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屯的冬日,虽然寒冷,却因杨家人的归来和即将到来的离别而充满了忙碌与温情。
在各自回娘家告别之后,杨景鸿和杨景春也各自带着妻儿,备上礼物,前往他们的岳家,进行同样的辞行与安排。
到了吴桂秋的娘家,杨景鸿说明了一家即将迁往京城长期发展的决定。吴家人自然感到突然和不舍,但看到女婿一家如今气象不同往日(杨景鸿虽无功名,但作为护国公主的堂哥,杨家的长孙,身份已然不同),更多的是理解和祝福。
最热闹的是孩子们。杨晟睿和杨晟琳将他们从京城带来的所有新奇玩具——小巧的鲁班锁、绘着精美图案的九连环、毛茸茸的布偶、还有没舍得吃完的漂亮糖果点心——全都搬了出来,大方地分给吴家的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围着那些从未见过的玩具和零食,眼睛亮晶晶的,瞬间打成了一片,离别的愁绪被冲淡了许多。
吴桂秋拉着自己的父母和兄嫂,细细交代:“爹,娘,哥哥,嫂子,我们去了京城,镇上的奶茶铺子就托付给你们和宓儿的哥哥嫂嫂了。你们在铺子里也帮了不短的时间,奶茶怎么煮,那些糕点怎么烤,配料比例都清楚。交给你们,我们最是放心。铺子的收益,以后就归家里,只要用心经营,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吴家兄嫂早已熟悉铺子运作,闻言又是激动又是不舍,连连保证一定会把铺子看好,让妹妹妹夫在京城安心。
类似的情景也在宋宓的娘家上演。杨景春说明了去京城的决定,宋家人虽不舍,但也为女儿能有更好的前程感到高兴。
杨晟宇和杨晟丰同样把自己的玩具宝贝都拿出来,和宋家的表兄弟们分享,很快就玩闹在一起。
宋宓也对父母和兄嫂说道:“爹,娘,哥哥,嫂子,镇上的奶茶铺子,以后就麻烦你们多费心了。做法你们都晓得,生意也稳定,只要像往常一样做就好。”
宋家兄嫂自然是满口答应,心中既感激妹妹一家的信任,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盼头。
两家人都在岳家用了饭,留下了些银钱作为孝敬,在一片叮咛和不舍中,于傍晚时分回到了杨树屯。
另一边,杨景曦在处理完大部分事务后,独自一人(当然,暗刃仍在暗中护卫)来到了里正杨德海家。
里正见公主亲至,连忙将她请进屋内。杨景曦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取出五张一千两的银票,放在桌上,推了过去。
“里正伯伯,我们一家不日就要启程回京了。这五千两银子,是我的一点心意,留给村里。用于修缮道路、沟渠,或者补贴孤寡,怎么用,您和村里族老商量着办就好。”
里正看到那巨额银票,吓得连连摆手,胡子都抖了起来:“哎呦!使不得!使不得啊!公主殿下!这太多了!真的用不了这么多!”
他急忙解释道:“殿下您可能还不知道,今年景韬、景熠、景明三位公子爷高中举人,而且还是解元、亚元那样的好名次!县令王大人高兴坏了,当时就拨了好大一笔款子下来,说是嘉奖我们村文风鼎盛,用于乡村建设。特别是村里的私塾!”
说到私塾,里正脸上放光:“托殿下您和几位公子爷的福,现在咱们杨树屯的私塾可是远近闻名!又新来了四位秀才公坐馆教书!私塾的房子也拓宽了好几间!最重要的是,如今附近几个村子的孩子,不论男娃女娃,只要愿意,都能来上学!
大家都记着您当年的话呢!而且每次月考、岁考,凡是考得好的娃子,男娃女娃都一样,都能拿到一两到三两银子的奖赏!这可都是实实在在的激励啊!孩子们读书可用功了!”
杨景曦听了,心中甚慰。她当年播下的种子,已然开花结果。她微笑道:“这是好事。但这银子,里正伯伯您还是收下。县里拨款是县里的,这是我个人对家乡的心意。钱多总比钱少好,看到哪里需要,就用在哪里。若有多余,便设立一个基金,专门用于鼓励孩子读书、帮扶困难家庭,或应对灾年急用。”
里正见杨景曦态度坚决,言辞恳切,深知这是公主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再推辞便是不恭了。
他颤抖着手接过银票,老眼湿润,连连道:“公主殿下大恩大德,杨树屯上下永世不忘!我……我代表全村老小,谢谢殿下!这钱,我一定和族老们好好商量,每一文都用在刀刃上,绝不辜负殿下的一片苦心!”
杨景曦点点头,又道:“还有一事。以往村里人清理好的鸡鸭鹅,都是送到镇上和县里的卤味铺子。我们走后,这事照旧。家里已经和铺子新的负责人说好了,他们会依旧按原来的规矩收购,绝不会亏待乡亲们。这条生计,不会断。”
里正听完,更是激动不已。他最担心的就是村里这条重要的财路会因为杨家离开而受影响,没想到公主殿下连这些都安排得如此周到!这不仅仅是给钱,更是给村里留下了长久的活路啊!
“殿下……您……您真是……真是把我们杨树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里正声音哽咽,几乎要再次跪下,“您放心!我一定把您的话传达给每一户!让大家伙儿都记住您的恩情!您就安心在京城做大事,杨树屯永远是您的家,永远盼着您回来!”
安排好了这一切,杨景曦心中了无牵挂。她独自走在村头的老槐树下,夕阳的余晖穿过枝叶,碎金般洒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远处几缕炊烟袅袅升起,整个杨树屯沐浴在黄昏的宁静之中,连风声都变得格外温柔。
她停下脚步,望向这片伴她长大的田野与屋舍,心中没有遗憾,只有满满的感念。她知道,脚下的这条路、眼前的这条河、村口的那座石桥,早已深深刻进她的生命里。
这里的人们勤劳如初,这里的土地厚载希望。即便将来她身在繁华京城,心却总会不时飘回这片安详的乡土。
她深深相信,杨树屯会随着岁月的流转越来越好,更多的年轻人会选择回来,更多的改变正在悄然发生。而她,也已准备好奔赴更远的天地。乡情从未是一种牵绊,而是她心底最温厚的支撑。她将带着这份从容与力量,走出杨树屯,走向她未曾看过的大千世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农家女,逆袭成王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