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窗户上装有玻璃,但是那么多人,门肯定会不停的开了关,关了开。
听了她的话,在场的几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现在算上何苏叶,已经来了六个人了,她们五个都是靠着外面铺的床,之前是没想那么多,只想着天这么热,当然要靠门靠窗才凉快。
现在一想再过一段时间可不是就得冷了吗?到时候总不能去跟人家里面的去换吧?
别人又不是傻。
王秀英最先有动作,直接把已经铺好的被子一卷,拿到了何苏叶的旁边:“苏叶你说的对,现在热一点忍忍就过去了,到时候冷就没办法了。”
主要是她知道,家里并没有多余的被子给她,所以到时候真等到冷了,她也只有这一床的薄被子用。
陈丽看了看,最后还是没有换地方:“我最怕热了,还是在外面吧,冷的时候大不了再拿床被子过来。”
也有人和王秀英一样,想了想,同样把床铺往里挪了一点。
这些何苏叶都没管,她先拿出自己的盆子和破毛巾,去外面不远处的水管接了一盆水,洗了毛巾拧干后先把床板擦了一遍,等干了后这才开始铺床。
她并没有拿新的被单,而是带了上个学期原身用的,这是之前何母特意给她准备的,算上在家用的时间,都用了两年了,现在洗的有些发白。
就是这样,也比旁边王秀英那带着补丁的床单要好上不少了。
把床铺好,又把换洗的衣服,物品装好整齐的放到床尾,盆子放到床下,牙刷牙缸放到脸盆里,毛巾挂到房间里扯的绳上面,这才算是把所有东西都收拾好。
“苏叶,秀英,你们弄好了没有,要不要去食堂交粮食换饭票?”陈丽看两人收拾的差不多了,叫道。
在这个宿舍里,原身因为上学期经常请假去医院照顾何母,所以跟谁都不远不近的,现在陈丽叫她,她也不拒绝,点头后提起自己的粮食跟她们一起去。
三人远远的就看到食堂外边排起了一条队伍,就这还有人提着粮食袋子往这边来,陈丽忙叫两人:“快点快点,没想到都这么多人了,哎呀,早知道就应该早点来的。”
见此,何苏叶和王秀英也加快了步子。
等她们站到队伍的最后面后,马上后面就又站了人。
不过队伍看起来排的挺长,但还是很快的,没用半个小时,就轮到了她们三人,陈丽排在最前面,她把粮食袋子交给旁边的一位过称的老师,老师打开看过没问题后过称,之后有一位高二的学长记录,然后旁边的另一位老师拿出相应的饭票交给她,那位学长就会在记录的斤数后面打个勾。
听起来挺繁琐,但是三个配合的好,一个学生连一分钟都不用就能拿到自己的饭票。
而且每学期也就是开学的前一天会有这么多人来交粮食领饭票,之后的每个星期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了。
像是何苏叶和陈丽,她们为了不每个星期都要背粮食,拿的粮食就多一些,而王秀英拿的就少些,也就是够吃一个星期的,下个星期她再带粮食来,这边也就一个老师就能应付了。
另外学校食堂还会发菜票,虽然不用粮食换,但是要用钱买,也没有什么好菜,一般就是咸菜和没有油水的炒菜,偶尔能有个带点肉或者鸡蛋的菜,不过吃的学生很少,大多都是在学校吃饭的老师在吃。
县城的学生不住校,也不在学校吃饭,下面乡下的学生大多都会从家里带些咸菜,省着些吃也能吃一个星期,所以菜票那边人少的很。
何苏叶想了想,走了过去:“老师,我要10张五分钱的菜票。”说完,掏了五毛钱递了过去。
发菜票的老师正无所事事的看着排队的学生,听了她才发现面前站了一个学生。
“同学要什么?”他又问了一遍。
“老师,我要10张五分钱的菜票。”
学校里5分钱可以打一个纯素的菜,有一点荤腥的要一毛,何苏叶也没想着太不合群,偶尔不想吃咸菜的时候,来打个素菜吃就好。
真想着加餐,找时间去外面国营饭店比在学校里面吃更好。
见何苏叶买了菜票,她旁边的陈丽想了想,也拿出了两毛钱,买了四张5分钱的菜票,装好后压低声音跟何苏叶说:“你不知道,我妈让我带了好些腌豆角,齁咸齁咸的,我爸说她是打死卖盐的了,她还不承认。
我本来不想带的,但是一家子都非得让我带着,别以为我不知道,他们就是想让我多带点,他们就能少吃点了。
哼,想让我一直吃腌豆角,他们在家吃别的,我才不要,我也要吃别的菜。
可惜我只带了一块钱,还想着有时间去买万金油,香皂,还想买一盒蛤蜊油,哎呀,钱真是不够用,我还想买一块肥皂,来的时候我妈非让我带着碱块,我不想带她还说我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三人一路往外走,陈丽嘴里一直嘟嘟囔囔的,十五六的女孩子,正是爱美的时候,特别是从农村出来的,见了县城里女孩们用的东西,当然羡慕。
之前她们听到有县城的女同学讨论雪花膏是百雀羚的好还是友谊牌的好,对于农村女孩来说,这都是陌生的。
何苏叶了解过,雪花膏对于这时的消费来说,那是高档奢侈品,不是一般家庭能用得起的。
就是蛤蜊油,很多人都是不舍得买的,就是买了,平时也舍不得用。
“哎,你们怎么不说话呀?”陈丽自己说了好一阵,身边的两人都没有说话,她终于说不下去了,奇怪的问道。
何苏叶摊摊手:“你自己一个人都把话说完了,我还能说什么?”
而王秀英就更没什么可说的了,她身上的那点钱都是一分一厘存下来的,是不可能随便拿出来花的。
这也就是今天她拿的东西太多了,没办法才坐车来的县城,换成平时星期的时候,她都是步行走过来,也幸好她们镇离县城也就不到三十里路就是了。
要是换成何苏叶那么远的,不知道得走几个小时呢。
“我把用的东西从家里面带齐了,不用买什么东西。”王秀英说道,可能是比同级的同学要大上两岁的关系,今年已经17岁的王秀英其他同学都要沉稳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越年代烈士遗孤笔下的现场重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