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时光流转,已至腊月二十三。空气中弥漫着越来越浓的年味儿,家家户户开始洒扫庭院,准备年货。
县城里,杨父杨母早已将卤味铺子年底的账目结算清楚,给伙计们发了丰厚的红包和年礼,又将铺子里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贴上封条,只待来年开春再营业。
他们又去自家那处三进宅院和皇帝赏赐给杨景曦的五进大宅院,仔细检查收拾了一番,安排了可靠的长工偶尔照看,这才放下心来。
青麓书院也已放了年假,杨景韬四人收拾好行李书籍,与山长和同窗道别。
杨景婳也从锦绣坊告假归来,常嬷嬷还特意赏了她一些精致的丝线和布料作为年礼。
三拨人在县城汇合,一同乘坐马车,往临榆镇方向而去。
与此同时,临榆镇上的杨家卤味铺子也进入了年前的收尾阶段。
杨二伯和二伯母李氏仔细盘点了账目,将铺子里外收拾得利利索索。
最后一日营业结束后,他们叫来了在铺子里帮忙的赵石头和孙小满。赵石头和孙小满都是踏实肯干的后生,自从来杨家铺子帮忙,很是得力。
李氏笑着拿出两个早就准备好的大红封和几个沉甸甸的礼包。
“石头,小满,这几个月辛苦你们了。”
李氏将红封和礼包递过去,“这是这个月的月例,每人二两。这些是家里给你们准备的年礼,卤鸡鸭鹅各两只、五斤五花肉、还有两盒县城买的糕点。另外,这五两银子,是单独给你们的年赏,拿回去给家里添置些年货,也好生过个年!”
赵石头和孙小满看着手里那明显超重的红封(月例二两已很高),再看着那堆得满满的、香气扑鼻的肉食礼盒,以及那白花花的五两赏银,两人都惊呆了,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脸涨得通红,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
“二……二老爷,二夫人!这……这也太多了!使不得!使不得啊!”赵石头慌忙推辞,声音都在发抖。
五两银子!足够他家舒舒服服过一整年了!
孙小满也连声道:“就是就是!月例已经很多了!这些年礼太贵重了!”
杨二伯摆摆手,憨厚地笑道:“给你们就拿着!咱们铺子生意好,离不开你们出力。这是你们应得的!回家好好过年,来年开春,铺子还指望你们呢!”
李氏也道:“快收下吧。早点回家,家人都等着呢。”
赵石头和孙小满这才千恩万谢地接过来,眼眶都有些发红。他们小心翼翼地将东西抱在怀里,像是抱着什么绝世珍宝,对着杨二伯和李氏鞠了好几个躬,才一步三回头、欢天喜地地走了。
一路上,两人激动地商量着这笔“巨款”和这些年货该怎么花,怎么让家里人好好惊喜一番。
另一边,镇上的奶茶铺也结束了年前的营业。
杨景鸿和吴桂秋、杨景春和宋宓四人一起,将铺子里里外外彻底清扫了一遍,各种器具清洗干净收纳好。
如今的奶茶铺在杨景曦的建议下,还增加了几样简单易保存的糕点售卖,生意更是红火。
他们也给后来招募的、在铺子里帮忙的三个村里人发放了月例和年礼,标准与赵石头、孙小满一模一样。那三人自然也是感激涕零,对着杨景鸿兄弟和两位嫂子说了无数感谢的话。
杨景鸿笑着对他们说:“都是乡里乡亲的,不用客气。你们干得好,铺子效益好,自然少不了你们的好处。回去过个好年,来年咱们再一起好好干!”
“哎!哎!谢谢东家!谢谢东家!”三人连连应声,抱着丰厚的收获,心满意足地离去。
处理完所有事宜,杨二伯、李氏与杨景鸿四人汇合。
镇上的两处铺子都已贴上红纸封条,显得格外宁静。
牛车缓缓驶离清泉镇,车轮碾过被冻得硬实的土路,发出规律而轻微的“嘎吱”声,取代了镇上车水马龙的喧嚣。
车篷显然新加厚过,还挂上了厚厚的棉帘,将凛冽的寒风牢牢挡在外面。车内,杨二伯、李氏、杨景鸿夫妇和杨景春夫妇挤坐在一起,膝上盖着厚厚的毛毡,虽然空间略显局促,却丝毫不减其乐融融的氛围。
车内一角堆放着最后带回的一些轻便年货和给家里小辈带的镇上新奇玩意儿,散发着淡淡的糕点甜香和布料的新浆气息。
李氏怀里还小心抱着一个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包裹,里面是特意留给老爷子和老太太的、铺子里最后一点、火候最到位的卤猪头肉。
杨景春熟练地驾驭着牛车,不时回头和车里的家人说笑两句。
杨景鸿则透过棉帘的缝隙,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冬日景象:萧索的田野覆盖着薄雪,远处村落升起袅袅炊烟,偶有同样赶着回家过年的路人,彼此还会友好地点头示意。
一切都透着岁末年关特有的宁静与期盼。
“总算能歇口气了,”吴桂秋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臂,脸上却带着轻松的笑意,“今年这铺子,可是忙多了。”
“忙点好,忙点说明生意红火!”宋宓接口道,语气中满是自豪,“想想咱家今年,又是县主又是新宅院的,这年过得肯定格外不一样!”
杨二伯呵呵笑着,掏出旱烟袋想了想又放了回去——车里妇孺多,他只是习惯性摸摸:“是啊,托曦丫头的福,咱们家这光景,真是翻天覆地了。回去可得好好热闹热闹。”
李氏接着话头,开始盘算着:“回去就得赶紧帮着娘和大嫂她们准备祭灶、扫尘、蒸饽饽了……年货不知备得怎么样了……”
车内的谈话声、低笑声、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年节的种种憧憬,交织成一片温暖而嘈杂的乐章,将小小的车厢填充得满满当当,与车外呼啸的寒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牛车不紧不慢地前行,离杨树屯越来越近。已经能看到村口那棵熟悉的老槐树,以及树旁学堂那崭新的青砖灰瓦。
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家中长辈、兄弟姊妹,还有那群活泼可爱的小辈,车内的每一个人心中都涌动着归巢般的安宁与喜悦。
一年来的所有忙碌、辛苦,在这一刻似乎都得到了补偿,化为了对即将到来的团圆年最真挚的期盼。
车轮滚滚,载着满车的收获和欢声笑语,驶向那盏为他们亮起的、名为“家”的温暖灯火。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农家女,逆袭成王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