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合,下邳城华灯初上。一队风尘仆仆的人马,悄无声息地由北门而入,并未引起太多市井百姓的注意。他们打着商队的旗号,但护卫精悍,队伍中央那辆马车的装饰虽不显奢华,用料却极为考究。车队在早已安排好的驿馆前停下,一名身着锦袍、气度沉稳的中年文士在随从的簇拥下步入馆内。此人便是袁绍派来的密使,姓辛名评,字仲治,乃袁绍麾下重要的谋士之一,其兄辛毗亦在袁绍帐下。
驿馆内外,早已由刘备的亲信卫队接管,戒备森严,确保消息不会轻易走漏。辛平甫一安顿下来,便要求即刻拜会徐州牧刘备。
州牧府内,灯火通明。刘备、吕布、曹豹、陈宫四人已在此等候。这是联盟最高层的小范围会晤,旨在先行探明袁绍的真实意图。
辛平在侍从引导下步入厅堂,目光快速扫过在场四人。刘备仁厚中带着威仪,吕布雄武逼人,陈宫儒雅中透着精明,而最让他留意的是那位相对年轻的曹豹,沉稳内敛,眼神深邃,与传闻中那个“草包”形象判若两人。
“冀州牧、邟乡侯袁公麾下辛评,拜见刘使君,吕左将军。”辛平拱手行礼,姿态不卑不亢。
刘备起身相迎,温和道:“辛先生远来辛苦,不必多礼,快请入座。”吕布亦微微颔首,算是回礼。
双方分宾主落座,侍从上茶后便屏退左右。
辛评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道:“刘使君,吕左将军,在下奉我主袁公之命,特来与徐州结好。如今曹孟德挟持天子,擅权乱政,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我主袁公,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乃天下楷模,岂能坐视国贼肆虐?听闻徐州刘使君乃汉室宗亲,吕左将军勇冠三军,二位联手,威震江淮,亦怀匡扶之志。我主之意,愿与徐州结为盟好,东西呼应,共讨国贼曹操!”
他这番话,直接将曹操定为“国贼”,将袁绍和徐州联盟抬到“匡扶汉室”的高度,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同时也点明了结盟的基础——共同对付曹操。
刘备沉吟片刻,道:“本初兄(袁绍)雄踞河北,兵精粮足,天下仰望。备虽不才,亦知汉室倾颓,皆因权臣当道。曹孟德之所为,备亦深感忧虑。只是……”他话锋一转,“徐州新定,民生凋敝,军力有限,恐难当大任。且淮南袁术,僭号称帝,倒行逆施,近在咫尺之威胁,不得不防啊。”
刘备这话,既表达了对抗曹操的意愿,也点出了徐州的现实困难和首要威胁(袁术),是为谈判留下余地,也试探袁绍能否提供实质帮助。
吕布在一旁哼了一声,道:“曹操那厮,确实可恶!若袁本初有意讨曹,布愿为先锋!只是,空口白话,未免显得诚意不足。”他更直接,要求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辛评微微一笑,似乎对二人的反应早有预料。他看向曹豹和陈宫,道:“这位想必就是曹元显先生与陈公台先生吧?二位之名,辛某在河北亦有耳闻。徐州能有今日局面,二位功不可没。”
曹豹拱手谦逊道:“辛先生过誉,豹等不过是尽臣子本分,辅佐玄德公与左将军,保境安民而已。”陈宫亦淡淡还礼。
辛评继续道:“刘使君所虑,我主亦深知。故而,结盟并非要求徐州即刻倾巢而出,与曹操决战。乃是订立盟约,互为奥援。若曹操来攻徐州,我主必出兵牵制其后;反之,若我主与曹操交锋,亦望徐州能有所策应。此乃其一。”
“其二,关于袁术此寮,僭越称帝,人神共愤!我主认为,讨伐袁术,亦是匡扶汉室之举。徐州若欲南征,我主乐见其成,并可提供部分粮草军资,以示支持。待扫平淮南,其地……自然由有功者居之。”辛评这话,暗示了袁绍承认徐州未来对淮南的统治权,这是一个重要的诱饵。
“其三,”辛评顿了顿,目光扫过吕布,“我主知吕左将军麾下并州铁骑,天下无双。然骑兵耗损甚巨,我冀州盛产良马、铁器,若盟约达成,双方商贸往来,尤其是战马、军械之交易,可大开方便之门,价格亦可优惠。”
辛评提出的这三个方面,可谓切中了徐州联盟当下的需求:共同防御曹操的承诺、对南征袁术的支持与默认利益分配、以及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贸易。条件相当有吸引力。
厅内一时陷入沉默。刘备在权衡,吕布显然对战马贸易和袁绍承认其未来地位颇为动心。
曹豹与陈宫交换了一个眼神。曹豹缓缓开口:“辛先生代表袁公,诚意拳拳,我等着实感佩。只是,结盟之事,关乎重大,涉及双方将士性命与未来走势。有些细节,还需斟酌。”
他看向辛评,目光平静却带着压力:“譬如,这互为奥援,具体如何施行?是书面盟约,还是口头约定?若曹操分兵来攻,贵方出兵规模、时机、路线,可有大致方略?此乃生死之事,不可不察。”
“再者,南征袁术,确为我等夙愿。然袁术虽失道寡助,毕竟地广兵多,寿春城坚。贵方承诺的粮草军资,数量、种类、交付时间与方式,需有明确章程。空头许诺,于战事无益。”
“至于商贸,自是好事。然则,战马、铁器乃军国重器,交易渠道、数量、价格、结算方式,乃至如何确保运输畅通,不受沿途势力干扰,皆需详细议定。”
曹豹这番话,条理清晰,直指核心,将辛评描绘的美好蓝图拉回到具体的、可执行的细节层面。这既是务实,也是一种谈判策略,试探袁绍方面的底线和真实诚意。
辛平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欣赏。他早就听说徐州曹豹善于谋划,精于实务,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沉吟道:“曹将军所虑,合情合理。这些具体条款,正需双方详细磋商。在下此次前来,便是为奠定盟约基础。具体细则,可容后由专人对接,逐条敲定。我主袁公,确有结盟诚意。”
接下来的时间,双方又就一些原则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辛评强调了袁绍势力的强大和“大义”名分,刘备和吕布则反复强调徐州的现实困难和独立自主的重要性。曹豹和陈宫则在一旁查漏补缺,确保联盟利益不受损害。
会谈持续了近两个时辰,直至深夜。最终,双方达成初步共识:原则上同意缔结对抗曹操的秘密盟约;袁绍方面支持徐州南征袁术,并提供一定援助;双方开放包括战马在内的战略物资贸易。但所有具体条款,均需后续进一步谈判确定。
送走辛评后,厅内四人并未散去。
吕布兴奋道:“若真能得河北战马、铁器相助,我并州狼骑何惧天下!”
刘备则略显凝重:“本初势大,与之结盟,固然可缓解西线压力,但亦需防其借机渗透、操控我徐州。”
陈宫点头:“玄德公所虑极是。袁本初外宽内忌,其麾下派系林立,与之交往,须时时谨慎。此番结盟,利在眼前,然长远来看,是福是祸,犹未可知。”
曹豹总结道:“无论如何,袁绍使者的到来,给了我们一个战略选择。当务之急,是利用此盟约,尽快推动南征,先取淮南,增强自身实力。唯有自身强盛,方能在这乱世中,拥有真正的话语权,无论是对曹操,还是对袁绍。”
四人议定,次日召集联合参谋部扩大会议,将袁绍使者到来及初步意向通报核心将领,共同商议下一步战略抉择。袁绍使者的到来,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徐州联盟内部激起了层层涟漪,也将联盟推到了一个关乎未来命运的战略十字路口。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