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引月华:文波的广寒梦》
沁园春·翰墨因缘
玉版承辉,银笺叠彩,巧设琅嬛。
正拈星作字,移云补阙;分泉研墨,撷露调丹。
汉瓦秦砖,唐风宋韵,都作瑶编册里看。
凝眸处,有文光射斗,月魄盈轩。
双影共理缥缃,笑指说、人间翰墨缘。
纵仙家妙术,终输情致;璇霄奇观,也羡诗禅。
金匮新成,芸香初染,万卷琳琅证宿缘。
从今始,任沧桑变换,此境长妍。
这日浮月屿的相思果成熟时,文波发现果实上天然带着类似篆文的纹路。嫦娥轻抚果皮上的痕迹,忽然道:“月宫存着三界最古老的典籍,可惜许多都已残破。”
文波望向瑶光湖畔的空置楼阁,心生一念:“我们何不建座藏书楼?”
这个设想让素娥格外欣喜。她立即取来“补天针”与“续玉线”,这是女娲补天时留下的至宝,可修复一切破损文书。望舒则从银河汲来“不死水”,能令字迹永葆清新。
经过三日筹备,一座七层八角的重檐楼阁在星月府东侧拔地而起。匾额“琅嬛阁”由文波亲笔题写,每笔都嵌着月华凝成的星子。最奇妙的是,每当夜风过境,檐角悬挂的“识风铃”便会奏出不同朝代的古曲。
开阁当日,文波展示了精心设计的“四季轩”。春室“拈芳榭”以桃李为饰,夏室“听雨庐”有荷香盈袖,秋室“揽月轩”悬满琉璃灯,冬室“漱玉斋”铺着雪绒毯。每个房间都按所藏典籍的年代布置相应陈设。
“这里最妙。”嫦娥推开顶层的“璇霄殿”。穹顶完全透明,星光可直接照在书案上。地面铺着会自动排序的“灵犀毯”,无论多乱的卷帙,放在毯上便会各归其位。
为充实藏书,文波开启了“寻章计划”。他请司晨驾星辉舟前往蓬莱,取回散佚的《山海经》残卷;望舒用“留影纱”拓下敦煌壁画的精粹;素娥更以琴声唤醒了沉睡在昆仑山腹的上古铭文。
这日整理藏书时,文波发现卷《诗经》中夹着片枯叶。当他小心触碰,叶片忽然焕发生机,绽放出三千年前的桃花。更神奇的是,花瓣飘落处,浮现出当年采诗官奔走列国的身影。
“原来典籍也通灵性。”嫦娥轻笑,取来西王母所赠的“回春露”。经仙露点化,破损的竹简自动修补,蠹蚀的绢帛重现华彩,连模糊的碑拓都清晰如初。
最令人惊叹的是,当修复好的《乐府诗集》摆上书架时,整排书架突然流淌起汉唐音律。歌伎的吟唱、舞袖的翻飞、琵琶的弦音,都在琅嫒阁中重现。
为让典籍永传,文波发明了“双心印”。每当二人共同在扉页按下盟戒,书中内容便会同时刻入三生石。这夜他们正在为《全唐诗》加盖印记,忽见李清照的《漱玉词》泛起异彩,空中浮现女词人掩卷沉思的幻影。
“知音难觅。”幻影轻叹,朝二人颔首致意,化作光点融入书卷。
嫦娥感动之余,想起月宫独有的“镜花术”。她施法将《诗经》中的“蒹葭苍苍”化作实景:瑶光湖畔瞬间芦苇摇曳,白露为霜,中有伊人涉水而来。
受此启发,文波在琅嫒阁后辟出“演经园”。这里的花木会随所读典籍变换形态——读《楚辞》则生江离辟芷,诵《庄子》便现鲲鹏垂天之云。
这日众仙来访,文波特意在揽月轩设了“飞花令”。当素娥弹起《阳关三叠》,轩中柳絮纷飞;望舒吟诵《春江花月夜》,窗外便现出潋滟江景。最妙的是司晨说出“嫦娥应悔偷灵药”时,嫦娥笑着挥袖,空中立即浮现后羿射日的壮阔画面。
月末盘点时,琅嫒阁已收藏三万卷珍本。文波在灵犀毯中央设了“传承台”,将母亲传授的《文氏菜谱》与嫦娥整理的《月宫札记》并置其中。
“待我们有了孩儿,这些便是最好的启蒙书。”文波轻抚嫦娥微红的面颊。
嫦娥羞赧垂首,发间双蝶逐月簪振翅欲飞。她取来玉版,将二人共同修复典籍的心得凝成《琅嫒守则》,首条便是:“以情养书,以心传文”。
当夜,太阴星特别明亮。星辉照在琅嫒阁的琉璃瓦上,折射出七彩光华。这些光华在空中交织成各种文字,从甲骨文到楷书,演绎着华夏文明的千年传承。
文波与嫦娥相携登上璇霄殿,见乾坤镜中映出人间景象:许多书院突然文气大盛,枯木逢春,久旱逢霖——正是琅嫒阁的文脉感应,福泽了三界学子。
“这便是我们留给世间最好的礼物。”嫦娥倚着文波,看星光在书卷间流淌如河。
(第六章 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广寒遇仙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