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1”号潜艇首次实战化训练暴露出的通讯指挥问题,如同一根尖锐的刺,深深扎进了帝国军队高层的神经。总参谋长蒋百里亲自督导,责令总参谋部通讯局、海军司令部与帝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组成联合攻关团队,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养心殿偏殿,一场关于军队指挥体系,特别是水下通讯的专项会议持续到深夜。
“陛下,诸位长官,”通讯局局长指着黑板上的示意图,眉头紧锁,“现有技术下,实现潜艇与岸基的实时、隐蔽通讯几乎不可能。我们必须接受这一现实,转而构建一套 ‘间断联络、预设指令、授权指挥’ 相结合的弹性指挥体系。”
他详细阐述了初步方案:
1. 分级授权: 根据任务性质和风险等级,赋予潜艇艇长不同程度的战术自主权。在脱离联络的潜伏期,艇长有权根据战场态势自行决策。
2. 预设指令库: 出航前,通过加密设备向潜艇输入大量预设的指令代码,对应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艇长在无法联络时,可根据代码执行相应行动。
3. 安全联络窗口: 严格规划潜艇在特定时间、特定安全海域(如夜间、复杂水文区)进行短暂、快速的无线电联络。使用特制的、可快速收放的拖曳式超长波浮标天线,最大限度减少暴露风险。
4. 岸基情报支援: 岸基指挥中心整合雷达、声纳浮标、空中侦察等所有信息来源,形成尽可能准确的战场态势图。在联络窗口期内,将最关键的情报和精简指令发送给潜艇。
“这套体系的核心,在于信任与效率的平衡。”蒋百里总结道,“我们既要相信一线指挥官的素质和判断,也要确保中枢能够关键时刻施加影响。这需要严格的训练、完善的预案和可靠的加密技术。”
溥仪仔细聆听着,他知道这是目前技术条件下的最优解。“准。立刻在海军,尤其是潜艇部队推行此套指挥规程。同时,电子研究所对长波通讯设备的小型化和低功耗研究,必须加快!朕要看到更安全、更便捷的联络手段!”
---
就在帝国军队奋力编织其指挥神经的同时,帝国的另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龙王计划”,也迎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里程碑。
大连造船厂,x车间外的秘密舾装码头。
帝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虽然还只是一个巨大的、布满脚手架和焊接火花的舰体,但其巍峨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全通式的飞行甲板雏形已然呈现,右舷的岛式上层建筑正在吊装,巨大的舰艏如同巨兽的利吻。
今天,是这艘被暂定为“001工程”的巨舰,举行龙骨安放完成暨舰体结构合拢仪式的日子。没有盛大的庆典,没有媒体的镁光灯,只有海军部长萨镇冰、船厂总工、“龙王计划”核心团队成员以及少数高级将领,在场进行了简单而庄重的仪式。
萨镇冰抚摸着冰冷的、铆接紧密的舰体钢板,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多少代人的梦想啊……今天,终于在我们手中,看到了雏形!”他转向在场的所有工程师和工人,“诸位,你们正在铸造的,是帝国海军的未来,是华夏走向深蓝的基石!我代表海军,感谢诸位的辛勤付出!”
尽管距离下水、舾装、海试乃至形成战斗力还有漫长而艰难的道路,但这座漂浮的钢铁城市的龙骨已然铸就,帝国的龙鳞,终于初显峥嵘。它预示着,帝国的海权之梦,将不再局限于海岸线,而是真正地、坚定地驶向那浩瀚无垠的大洋。
帝国的战争机器,其神经正在向最隐秘的角落延伸,其躯干正在生长出前所未有的强大器官。这条东方巨龙,正以一种令世界侧目的速度,完成着从陆地到海洋,从水面到水下的全面武装。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