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秋,下邳城外。
原本空旷的泗水之滨,此刻已是旌旗蔽空,甲胄如林。五万“靖难军”将士,依着各自的营属,列成数个巨大的方阵,肃然屹立。秋风掠过淮北大地,卷起猎猎旗响与淡淡的尘土气息,却吹不散这冲霄而起的肃杀之气。
中军大纛之下,刘备一身玄甲,外罩墨绿色战袍,按剑而立。他的身旁,左侧是红面长髯、青袍金甲的关羽,以及豹头环眼、铁甲黑袍的张飞;右侧,则是身形魁伟、傲然卓立,身着兽面吞头连环铠,背负宝弓,手持方天画戟的吕布。陈宫、高顺、张辽等文武,皆肃立于后。
而在刘备身侧稍后一些的位置,站着一位同样身着甲胄,却更显文士风范的官员——典农中郎将、军师祭酒曹豹。他的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支钢铁洪流,心潮难以抑制地澎湃起伏。
从那个险些丧命于张飞矛下的惊魂之夜,到如今站在这里,成为这支足以影响天下格局的联军核心策划者之一,不过短短大半年的光景。这其中的艰险、斡旋、算计与心血,唯有他自己深知。眼前的军队,已不再是历史上那支各自为战、最终分崩离析的松散联盟,而是一个初步被制度、利益和共同目标糅合在一起的战争机器。旗号统一为“靖难”,军功记录有法可依,参谋联席已成定制,甚至连部分装备,都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有了细微的改进,比如,一些骑兵的鞍鞯似乎更贴合马背,虽然距离真正的马镫还很遥远。
“吉时已到!”礼官高声唱喏。
刘备上前一步,他的声音在内力的鼓荡下,清晰地传遍全场,虽不似张飞那般雷鸣,却自带一股沉稳而坚定的力量,足以让前排的将士听得真切,并如涟漪般向后传递。
“将士们!”刘备的目光如炬,扫过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袁术逆贼,僭越称帝,妄窃神器,荼毒淮南!其行,上干天怒,下悖人伦!其所据之地,本为汉土,其治下之民,亦是汉民!如今,却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痛心与决绝:“我刘备,虽为汉室宗亲,德薄力弱,然见国贼猖獗,生灵涂炭,岂能坐视?!今日,奉天子密诏(此为政治借口,众人心照不宣),举义兵,南征讨逆!此战,非为我等私利,乃为肃清寰宇,重振朝纲!为淮南百万黎庶,讨还一个公道!”
“讨伐国贼!肃清寰宇!”
“重振朝纲!解民倒悬!”
台下,受过专门安排的士卒率先振臂高呼,瞬间引动了全军的热血。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汇聚成震耳欲聋的怒吼。大义的名分,在此刻化作了最直接的士气。
刘备抬手,压下沸腾的声浪,继续道:“此番南征,有赖三军将士用命,更有温侯吕奉先,及并州儿郎鼎力相助!我靖难军上下同欲,勠力同心,必当犁庭扫穴,一举荡平伪朝!”
轮到吕布了。他大步迈出,那身惊人的气势无需言语便已慑服全场。他不需要刘备那样引经据典,他的语言更直接,更充满力量。
“儿郎们!”吕布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带着一股野性与骄傲,“伪帝袁术,不过是一头圈养在淮南的肥猪!他的军队,软弱不堪!他的财富,堆积如山!他的土地,肥沃丰饶!而这些,都将是我们的战利品!”
他方天画戟直指南方,杀气腾腾:“用你们手中的刀剑,去夺取功勋!用敌人的头颅,来换取封赏!让天下人知道,并州狼骑与徐州健儿组成的靖难军,是不可战胜的!跟着我吕布,跟着刘使君,去拿下寿春,让天下记住我们的名字!”
“万胜!万胜!万胜!”
吕布的话语,直接将战争的荣耀与实利赤裸裸地展现在所有士卒面前,极大地激发了军队,尤其是并州旧部的凶悍之气。这与刘备强调的大义形成了完美的互补,一个占据道德制高点,一个点燃征服的欲望。
曹豹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听着。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两种不同风格的动员所带来的效果。刘备的话语让军队有了信念和归属感,而吕布的许诺则直接点燃了贪婪和勇猛之火。这两种力量,如今被“靖难军”这个统一的框架束缚在一起,指向同一个目标。
誓师已毕,号角长鸣,声震四野。
中军令旗挥动,巨大的军阵开始如同精密的仪器般运转起来。
作为先锋的吕布军团动了。并州铁骑作为前锋斥候,率先如离弦之箭般奔出,卷起漫天烟尘。紧接着,由高顺率领,装备更为精良,步伐整齐划一的陷阵营,以及张辽、魏续等将领统属的步兵方阵,依次开拔。吕布本人则居于中军,他那杆醒目的方天画戟,就是这支先锋部队最鲜明的旗帜。他们将在前面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并负责扫清沿途一切的抵抗和障碍。
随后,刘备本部的中军主力也开始移动。关羽统领的精锐步兵,盔明甲亮,刀盾兵、长枪兵、弓弩手层次分明。张飞率领的部队则更显彪悍,多是善于攻坚和野战的悍卒。糜竺、陈登等人组织的庞大后勤辎重队伍,由民夫和辅兵押运着数不尽的粮草、器械,紧随其后,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
此外,还有一支特殊的部队也在行列之中——那是在广陵初步筹建,由糜氏资助,招募了一些熟悉水性的船夫和水手组成的内河水师雏形。他们虽然船只不多,且多为运输舰,但标志着联盟战略目光的开始延伸。
曹豹骑在马上,位于中军靠前的位置,他的身边跟着几名协助处理文书和传递命令的属吏。陈宫与他并肩而行,望着眼前这浩荡行军的一幕,这位素来沉稳的谋士眼中也难掩激动与感慨。
“元显,回想大半年前,下邳城内外剑拔弩张,谁能想到今日之局面?”陈宫轻声道,“一支大军,竟能如此同心协力,挥师南下。此皆赖你之力也。”
曹豹收回目光,谦逊地摇了摇头:“公台先生过誉了。此乃主公英明,温侯勇武,三军用命,以及如先生这般贤士竭诚辅佐的结果。豹,不过是在其间穿针引线,略尽绵薄而已。”
陈宫知他谦逊,也不再多言,只是叹道:“望此番南征,能一举功成,则天下局势,必将为之大变。”
军队的行进井然有序,这得益于此前联合参谋部制定的详细计划,以及多次联合剿匪和演习磨合出的默契。斥候往来奔驰,传递消息;各级将领根据旗号、鼓声和金声指挥部队;工兵营提前对道路进行简单的平整和加固。这一切,都让这支新生的“靖难军”展现出远超寻常诸侯军队的纪律性和组织度。
曹豹策马缓行,他的思绪却比行军的步伐更快,早已飞向了南方,飞向了未来。
袁术称帝,人心尽失,其内部矛盾重重,纪灵新败,士气低落。从军事上看,此战胜算极大。拿下淮南,联盟将获得至关重要的战略缓冲区和财富来源地。但是,真正的挑战,或许并非在战场上。
曹操此刻在许都,会作何反应?他是会趁虚袭击徐州,还是坐山观虎斗,亦或是也想来分一杯羹?北方的袁绍,在彻底消灭公孙瓒后,他的目光是会投向更弱的曹操,还是这个突然崛起于东方的联盟?还有江东的孙策,他名义上仍属袁术旧部,但实则已呈割据之势,他会如何看待联盟对淮南的进攻?
问题同样存在。如今联盟能够紧密团结,是因为外部压力巨大,且自身实力尚弱,需要抱团取暖。一旦拿下富庶的淮南,实力暴增,权力、地盘的分配,刘备与吕布之间那微妙的平衡,是否还能维持?自己这个“粘合剂”和“策划者”,到那时又该如何自处?那模糊的“二元制”构想,在绝对的实力和膨胀的野心面前,是否只是一厢情愿的空中楼阁?
一个个问题,如同淮河南岸弥漫的雾气,看似遥远,却终将直面。
他回头望去,下邳城的轮廓在秋日的阳光下渐渐模糊。这座他穿越而来,并倾注了无数心血经营、斡旋其间的城池,正在视野中缓缓远去。
然后,他转回头,目光坚定地望向南方。
那里,是战场,是功勋,是风险,也是机遇。
泗水奔流,仿佛在为他,为这支新生的力量送行,亦像是在预示着一条更加波澜壮阔的征途。
第一卷 暗流徐州 的故事,就在这铿锵的步伐与猎猎的旌旗声中,画上了句点。而属于“靖难军”,属于曹豹的新的篇章,正伴随着南征的脚步,轰轰烈烈地展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