和弹药的火车,拉响了宣告希望的战歌!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整个战场。俄军攻势为之一滞,他们不明白,清军的援军为何能如此之快地抵达这偏远之地?
而此刻,从张家口车站出发的第一列军列,正喷吐着浓烟和白汽,沿着崭新的铁轨,向着野狐岭方向全速前进!车厢里,挤满了绥远精锐和堆积如山的弹药箱。虽然铁路只通到距离野狐岭尚有数十里的地方,但这段距离,对于获得了补给的守军来说,已经不再是不可逾越的天堑!
北疆的战局,因为这一声汽笛,发生了决定性的逆转!
然而,就在北疆露出曙光之时,关外的局势急转直下。张作霖残部在日本顾问的直接指挥下,绕过聂宪藩重点布防的城镇,利用骑兵机动,突然出现在辽阳城下,并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辽阳守军兵力薄弱,且多为二线部队,面对武装到牙齿、又有日军炮火支援的叛军,防线迅速被突破,城外阵地接连失守,残兵退入城内,凭借城墙苦苦支撑。
“皇上!辽阳告急!聂军门主力被日军舰队牵制,难以迅速回援!若辽阳有失,则奉天门户洞开,整个辽东震动!”王士珍捧着电报,语气急促。
东西两线,再次形成了诡异的平衡——北疆因铁路贯通而转危为安,关外却因日军插手而烽烟再起。
溥仪看着地图,目光冰冷。日本人选择在这个时机动手,显然是算准了朝廷主力被北疆牵扯,无力东顾。
“告诉聂宪藩,辽阳必须守住!哪怕打到最后一人,也不准弃城!朕授他临机决断之权,可调动关外一切资源支援辽阳!”
“命令张龙,停止在辽西的游击,立刻率部东进,驰援辽阳!告诉他,不惜一切代价,拖住叛军,为聂宪藩主力回援争取时间!”
“还有,”溥仪深吸一口气,“以朕的名义,通电全国,揭露日本勾结叛匪、悍然入侵我国土之罪行!号召天下臣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
他要打一场政治仗、舆论仗,将日本置于道义的对立面。
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在战场之上。
而在西苑兵工厂,氯气消毒的发现被迅速应用。工匠们设计出了简易的氯气熏蒸帐篷和防护面具,首批设备被紧急运往北疆和关外的伤兵营。虽然简陋,但这无疑将挽救无数伤兵的生命。
同时,压缩空气项目组利用铁路贯通带来的灵感,开始研究如何制造一种小型的、用于铁路维修和野战工事构筑的气动工具……科技的枝丫,继续在战火中顽强生长。
然而,就在溥仪调兵遣将,应对关外危机时,一个更坏的消息从南方传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公然宣称,清廷在东北“治理不力”、“迫害日侨”,日本有“义务”维护“远东和平与秩序”!同时,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上海租界进行了武装示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