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铁矿的开采工作已进行了两个多月,矿区规模不断扩大,产量稳步提升。然而,随着表层矿脉的逐渐枯竭,采矿工作开始向岩层深处推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日清晨,汪子贤照例来到矿区视察。远远地,他就听到了一阵有节奏的敲击声——那是矿工们用铁镐凿击岩石的声音。但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天这声音似乎格外沉闷,间隔时间也更长。
走进矿区,汪子贤看到石骨正皱着眉头站在一处新开的矿洞前,几名矿工轮流用铁镐凿击岩壁,但进展极为缓慢。
“怎么回事?”汪子贤问道,“看起来效率不太高。”
石骨转过身,脸上写满无奈:“大首领,我们遇到了硬岩层。这些岩石异常坚硬,铁镐凿上去只能留下浅痕,半天也采不下多少矿石。工人们已经轮班工作,但效率还不及平时的一半。”
汪子贤走近观察。这是一处新发现的富矿脉,但岩层确实异常坚硬。一名强壮的矿工全力挥动铁镐,只能在岩石上凿出一个小缺口,飞溅的火星显示出岩石的硬度。
“这样太耗费体力和工具了。”汪子贤皱眉道,“一把铁镐能用多久?”
“不到两天就会严重磨损甚至断裂。”石骨摇头叹息,“我们已经加倍了工具制造的人手,但还是跟不上损耗速度。更麻烦的是,工人们体力消耗太大,需要更多休息,进一步降低了效率。”
汪子贤沉默不语,仔细观察着岩层的结构和质地。这是一类火成岩,质地致密坚硬,确实难以用原始工具开采。在他的记忆中,古代采矿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会采用...
突然,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热裂法!也就是俗称的“火攻法”。通过先加热岩石再急速冷却,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使岩石产生裂缝甚至爆裂。
几乎是同时,胖墩的提示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检测到采矿效率问题。建议方案:热裂采矿法。原理:利用岩石各组分热膨胀系数差异,通过加热和急速冷却产生内部应力,导致岩石破裂。成功率:78%。」
汪子贤心中一亮,这正是他所想的方案。他转向石骨:“我有一个想法,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召集所有采矿负责人和技术骨干,我要讲解一种新的采矿方法。”
半小时后,矿区空地上聚集了二十多人。汪子贤站在一块石板前,用木炭画出示意图。
“我们遇到的硬岩层确实难以用常规方法开采。”汪子贤开场说道,“但我观察到,这类岩石有一个特性:在高温加热后突然冷却,会产生裂缝甚至爆裂。”
人群中响起窃窃私语,不少人露出怀疑的表情。
“大首领,您的意思是...用火来烧石头?”一位老矿工疑惑地问,“这能行吗?我们以前试过用火烤石头,好像没什么效果。”
“关键不在单纯加热,而在加热后的急速冷却。”汪子贤解释道,“我们先在需要开采的岩壁上生起大火,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当岩石温度足够高时,突然泼上冷水,岩石就会因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甚至自行崩裂。”
他详细讲解了操作要点:如何选择加热点、如何控制火势、加热需要多长时间、何时泼水最有效等等。胖墩不时在他脑海中提供技术细节,使他能够给出具体的参数建议。
「智力属性应用:热力学原理理解与转化。智力+1」
听到胖墩的提示,汪子贤更加有信心。他最后总结道:“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人力消耗和工具磨损,提高采矿效率。当然,需要先进行试验,摸索出最适合的操作方法。”
尽管有些人仍持怀疑态度,但基于对汪子贤以往“神奇”建议的信任,大家决定试一试。
第一次试验选择在一处较小的岩壁进行。工人们按照汪子贤的指导,在岩壁前堆起柴火,点燃后持续添加燃料保持火势。大火烧了约一个时辰,岩壁被烧得通红。
“现在,泼水!”汪子贤下令。
几名工人立即将准备好的几桶水泼向炽热的岩壁。只听“嗤啦”一声巨响,大量蒸汽腾空而起,紧接着是一阵“噼啪”作响——岩石表面出现了数道裂缝!
待蒸汽散去,温度降低后,工人们上前查看。原本光滑坚硬的岩壁此刻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裂缝,用铁镐轻轻一撬,大块岩石就应声而落!
“神奇!太神奇了!”石骨惊喜地喊道,“这么容易就采下了这么多矿石!”
围观的工人们也纷纷惊叹不已。刚才还需要全力挥镐才能凿下小碎块的坚硬岩石,现在只需轻轻一撬就能取下大块矿石。
汪子贤检查了开采下来的岩石,满意地点点头:“效果不错,但还可以改进。下次我们可以尝试加热时间更长一些,泼水更集中一些,效果可能会更好。”
随后的几天里,矿区进行了多次试验,逐步优化火攻法的各项参数:最佳的燃料堆置方式、最有效的加热时间、最合适的泼水量和方式等等。汪子贤指导工人们记录每次试验的数据,总结经验教训。
很快,一套成熟的火攻法操作流程被总结出来,并在全矿区推广。工人们分成几个小组:有的负责收集燃料,有的负责生火控火,有的负责运水泼水,有的负责采集裂开的矿石。分工合作,效率大大提高。
效果是显着的。原本需要十个人一整天才能开采下来的矿石量,现在只需五个人大半天就能完成。工具磨损大幅减少,工人体力消耗也明显降低。
“大首领,这火攻法真是太神奇了!”石骨兴奋地报告,“我们的采矿效率提高了一倍多!而且工人们都说,这比整天挥镐轻松多了。”
汪子贤欣慰地点头:“很好。但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改进。”
他指导工人们开发了一些专用工具:长柄的铁钳用于调整火堆中的燃料,特制的水箱和喷桶用于更均匀地泼水,强化的撬棍和镐头用于采集裂开的矿石。
同时,汪子贤还注意到了安全问题。火攻法虽然高效,但也存在一定风险:高温可能造成烫伤,蒸汽可能灼伤人,岩石爆裂可能飞溅伤人。他制定了严格的安全规范: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装备,保持安全距离,遵循操作规程等。
一周后,火攻法已在东山铁矿全面推广。整个矿区呈现出新的景象:一堆堆篝火在岩壁前燃烧,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添加燃料、控制火势;时机一到,水流泼向炽热的岩石,发出巨大的“嗤啦”声和爆裂声;待蒸汽散去,工人们上前轻松采集已经裂开的矿石。
采矿效率的提高带来了连锁反应。冶炼区获得了更充足的矿石供应,铁产量大幅增加;工具制造区有了更多铁料,可以生产更多更好的工具;各部门生产效率普遍提升,联盟整体生产力迈上新台阶。
汪子贤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继续研究和改进火攻法,尝试不同的燃料组合,测试不同的加热冷却方式,甚至开始探索控制爆破方向的方法。
“如果我们能更好地控制岩石裂开的方向和程度,就能进一步提高效率,减少浪费。”他在技术讨论会上提出这一想法。
木心提出建议:“或许我们可以在岩石上先凿出一些导引槽,让裂缝沿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
石骨补充道:“或者控制加热的区域,让某些部分加热更多,某些部分加热较少,从而控制破裂方向?”
汪子贤鼓励这些创新思维:“都是很好的想法!我们可以都试一试,看看哪种方法最有效。”
于是,新一轮的试验开始了。工人们在岩壁上凿出不同深度和方向的沟槽,试验其对裂缝发展的影响;他们尝试用黏土覆盖部分岩壁,控制加热区域;他们甚至试验了不同的冷却剂——不只是水,还有泥浆、甚至尿液,测试不同的冷却效果。
这些试验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都提供了宝贵经验。最终,他们总结出一套更加精细的火攻法操作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岩石的破裂方向和程度,进一步提高了采矿效率和安全性。
一个月后,东山铁矿的产量已达到原来的三倍,而人力和工具消耗却大幅降低。这一成功经验很快被推广到西山铜矿和其他采矿点,整个联盟的采矿效率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汪子贤特意组织了一次全联盟的技术交流会,让各矿区的负责人分享使用火攻法的经验和技巧。这不仅推广了新技术,也培养了人们分享和交流技术的习惯。
“知识只有在分享中才能发挥最大价值。”汪子贤在交流会结束时说,“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一些好想法、好经验,分享出来,大家都能受益,整个联盟都能进步。”
这番话深深触动了在场的人们。从此,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在联盟中蔚然成风,大大加速了技术进步和文明发展。
夜晚,汪子贤在记录联盟发展的陶板上,详细刻下了火攻法的原理、操作方法和安全规范。他希望这些知识能够被后人学习和继承,不断改进和发展。
胖墩给出了新的提示:
「文明进步评估:热工技术应用提升,采矿效率突破。后续建议:1.优化热裂法工艺;2.探索其他热工应用;3.培养技术创新文化。」
「智力属性提升应用:热力学原理实践转化能力增强。可解锁更多热工类知识应用。」
汪子贤默默记下这些建议。他知道,火攻法的成功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单纯依靠人力到利用自然力量,从经验摸索到科学试验。
这种转变,比任何具体技术都更加珍贵。它意味着这个新生文明开始真正理解和利用自然规律,迈出了从原始到文明的关键一步。
第二天清晨,当汪子贤再次来到东山矿区时,看到的是一幅崭新的景象: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着火攻法的各个工序,效率极高而体力消耗很小;采矿下来的矿石堆积如山,等待运输到山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自信和创新的光芒。
石骨迎上来,脸上洋溢着笑容:“大首领,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我们的矿石储备已经足够使用半年多了!而且工人们都在自发地想各种改进方法,昨天还有个小伙子提出了一个新的燃料堆放方式,试了试效果还真不错!”
汪子贤欣慰地点头。他最高兴的不是产量提高,而是人们开始主动思考和创新。这才是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在东山矿区的人口处,一块新立的木牌上刻着火攻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这是汪子贤的要求,让每个进入矿区的人都能看到和学习。
不远处,一群年轻工人正围着一处岩壁讨论着什么,不时比划着手势,显然是在探讨某种改进方法。汪子贤没有打扰他们,只是远远地看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文明的火焰,不仅燃烧在矿区的岩壁前,更燃烧在每个人的心中。而这种火焰,比任何矿火都更加珍贵,更加能够推动文明向前发展。
汪子知道,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还会有无数技术和管理上的挑战。但只要保持这种创新精神和求知欲望,这个新生文明必将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而此刻,在东山矿区,工人们又开始点燃新一堆篝火。火焰跳跃着,映照着人们充满希望的脸庞,也映照着这个文明向前迈进的脚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