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水电站并网发电的轰鸣声,如同一声号角,正式拉开了帝国全面军事改革的序幕。养心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溥仪站在巨大的军事地图前,地图上原本标注着各地方督抚势力范围的色块正在被新的、统一的番号所覆盖。
“皇上,”兵部尚书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颤抖,汇报着庞大的整军计划,“依陛下钦定之《陆军整编方略》,拟在全国编练新式陆军一百个师,分三期完成。第一期,于一年内完成三十个师的编练,以直隶、两江、湖广、两广等核心省份为先……”
“太慢!”溥仪打断了他,小小的手指点在地图上,“一年三十个师?朕等不了!告诉各总督、巡抚,三个月!朕只给他们三个月时间!完成第一期核心二十个师的架子搭建!兵员由各省新军、绿营精锐及招募合格青壮整编!军官……由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已由朝廷直接接管并扩大规模)及第一师教导队统一调配、培训!”
他深知,没有一支真正听命于中央、如臂使指的军队,任何改革都是空中楼阁。他要借欧战这个列强无暇东顾的窗口期,彻底解决内部分裂的军事隐患。
“军官人选,”溥仪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的高级将领和内阁成员,“朕已拟定初步名单。”他示意小德张将一份密封的名单呈上。
名单展开,上面是一个个或已崭露头角、或尚在底层、甚至有些还名不见经传的名字,其中不少是溥仪凭借超越时代的记忆精心挑选的:
蒋百里(已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归国,被溥仪特旨召见,以其卓越的军事理论素养,破格任命为陆军大学(筹)校长,负责高级军官培养);
蔡锷(原云南新军协统,以其治军严谨、思想进步被调入中枢,任新编第二师师长);
李宗仁、白崇禧(广西陆军小学堂佼佼者,被格物院下属的“青年军官特别培训班”吸收,进行现代化军事理论和战术培养);
张自忠、傅作义(原北洋军中下层军官,因作战勇猛、带兵有方被破格提拔,分别担任新编师团长)……
这份名单兼顾了能力、潜力以及对新式军事思想的接受程度,更重要的是,他们此刻都还未形成牢固的地方派系,是溥仪用以打造中央嫡系军队的最佳人选。
“此外,”溥仪补充道,语气不容置疑,“所有新编师,需严格按照第一师之标准进行装备、训练!‘启明一式’步枪、‘猎犬一式’装甲车、统一制式军服、新式操典……必须一步到位!所需军械,由奉天、天津、汉阳(已由朝廷接管并技术改造)等兵工厂优先保障!经费,由‘格物专款’及战略物资贸易盈余直接拨付,不经地方!”
他要从装备、训练、后勤、人事、财政等各个方面,彻底切断新军与地方督抚的联系,将其牢牢掌控在中央,掌控在自己手中!
“至于原有各地方军队,”溥仪眼中寒光一闪,“着兵部、陆军部联合派出点验组,分赴各地,进行全面点验整编!合格者,吸纳进入新军序列!老弱冗员,发给遣散银,就地裁撤!抗命不遵、阴奉阳违者……”他没有说下去,但殿内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冰冷的杀意。
这是一场不动声色的军事革命,其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战场上的真刀真枪。
为了支撑这支庞大的现代化军队,科技的攀爬必须更快。溥仪连续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着格物院与兵工署,全力攻关“启明二式”半自动步枪的设计与量产工艺;
着陈明远团队,必须在半年内,解决四缸汽油机的稳定性与油耗问题,为“猎犬”系列战车提供可靠心脏;
着李振声,扩大青霉素生产规模的同时,着手建立野战医疗体系和军用急救包的标准;
着新成立的帝国通讯总局,加快野战电话网和便携式无线电的研发与装备……
整个帝国的工业与科研体系,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围绕着军事现代化的核心,疯狂地运转起来。
“皇上,”孙文在会议结束后,单独留下,面带忧色,“如此大规模整军,耗资甚巨,且必然触及地方督抚根本利益,恐……恐激起变故啊。”
“变故?”溥仪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第一师驻地操练扬起的尘土,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朕就是要告诉他们,这大清的天,变了!以往那种拥兵自重、听调不听宣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军队,只能是国家的军队,是朕的军队!谁想当军阀,朕就砸碎他的坛坛罐罐!”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孙文:“欧战一起,便是我们解决内部问题、整合力量的最佳时机!待朕将这百万新军淬炼成钢,形成一盘棋……孙先生,”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待欧战结束,列强元气大伤之时,便是我们收回所有失地之日!香港、澳门、台湾、旅大……凡我华夏故土,一寸也不能少!”
孙文看着小皇帝眼中那与他年龄绝不相符的雄心与决绝,心中震撼莫名,最终深深一躬:“臣……愿附骥尾,共襄盛举!”
帝国的战车,已经启动了全面军事改革的引擎。砺剑与铸魂并举,一支旨在横扫内忧外患、重塑华夏版图的强大武力,正在这惊雷前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决心,被锻造出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