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留县城门下,戒备森严。
一队队披坚执锐的唐军士兵,警惕地注视着城外的一切。安史之乱爆发以来,整个北方大地都陷入了战火,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不会有叛军的探子摸到城下。
当王策带着他那支衣衫褴褛,形同乞丐的小队伍出现在他们的视线内,城头的守军立刻紧张起来。
“警戒!有不明队伍靠近!”城楼上的校尉大声喝令。
弓箭手们瞬间张弓搭箭,对准了王策他们。
王策在距离城门百步之外的地方,勒住了马。他知道,他们现在的样子,太容易引起误会了。
他翻身下马,将手中的长刀插在地上,然后独自一人,向城门走去。
“城上的弟兄,不要放箭!我们是自己人!”王策用尽全身力气喊道。
“自己人?哪位将军麾下的?报上名来!”城头的校尉没有放松警惕,厉声问道。
“我们是雎阳守军!”王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悲怆,“雎阳已破,张巡将军殉国!我等奉张将军之命,前来投奔郭令公!”
“雎阳守军?”
城头上一阵骚动。雎阳被围困数月,早已与外界断了联系,所有人都以为那里已经失守,没想到竟然还有人能杀出来。
那校尉显然也有些吃惊,但他依旧不敢大意:“口说无凭!你有什么信物可以证明身份?”
信物?
王策愣住了。他们从雎阳杀出来,一路逃亡,身上除了兵器和这身破烂衣服,哪里还有什么信物。
要说信物,张巡将军的将印应该可以算是信物,可现在应该已经埋葬在雎阳城下了。
“我们没有信物。”王策坦然道,“但我们这一身的伤,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自雎阳突围而出,杀穿了尹子奇十三万大军的包围圈,才逃出来的!”
“这一路上又遇到无数叛军,我们靠着山路和伏击,这才走到此处。”
城头的校尉沉默了。他看着城下那个独自一人,身形挺拔的青年,又看了看他身后那二十多个虽然狼狈,但眼神却如同饿狼般凶悍的士兵。
那种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杀气,是伪装不出来的,他打心里愿意相信这些就是雎阳守军,雎阳有人还活着。
“你们在原地等着,不许乱动!我这就去禀报将军!”校尉说完,便匆匆下了城楼。
他们在城外等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城门“嘎吱”一声,缓缓打开。
刚才那名校尉,陪着一个身穿亮银色铠甲,气度不凡的中年将领走了出来。
那将领身高六尺有余,身姿挺拔,面容刚毅,一双眼睛如同鹰隼般锐利,举手投足之间尽显英武之气,他只是站在那里,就有一股山岳般沉稳的气势。
但当他看向王策等人时,嘴角微微上扬,又流露出几分儒雅之气。
王策心中一凛,他知道,此人,定是这支大军的主帅,被誉为大唐柱石的郭子仪,郭令公!
这位“老将”传奇经历 ,任谁听了都足够佩服,武举差点落榜,但却因为仪表堂堂,被考官录取,被任命成为基层军官,从未放弃苦习兵法,耐得住寂寞。
若没有安史之乱,那他这位年近六旬,还保持着中年容貌的大将,兴许就被埋没了。
郭子仪的目光,在王策和他身后的队伍身上扫过,眉头微微皱起。
“你们就是雎阳来的?”郭子仪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正是末将!”王策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雎阳城队正王策,率残部二十七人,拜见郭令公!”
他身后的陈新等人,也齐刷刷地单膝跪下。
“雎阳……情况如何了?”郭子仪叹了口气,问道,其实看到这些兵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有了猜测。
王策的眼中闪过一丝悲痛,他将雎阳城破,张巡、许远等人死战殉国的经过,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一遍。
当听到张巡为了掩护他们突围,主动冲入敌阵,以身为饵时,郭子仪这样身经百战的宿将,也不禁动容。
“张巡……真乃国士也!”他仰天长叹,眼中流露出一丝敬佩和惋惜。
当他再次看向王策,眼神变得柔和了一些:“你们,都是好样的。能从十三万大军的围困中杀出来,都是我大唐的好儿郎!”
“起来吧。”
“谢令公!”王策等人站起身。
“你们一路辛苦,先随他入城,好生休整一番。吃饱饭,治好伤,再说其他。”郭子仪指了指身边的那名校尉。
“是!”
王策心中一暖。这位传说中的名将,并没有因为他们是残兵败将而轻视他们,反而处处透着关怀。
在校尉的带领下,王策等人终于踏入了陈留县城。
城内的景象,比他们想象的要好很多。虽然街道上行人不多,但市面还算平稳,并没有因为战争而陷入混乱。士兵们来来往往,巡逻警戒,一切都井然有序。
这让王策对郭子仪的治军能力,又多了几分敬佩。
他们被安排在一处军营的营房里。很快,就有伙夫送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和干净的衣服。
当看到那一大盆白花花的大米饭和炖得烂熟的肉块时,陈新等人的眼睛都直了。
他们已经几个月没见过正经饭菜了。
“吃!都给我使劲吃!”陈新一边往嘴里扒拉着饭,一边含糊不清地喊道。
所有人都狼吞虎咽起来,吃得满嘴流油。好几个人因为吃得太快,噎得直翻白眼。
王策也饿坏了,但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狼吞虎咽,他吃得并不快,一边吃,一边观察着周围。他发现,郭子仪的军队,军纪确实严明。
士兵们脸上虽然面带疲惫,但精神面貌都很好,兵器甲胄也保养得锃亮。
这,可以称得上是一支真正的精锐之师。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