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

燕子要飞

首页 >> 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 >> 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女穿男七零爱上女配后我做了赘婿从神奥开始和希罗娜旅行酆都门人太古邪尊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阳光满溢快穿之炮灰归来修仙从药童开始娇骨出狱后豪门大佬拉我闪婚腹黑嚣张小神女
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 燕子要飞 - 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全文阅读 - 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txt下载 - 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86章 锦帐添三喜,盛世启新章(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织布局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形成了一张覆盖农、工、商、运的庞大产业链网,将大靖的经济活力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首当其冲的便是棉花种植产业。随着皇家织布局及各地分号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棉花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从最初的每年百万担,一路飙升至三百万担,且仍在持续增长。李燕儿早已预见此番景象,在待产期间便已命人整理出改良后的棉花种植图谱,结合空间灵泉滋养的优质棉种,一并推广至江南、湖广、四川等传统产棉区。这些改良棉种不仅抗旱耐涝,纤维长度更是比普通棉种长三成,纺出的棉纱更细密坚韧,深受织布局工匠们的青睐。

为了调动棉农的种植积极性,李燕儿联合户部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织布局以高于市场价一成的价格收购棉花,且一律现款结算,绝不拖欠;对于采用改良棉种和种植技术的棉农,额外给予每亩五钱白银的补贴;若棉花品质达到特级标准,还能获得“御赐棉农”的称号,免除当年一半赋税。政策一出,各地棉农纷纷响应,原本种植水稻、小麦的田地,不少都改种了棉花。江南的松江府,原本棉花种植面积仅十万亩,短短一年便扩展至三十万亩,成为大靖第一产棉大府;湖广的黄州府,棉农们自发组织起来,开挖灌溉水渠,引进新式农具,棉花亩产从原来的二十斤提升至四十斤,家家户户都因种棉发了家。

棉农们的富足,又带动了农具制造业的繁荣。传统农具笨重低效,难以满足大规模棉花种植的需求,李燕儿便空间系统的提示,绘制了曲辕犁、播种机、轧花机的改良图纸,交由工部督造推广。改良后的曲辕犁轻便灵活,深耕浅耕皆可,比传统犁具节省三成人力;手摇轧花机操作简单,一个时辰便能轧出十斤净棉,是人工轧花效率的五倍。这些新式农具一经推出,便供不应求,各地铁匠铺、木工坊纷纷转型,专门打造农用器具。京城的“同义铁铺”原本只是个小作坊,因承接了织布局的农具订单,短短半年便扩招了五十名工匠,开设了三家分铺;江南的木工们更是奇思妙想,在李燕儿的图纸基础上,又改进出可调节深浅的播种机,深受棉农喜爱,订单排到了半年之后。

棉花采摘季到来时,另一个新兴行业应运而生——棉花采摘与初加工行业。以往棉花采摘全靠农户自家人力,效率低下,且采摘不当容易损伤棉纤维。如今规模化种植后,仅凭农户自身已难以应对,于是各地出现了专门的“摘棉队”,多由邻近村庄的妇女、老人组成,按采摘的棉花重量计酬,每日能挣二三十文钱,比在家纺织还要划算。采摘后的棉花需要去除棉籽、晾晒,不少商户看到商机,在产棉区开设了“轧花坊”“晒棉场”,提供有偿轧花、晾晒服务,收取少量手续费。这些小作坊遍布乡村,既解决了棉农的燃眉之急,也为不少无地可种的百姓提供了生计,形成了“种植—采摘—初加工”的完整棉花产业链条。

纺织设备的需求激增,也让机械制造行业迎来了黄金时期。水力纺纱机和改进型脚踏织布机的核心部件需要精铁打造,齿轮、锭子等零件对工艺要求极高,这倒逼铁匠行业提升技术水平。太医院的能工巧匠们在李燕儿的指导下,研发出了新式锻铁炉,火候更易掌控,锻出的铁器质地更坚硬、精度更高;工部还专门设立了“器械改良司”,召集全国技艺精湛的工匠,专门负责纺织设备的研发与改进。工匠们不负所望,在原有设备基础上,陆续推出了可同时带动二十个锭子的水力纺纱机、带有提花装置的脚踏织布机,让生产效率再上一个台阶。这些改良后的设备不仅供应国内织布局,还通过海外贸易,销往高丽、倭国等地,成为大靖出口的“拳头产品”,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白银。

运输业的繁荣更是肉眼可见。棉花从产棉区运往各地织布局,棉布从织布局运往京城、各州府乃至海外,都需要庞大的运输网络支撑。陆路运输方面,马车行、骡马队数量激增,京城到江南的官道上,每日都有数十支运输棉花、棉布的商队往来,沿途的驿站、客栈生意火爆,不少驿站还专门增设了货物存放仓库,提供代运服务。水路运输则更为繁忙,永定河、长江、运河上,满载棉花的漕船、商船络绎不绝,江南分号的棉布通过海运,从松江港出发,运往高丽的仁川港、倭国的大阪港,单程只需半月,比陆路运输节省了大半时间和成本。为了保障运输安全,萧景渊下旨增设了河道巡检司和陆路驿丞,负责维护交通秩序、打击劫道劫匪,让商路畅通无阻。运输业的兴盛,还带动了造船业的发展,江南的造船厂接到了大量漕船、商船的订单,工匠们改进了造船工艺,打造出载重量更大、航行速度更快的漕船,每艘船可装载五百匹棉布,比原来的船只增加了三成运力。

棉布的普及和产量的激增,让印染业和成衣业焕发了新的生机。以往印染工艺简陋,颜色单调且容易褪色,李燕儿研发的新型固色剂和改良染色配方,让印染业迎来了变革。各地纷纷开设“染坊”,除了传统的红、蓝、黄三色,还能染出翠绿、月白、藕荷、酱紫等数十种颜色,更能印染出百鸟朝凤、缠枝莲、松鹤延年等精美花纹。京城的“锦绣染坊”凭借精湛的印染技艺,成为皇家织布局的指定印染合作商,其染出的“云霞锦”棉布,色泽如天边云霞,花纹栩栩如生,深受贵族小姐们的喜爱,一匹售价高达五两白银,依旧供不应求。

成衣业更是遍地开花。以往百姓们大多自己织布、自己缝制衣物,款式单一、做工粗糙。如今棉布价格低廉、品种丰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现成的成衣。京城的街头巷尾,新开的成衣铺一家挨着一家,“成衣一条街”应运而生,铺内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棉布衣物,男子的长衫、女子的襦裙、孩童的袄裤,款式新颖、做工精细,价格从几百文到几两白银不等,满足了不同阶层的需求。不少成衣铺还推出了定制服务,根据顾客的身材、喜好量身打造衣物,生意十分火爆。江南的苏绣、蜀绣也与棉布成衣相结合,绣有精美刺绣的棉布衣裙,成为富家女子的最爱,不仅在国内畅销,还通过海外贸易销往西域诸国,让大靖的服饰文化远播他乡。

随着棉布产业的不断壮大,商业贸易也愈发繁荣。除了皇家织布局的官方销售渠道,各地涌现出了大量的棉布批发商、零售商,形成了层级分明的销售网络。京城的“裕丰商行”是最大的棉布批发商,垄断了北方五省的棉布供应,商行老板凭借棉布贸易,短短两年便积累了百万家财,成为京城首富。不少商人还成立了“棉布商会”,规范市场秩序,商会价格,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海外贸易更是成果斐然,大靖的棉布因质地柔软、价格实惠、花色丰富,在海外市场大受欢迎。高丽国的贵族以穿大靖棉布为时尚,倭国的商人甚至在大阪开设了专门的“大靖棉布行”,供不应求;西域诸国则用宝石、香料、骏马换取棉布,形成了“棉布换珍宝”的贸易格局。据户部统计,仅海外棉布贸易一项,每年为大靖带来的税收就高达两百万两白银,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

产业的繁荣带动了人口的流动和城镇的发展。大量农民因种植棉花、进入织布局做工,从乡村迁往城镇,使得城镇人口大幅增加。江南的松江府,原本只是个普通的县城,因成为棉花种植和纺织中心,人口从原来的十万增至三十万,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作坊遍布,成为大靖最繁华的城镇之一;四川的成都府,因织布局分号的设立,吸引了大量工匠、商人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成为西南地区的经济枢纽。城镇的繁荣又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酒楼、茶馆、当铺、钱庄等应运而生,京城的“聚福楼”酒楼,因时常接待各地商人和官员,推出了以棉花、棉布为主题的特色菜肴,如“棉仁豆腐”“锦缎酥”等,深受食客喜爱;钱庄则推出了异地汇兑、存贷款等业务,为商人提供了便利,促进了资金的流通。

教育和文化产业也受到了棉布产业的影响。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有能力送孩子读书,各地私塾、书院数量增多。不少商人致富后,纷纷捐建书院、资助学子,江南的“棉商书院”便是由十多位棉布商人联合捐建,免费招收贫困学子,为国家培养人才。文化方面,棉布成为了文人墨客的创作载体,不少画家在棉布上作画,诗人为棉布题诗,形成了独特的“棉布文化”。民间还流传着不少关于皇后娘娘发明纺织机、惠及万民的歌谣、话本,如《皇后织锦记》《棉布福》等,在街头巷尾广为流传,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医疗卫生事业也借着这股东风得到了发展。李燕儿深知工匠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在织布局设立了“医馆”,聘请郎中为工匠们诊治疾病,提供免费的防疫汤药。她还将空间灵泉的稀释液提供给医馆,用于调理工匠们的身体,减少疾病的发生。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各地也纷纷设立了惠民药局,提供平价药材和诊疗服务,百姓的健康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太医们还在李燕儿的建议下,研究出了用棉布制作的医用纱布、绷带,比传统的麻布更加柔软、透气,大大提高了伤口愈合的速度,推动了医学的进步。

国防建设也间接受益于棉布产业的繁荣。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后,萧烬渊有了更多的资金用于军队建设,购置军械、改善士兵装备。李燕儿提议用棉布制作士兵的军服,棉布军服比传统的麻布军服更加保暖、舒适、耐用,还能染成统一的颜色,便于识别。萧景渊采纳了她的建议,命皇家织布局专门为军队生产军服,每年供应百万套棉布军服,大大提升了士兵的作战积极性和战斗力。此外,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也为军队提供了充足的御寒物资,在北方边境,士兵们穿着厚实的棉布棉衣,再也不用担心冬季严寒的侵袭,守卫边疆的能力得到了增强。

此时的大靖,呈现出一派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象。田野里,棉花长势喜人,白浪翻滚;工坊里,机器轰鸣,工匠们干劲十足;城镇里,店铺林立,商旅不绝;皇宫里,李燕儿看着六个日渐长大的孩子,脸上满是温柔的笑意。萧承宇沉稳懂事,常常跟着萧景渊学习朝政,小小年纪便有了君主风范;萧承轩活泼聪慧,对机械制造有着浓厚的兴趣,总爱跑到织布局的工坊里,看工匠们操作机器,时不时还能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萧灵月乖巧可爱,像个小棉袄,总爱黏在李燕儿身边,跟着她学习女红、读书写字,萧承安、萧承宁、萧承悦三胞胎也都各有所长……

这日,李燕儿带着承宇、承轩、灵月、承安、承宁、承悦在御花园里玩耍,萧景渊处理完朝政也赶来汇合。看着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戏,萧景渊从身后轻轻拥住李燕儿,轻声道:“燕儿,谢谢你。若不是你,大靖不会有今日的盛世,朕也不会有如此圆满的人生。”

李燕儿靠在他的肩头,笑着说道:“陛下说笑了,这是我们共同的功劳。如今国泰民安,孩子们健康成长,便是我最大的心愿。”

远处,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皇宫的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织布局的机器还在轰鸣,棉花田的白浪还在翻滚,大靖的盛世华章,在李燕儿和萧烬渊的共同努力下,正一页页精彩续写,而这一切的繁荣,都源于当初那一台小小的水力纺纱机,源于一位皇后的智慧与担当,更源于民心所向、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家织布局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了大靖的标志性产业。李燕儿并没有停下脚步,她又开始着手研发新的纺织技术,计划将丝绸纺织也进行改良,让大靖的丝绸也能像棉布一样,走进寻常百姓家,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萧烬渊全力支持她的想法,为她调配人力、物力,君臣同心,夫妻携手,共同描绘着大靖更加美好的未来。

各地的百姓们,无论是穿戴着柔软舒适的棉布衣物,还是因棉花种植、纺织做工过上了富足的生活,都没有忘记那位带来这一切的皇后娘娘。每逢节日,不少百姓都会自发地对着皇宫的方向跪拜祈福,感谢皇后娘娘的恩情。而李燕儿的故事,也成为了大靖历史上最动人的篇章,被后人代代传颂,成为了盛世明君与贤后携手共创繁华的典范。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异世界开发手册航海与征服诸界之深渊恶魔开局从召唤诸天崛起我欲九天揽月闯关游戏,词条太强了无仙灵轩心动凡人修仙:从八十岁筑基开始梦想为王诸道学宫吞天圣帝剑逆九重天在末日游戏世界求存的我没有问题噬灭剑神剑圣狂想曲诡异分解指南重生之我为书狂极品修真强少养鬼为祸
经典收藏穿书炮灰笑哈哈,虐渣打脸顶呱呱白日深诱栖田记不要去寻找你NPC这么多,我吃两个没关系吧龙族:冰帝路明非四合院:谁喊傻柱弄死谁窥命救赎规则怪谈:开局添堵技能,心累破茧成蝶,重生后总裁追妻火葬场快穿:战神大人只想找lp贴贴真千金归来:我以博物馆震慑八方高嫁京圈大佬,渣前任悔疯了!九叔:从献祭女鬼开始修炼武道荒年过后我带弟妹发家致富无限流:救世主他撂挑子不干了异兽迷城重生后,醋精贵妃变身冷冰冰末世,恋爱脑杀了最后一位神穿书女配:我一脚踹翻了系统的盆
最近更新云龙战神从顶流到八零,我靠才华逆袭斗罗:开局截胡唐三诸天动漫系统:无敌之旅节令师:开局召唤SSS级鬼王!曹操重生后摆烂了孤岛迷局之马甲风云买了个镯子,说我死了二十多年?是花瓶,但在恐综当团宠万人迷我在梦里进入世界萌娃特工闯七零综影视之界面旅人星尘之下:旧港秘语斩神,笙笙来也无职转生:剑舞魔导的誓约洪荒之塔镇诸天综武:人在边城召唤铁骑横扫北蛮血炼灵修漫威召唤:异世界角色大作战尼罗河畔的月光
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 燕子要飞 - 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txt下载 - 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最新章节 - 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