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郡,泗水入淮口附近。初春的寒风依旧料峭,吹拂着河岸边新发的芦苇。一片被圈出的滩涂地上,数百名民夫正在监工和匠人的指挥下,清理杂物、打下木桩、夯实地基。几座简陋的工棚已经搭起,里面传来锯木和凿击的声响。这里,便是“靖难军”内河水师的萌芽之地。
曹豹与糜竺、陈登,在一众护卫和工官的簇拥下,巡视着这片刚刚动工不久的基地。河风凛冽,吹得人衣袍猎猎作响。
“元显,此处选址,确是你与元龙反复勘定?”糜竺望着眼前略显荒凉的景象,微微蹙眉。他虽是商人,见识却广,深知水师投入巨大,见效缓慢。
曹豹哈出一口白气,指着前方水道:“子仲兄请看,此地乃泗水与淮水交汇之处,水路四通八达。向西可溯淮而上,威胁袁术腹地寿春;向南可经邗沟(当时尚未完全贯通,但已有水道基础)窥探江东;向东则可沿淮水下游巡防,屏护我徐州东南侧翼。地理位置,堪称要冲。”
陈登补充道:“且此地河面开阔,水流相对平缓,利于船只停泊与操练。岸边地势较高,可避汛期洪水,建材、粮食亦可经由驰道及水路便捷运抵。虽看似荒芜,实乃兴水师之良港。”
糜竺仔细观望,又询问了工官几个关于水深、土质的问题,眉头渐渐舒展,点头道:“二位眼光独到,竺佩服。只是,水师之建,非同小可。战船打造、水卒招募训练,皆需时日与钱粮。竺虽可倾力资助,然亦需精打细算,确保每一分投入皆有所值。”
曹豹深知糜竺的顾虑,这也是务实之论。他郑重道:“子仲兄所虑极是。水师建设,不可一蹴而就。我意,分步进行。初期,不求楼船巨舰,先以打造巡哨、运输之艨艟、走舸为主。一则造价较低,可快速形成基础战力,用于巡河、缉私、运输兵员粮草;二则可借此培养工匠,摸索造船技艺,训练基础水卒。”
他顿了顿,继续道:“我已查阅典籍,并咨询熟悉水事的老人。江淮之间,多有熟知水性的渔民、船工,甚至……亦有迫于生计落草的水寇。可招募其精壮,以官身、粮饷安其心,以其经验为我所用。水卒训练,亦从基础操舟、水性开始,逐步增加战术科目。”
糜竺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元显思虑周全,如此步步为营,确能将风险与投入降至最低。造船所需木材、桐油、麻绳等物,竺之商队可多方采购。广陵本地亦有林木,可设官方林场,就近取用。”
陈登接口道:“登已行文广陵太守,征调本地熟悉船务之吏员、工匠,并清查登记境内所有民间船只、船户,以备征用或雇佣。水寨建设,亦采用‘以工代赈’,招募流民,既可加快进度,亦可安顿民生。”
三人一边巡视,一边商议,将水师初创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初步规划。从战船形制、尺寸标准,到水卒军饷、晋升渠道,再到水寨防御、后勤补给,虽只是框架,却已显露出严谨和远见。
曹豹深知,在原本的历史中,江东孙氏凭借长江天险和水师之利,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如今他既然来到这个时代,又身处水网密布的徐州东南,岂能忽视水师的重要性?未来无论是南征袁术,还是与可能崛起的江东势力交锋,乃至对抗北方强敌,一支强大的水师都可能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
他指着工地上忙碌的人群,对糜竺和陈登道:“今日在此打下每一根木桩,将来或可为我‘靖难军’争得一份水上霸权。此事关乎长远,还望子仲兄、元龙鼎力相助。”
糜竺肃然道:“元显放心,竺既已投身联盟,自当竭尽所能。钱财物资,必不短缺。”他深知曹豹之能,既然他如此重视水师,其战略意义必然重大。
陈登也道:“主公放心,登必督促广陵地方,全力配合水师营建。”
就在此时,一骑快马自西北方向驰来,乃是下邳的信使。信使滚鞍下马,将一份密封的文书呈给曹豹:“曹将军,许都急报!袁绍使者已至下邳城外十里,玄德公请将军速回,共商应对之策!”
曹豹接过文书,迅速浏览一遍,眼中精光一闪。袁绍的使者终于到了!这与水师的萌芽几乎同时发生,仿佛预示着徐州联盟的内外布局,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他深吸一口气,对糜竺和陈登道:“此处事宜,便暂托二位了。按既定方略推进即可。我必须立刻返回下邳。”
糜竺和陈登也知道此事重大,齐声道:“此处有我等,元显(主公)速回便是。”
曹豹翻身上马,最后看了一眼那片初具雏形的工地。河风吹拂,旌旗招展,夯土声、号子声、锯木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这水师的萌芽,如同一颗种子,被他亲手埋下。他相信,只要悉心浇灌,假以时日,它必能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支撑他那个宏大蓝图的重要支柱。
“回下邳!”他轻喝一声,调转马头,在亲卫的簇拥下,向着西北方向疾驰而去。水师的建设刚刚起步,而另一场关乎联盟未来战略方向的外交博弈,已经拉开了序幕。他必须赶回去,与刘备、吕布、陈宫等人一起,面对来自北方的强大使者,为徐州的未来,争取最有利的局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