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让我们把这件事搞定。
乐趣开始了!
我需要保持这种势头,围绕给定的情节展开,真正展现出凌笑的能力。
首先,“蜗牛号”上正在显示地质数据。
我得让扫描听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一幅详细的地下应力全息地图。
系统正在进行计算,识别不稳定区域。
想象一下——地下的“肿瘤”,随时可能爆发。
提示中已经给出了诊断结果:“不稳定应力点,有断层活化的潜在可能”。
太完美了。
现在,视觉效果:红色警告覆盖在三维模型上。
凌笑看到了问题,但他并不慌张。
他有大约2600万点数。
这不是能不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如何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是下达指令。
“神情专注”——现在要严肃起来了。
是时候展现那些数字能力了。
措辞如下:“他的手指在虚拟界面上轻快地舞动……”系统需要一个果断的命令。
“锁定……献祭……永久性微幅增强……”这些词恰到好处。
在确认扣除350万点数时,我感觉到有片刻的停顿。
但没有丝毫犹豫。
完成了。
然后,就是结果。
世界没有震动。
但无形之中正在发生变化。
规则……“无形的规则层面”这个表述。
用词必须恰到好处。
那躁动的能量,“抚平、疏导”。
岩层现在“不仅仅是岩石;它们拥有一种概念上的‘完整性’”。
现在,我想到了苏雯。
她的角色至关重要。
她不仅仅是个配角;她是证明。
她发生了变化,容貌变得模糊。
然后,她以工程师的身份出现在建筑工地。
建筑工地一片繁忙。
她感觉到了什么呢?
这不仅仅关乎她所看到的。
地面感觉很坚实。
它稳固而平静。
这种对比是关键。
“异常‘沉稳’”她反馈给我的话必须专业。
她需要报告她的感受。
我脸上闪过一丝欣慰。
成功了。
几个月过去了。
项目进展顺利,一切都有声有色。
地震来袭。
最初的恐惧,一片混乱。
工程师们冲向他们的仪器。
结果……几乎没有任何异常。
传感器的数据平稳。
加速度数据几乎不存在。
这违背了所有已知的物理定律。
项目挺过来了。
它成了一个传奇。
一个谜团,被列为机密。
回到我这里,我正在看这个新闻报道。
一种淡淡的满足感涌上心头。
我知道真相。
系统……仍然沉默。
但现在……现在它清晰地说话了。
“系统提示:”接下来会怎样呢?
让他们意犹未尽吧。
舰桥主控台前,凌笑的指尖在虚空中轻盈跳动,如同在弹奏一曲无声的交响乐。
随着他之前记下的各项技术参数被逐一输入,“蜗牛号”的运算核心开始以惊人的速度运转。
一道无形的探测波以项目区域为中心,瞬间穿透厚重的地表,深入到地壳的每一个褶皱与缝隙之中,进行了一次远超人类现有科技水平的超精密地质扫描。
全息投影上,一副动态的三维地质结构图缓缓成型。
色彩斑斓的岩层、错综复杂的断裂带,一切都清晰得如同掌上观纹。
但在这幅看似平静的图像之下,凌笑的目光却精准地锁定在了几处异常鲜红的光点上。
这些光点在三维模型中闪烁不定,仿佛是地球深处搏动的心脏,每一次闪烁都代表着一次能量的剧烈积聚。
系统冰冷的电子音在舰桥内响起,为这些不祥的红点做出了最终诊断:“报告:目标区域地底深处探测到复数高密度应力集中点,能量阈值持续不稳定攀升,判定为远期高危地质安全隐患,存在诱发大规模断层活化与强震的潜在可能。”
果然如此。
凌笑的表情没有丝毫意外,反而掠过一丝了然。
对于普通人甚至是顶尖的科学家而言,这是足以让整个超级工程立即停摆的灭顶之灾。
但对他来说,这只是一个需要被修正的“程序错误”。
他看了一眼屏幕一角不断跳动的数字——当前点数:26,151,350。
足够了。
他的神情由轻松转为一种近乎神圣的专注,整个人的气场都随之改变。
那不再是玩乐的心态,而是一种创世者般的威严与决断。
他没有丝毫犹豫,对系统下达了一道清晰而绝对的指令。
“系统,锁定目标区域地壳浅层所有已识别的‘不稳定地质应力集中点’及所有‘潜在的断层活化趋势’。”他的声音平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条法则的铭刻,“以我的名义,献祭上述所有不稳定因素。同时,以献祭产生的能量为基础,对该区域的岩土体进行永久性概念重塑,微幅增强其‘整体结构稳定性’与‘能量耗散效率’。”
“指令确认。执行该大规模、永久性地质环境改造,预计将消耗点数3,500,000点。是否确认执行?”
“确认。”凌笑连眼睛都未曾眨一下。
指令下达的瞬间,他账户上的点数猛地一跳,变成了22,651,350。
而在遥远的大地之下,一场凡人无法观测、无法理解的伟力正在悄然作用。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没有山崩地裂的摇晃。
外界的一切,从繁忙的工地到远方的城市,都一如往常,甚至连一只飞鸟都没有被惊扰。
然而,在无形的规则层面,一场剧变已经完成。
那些在地底潜藏了千万年,如同恶龙般躁动不安的地质应力,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巨手温柔地抚过,瞬间失去了所有的狂暴与狰狞。
它们积蓄的庞大能量没有凭空消失,而是被以一种超乎想象的精妙方式,均匀地疏导、分解,并最终化为一种“滋养”,反哺给了这片土地。
岩层与岩层之间的连接不再是脆弱的物理接触,它们仿佛被一种概念性的“胶水”牢牢粘合,变得坚韧而富有弹性。
整个项目区域的地基,从最微观的粒子结构到最宏观的板块构造,都在本质上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超越自然状态的“稳固”特性。
它不再仅仅是一片土地,更像是一件被神明亲手加固过的艺术品。
尽管系统的数据反馈显示“任务已完美执行”,但凌笑依然保持着谨慎。
他转向一直静立一旁的苏雯,后者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
对于这种涉及现实物理规则层面的修改,必须有一次实地的最终确认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苏雯的身影在一阵微光中变得模糊,她的身高、体型、容貌在短短几秒内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当光芒散去时,原地站着的已经是一位面容普通、气质干练的女性工程师,身上穿着合体的工装,头上还戴着一顶崭新的安全帽,无论是谁看到,都不会对她的身份产生丝毫怀疑。
她没有乘坐任何交通工具,而是以一种常人难以察觉的速度,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蜗牛号”,很快便出现在了项目的外围区域。
她没有深入工地,只是像一个普通的考察人员那样,沿着项目的边界缓缓踱步。
然而,她的感官早已全面开启。
凭借着自身血脉中传承的敏锐感知力,以及系统提供的微弱辅助反馈,她的意识如同最精密的探针,穿透脚下的泥土,深入到地层之中。
在她的感知里,这片土地安静得有些过分。
一个如此庞大的工程,无数重型机械的运转,成千上万工人的活动,本该让大地产生一种持续的、细微的“嘈杂”感。
但现在,她所感受到的,却是一种深沉如海的静谧与厚重。
仿佛脚下不是几十上百米深的松散土层和岩石,而是一整块由宇宙中最致密的材料雕琢而成的基座。
那种异常的“沉稳”感,是任何自然地貌都无法给予的。
她甚至试着将一丝自身能量探入地下,结果如泥牛入海,瞬间被那庞大的“稳定”概念所同化、抚平。
半小时后,苏雯回到“蜗牛号”,神色中带着一丝惊叹与彻底的安心。
她向凌笑汇报道:“地表没有任何物理扰动的迹象,但在我的感知之下,那片土地……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稳与厚重感。所有的基础都像是与整个星球的内核焊在了一起。一切正常,或者说,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完美。基础,打得太牢了。”
得到苏雯的亲口确认,凌笑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彻底放下心来,静待着时间给予最终的验证。
这一等,就是数月。
数月后的一天下午,一场里氏6.2级、震源深度仅有十公里的地震毫无征兆地袭击了该区域。
强烈的震感让周边城市陷入一片恐慌,无数建筑物在剧烈的摇晃中发出呻吟。
然而,位于震中地带的那个庞大基建项目,却上演了令世人瞠目结舌的一幕。
地震发生时,项目现场的最高负责人和所有工程师都面如死灰,他们以为这个投资巨大的心血结晶将会在顷刻间化为乌有。
但是,当他们冲向监测中心,看向那数十个分布于主体结构各处的精密传感器传回的数据时,所有人都呆住了。
屏幕上,代表着结构振动与位移的曲线,平滑得就像是地震从未发生过。
除了最开始因为地面晃动而产生的轻微波动外,整个主体结构在地震最激烈的时候,表现得甚至比平日里一阵强风刮过还要稳定。
安装在基桩上的地层加速度传感器,读数更是低到了一个荒谬的程度,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将绝大部分的地震波都隔绝、吸收在了项目之外。
“设备坏了?!”这是所有人的第一反应。
“不可能!所有设备都在正常运行!备用系统也是一样的数据!”
“这……这违反了结构动力学!违反了所有我们已知的物理规律!”
在长久的死寂和混乱的检查之后,一个难以置信的事实摆在了所有人面前:在足以对周边造成严重破坏的强震中,这个在建的重大基建项目,从主体结构到地基,几乎毫发无损。
其表现出的惊人稳定性,远远超越了地球上任何一种抗震设计标准,仿佛它根本不属于这个物理世界。
这个匪夷所思的“工程奇迹”立刻震惊了全球工程界。
无数专家前来考察,却只能得出一堆自相矛盾的数据和无法解释的结论。
最终,这份堪称神迹的抗震报告被列为国家最高等级的机密档案,成为了一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工程典范。
此刻,正通过新闻关注着这一切后续的凌笑,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
他品味着这份只有自己才能理解的杰作所带来的满足感,这比任何人的赞美都更令他愉悦。
就在他沉浸在这份独享的胜利喜悦中时,一个沉寂了许久的、清脆悦耳的提示音,毫无预兆地在他脑海深处响起。
系统提示:###
夜色如墨,凌笑舒服地陷在自家公寓的懒人沙发里,一边喝着冰可乐,一边刷着短视频。
屏幕上,一个特效浮夸的游戏广告正声嘶力竭地吼着“开局一颗蛋,神兽全靠吞”,凌笑撇了撇嘴,内心毫无波澜。
吞蛋算什么本事?有种你开局献祭全世界的蚊子试试。
他放下手机,目光投向窗外城市的璀璨灯火,思绪却飘到了千里之外的某个深山工程基地。
这一切,还得从几天前那场意外的“邂逅”说起。
那天他难得出门,在市中心一家颇有情调的咖啡馆里“体验生活”,实则就是找个地方蹭网摸鱼。
邻桌坐着一位气质干练、眉宇间带着几分英气的短发女性,正压低声音焦急地打着电话。
“……数据模型对不上,地勘报告里没提到的微缩应力断层越来越活跃了!”
“苏工,这不是你的问题,是地质环境太复杂了。”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疲惫的声音。
“但这是‘擎天柱’计划!是未来百年的能源大动脉!任何万分之一的风险,都可能在未来放大成百分之百的灾难!林将军那边也在等我们的最终评估……”
女人的声音不大,但“擎天柱计划”、“能源大动脉”、“林将军”这几个关键词,像高亮标签一样精准地跳进了凌笑的耳朵里。
这个女人,就是苏雯。
凌笑对她有印象,之前处理霓虹神厕牌位事件的后续报道中,曾有专家团队出镜,她是其中最年轻的一员,负责技术分析。
显然,她现在被抽调到了一个保密级别极高的国家重大基建项目中,并且遇到了棘手的地质难题。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只是擦肩而过的一段小插曲。
但对于拥有“万物等价献祭系统”的凌笑而言,这简直是送上门的顶级乐子和完美素材。
“负面事物”、“社会难题”、“潜在风险”——这些词汇在他的脑海里,约等于“闪闪发光的强化点”。
“系统,调出蓝星实时卫星地图,给我定位‘擎天柱’计划的大致区域。”凌笑在心中下达指令。
【正在根据关键词‘擎天柱计划’、‘能源动脉’、‘近期地质异常勘探区域’进行模糊匹配……匹配成功。
已锁定西南横断山脉某区域,是否进行高精度聚焦?】
“聚焦。”
瞬间,一幅超高精度的三维地形图在凌笑的意识中展开,甚至连地表下数百米的地质结构都以数据流的形式清晰可见。
他能“看”到,在那片人类工程奇迹即将拔地而起的山脉深处,无数细小的、如同蛛网般的应力裂缝正在地壳板块的巨大压力下缓缓扩张。
它们是地球的“暗疮”,是工程师们最头疼的定时炸弹。
“就是你了。”凌笑的嘴角勾起一丝愉悦的弧度,“完美的祭品。”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即将进行一场神圣仪式的神棍,用最懒散的语气发号施令:
“系统,我要献祭。”
【请指定献祭目标。】 系统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古板。
“目标:‘擎天柱’计划施工区域地下一千米范围内,所有现存及潜在的地质结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微缩应力断层、地下水异常渗透路径、岩层疲劳结构……”凌笑一口气报出了一连串从苏雯电话里听来和自己瞎编的专业名词。
系统沉默了片刻,似乎是在计算这个抽象概念的价值。
【……目标确认为‘负面概念集合体’。
该献祭行为将消除指定区域内的地质不稳定性。
经计算,其蕴含的‘负能量势’价值巨大。
是否确认献祭?】
“确认!”
【献祭开始……正在抽取‘地质风险’……】
那一瞬间,凌笑仿佛灵魂出窍,意识与千里之外的群山融为一体。
他能“感受”到大地深处那股躁动不安的力量,那些如同玻璃裂纹般的结构缺陷,在一种无形伟力的作用下被一点点抹平、修复、夯实。
这不像献祭蚊子或蟑螂那样简单直接,更像是一场精密至极的微观手术。
凌笑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精神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着。
这波搞得有点大,但……爽!
【献祭完成!
恭喜宿主成功献祭‘重大地质风险’,对蓝星兔子国未来百年能源战略产生极其深远的正面影响。】
【综合评定:S级贡献。】
【获得强化点:点!】
【特别奖励:由于宿主本次献祭与‘大地’深度交互,您已初步解锁‘大地之力’亲和权限。
您可消耗强化点,对指定区域进行‘地质结构永久性强化’。】
“哦豁?还有意外之喜?”凌笑精神一振,“献祭负面,再用赚来的点数购买正面增益,这套路简直是无本万利的完美闭环!”
他毫不犹豫地在系统商城里找到了刚刚解锁的选项。
“系统,消耗强化点,给我对着刚才那地方,来一个最高规格的‘地质结构永久性强化’!”
【‘大师级·地质结构永久性强化’,覆盖范围10平方公里,深度3公里。
所需强化点:点。
是否确认?】
“确认!给我拉满!”
【强化开始……】
一股比刚才献祭时更加温和、厚重的力量从凌笑的意识中涌出,无声无息地灌入那片山脉。
原本只是被“修复”的地层,此刻像是被注入了超高强度的神话合金,其稳定性、承载力、抗震性瞬间被提升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程度。
这片土地,从今往后,将比地球上任何一块大陆都要坚固。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擎天柱”计划地质监测中心。
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响彻整个大厅,但与以往不同,这次不是代表危险的红色警报。
“报告!所有地应力监测探头数据……数据清零了!”一个年轻的技术员看着满屏幕的绿色安全值,结结巴巴地喊道,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什么?清零?是不是仪器故障了?!”项目总工程师一把推开他,死死盯着屏幕。
“不,不是一台!是地下部署的一千两百个传感器,数据在三分钟内,从高危红色预警,全部、全部跳到了绝对安全的绿色范围!波动值无限趋近于零!”
整个指挥中心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苏雯也呆立在原地,她看着实时传输回来的地质雷达扫描图,那上面原本密布的、让她夜不能寐的无数微缩裂缝,此刻……消失了。
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
取而代之的,是完美得像教科书模型一样的、一体化的坚固岩层。
“这……这不科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地质学家扶了扶眼镜,喃喃自语,“这简直是……神迹。”
大地,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神之手,温柔而坚定地抚平了所有的创伤。
消息以最高加密等级火速上报。
远在京城的某秘密基地,林将军看着屏幕上那份标题为《关于“擎天柱”计划地质环境发生超自然异变的紧急报告》,深邃的目光中闪过一丝了然和……哭笑不得。
又是他。
从霓虹神厕的“天谴”,到这次的“大地祝福”,那个隐藏在幕后的神秘“侠盗”,或者说,国家“守护神”,行事风格总是这么的……随心所欲,且效果拔群。
“通知下去,”林将军沉声命令道,“封锁一切消息,对外口径就是‘我国地质勘探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另外,让工程团队立刻按照最高冗余设计标准,重新优化方案!”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是在最高标准上,再翻一倍!……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份‘厚礼’。”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凌笑,此刻正心满意足地看着自己账户里新增的强化点余额,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搞定,收工。”
他拿起可乐一饮而尽,重新拿起手机,点开了一个美食Up主的视频。
“今晚夜宵吃什么好呢?”
深藏功与名,这才是乐子人的最高境界。
前文英文翻译:
好吧,那么,这是第115章《大地之力》的计划。
得保持那种轻松、诙谐的语调,你懂的吧?
这个标题设定得非常完美,有点夸张。
我在想,怎么能让《开局献祭全世界的蚊子!
》变得更加荒诞酷炫呢?
这一章需要是一个不错的过渡点。
要从,嗯,灭蚊和个人获利,过渡到更有宏观意义的事情上。
得记住,凌霄首先是个爱找乐子的人,一个爱国者……嗯,一个爱国者是因为这事儿好玩。
所以,核心概念很明确:牺牲“坏东西”,比如地质风险,来换取一些很棒的点数。
系统在这儿会是关键。
它得有点讽刺意味,甚至可能对我有点不耐烦。
我也要进一步推动“反套路”这事儿。
整个“献祭”这件事本应是摆脱负面的东西,不一定直接获得什么好处。
但当然了,结果是对大家都有好处。
看到没?
双赢!
我会从自己在家放松开始,可能在看些不用动脑的电视节目或者上网冲浪——得营造出那种对比。
然后是回忆闪回。
我得通过一次偶然的相遇,巧妙地把苏文,那个实地检查员,联系起来。
也许我在一家咖啡馆里无意中听到她在为这个国家项目发愁,谈论着地质应力和可能的延误。
这就是切入点!
这是我“有益干预”的铺垫。
真正的献祭才是好玩的部分。
远程锁定会通过一些科技手段来实现,比如卫星、集中我的精神能量等等。
但核心还是系统,对吧?
我要让系统持怀疑态度:“地质风险?这也算事儿?”然后我就能展开“反套路”的论证,这才是我“找乐子”的关键。
风险是坏东西,就像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分。
所以,牺牲它肯定是对的!
然后,砰,程序启动,点数滚滚而来。
结果也很重要:《大地之力》。
我要把它融入到双重行动中:牺牲“地质风险”,然后使用获得的力量。
后续情况很关键。
我要让项目现场展现出效果——困惑的科学家们,突然稳定的数据。
苏文的反应会很精彩,既困惑又松了口气。
然后,切换到林将军的团队,看到报告,把事情串起来。
营造出神秘氛围,那个“侠盗”的传说,或者他们现在怎么称呼我都行。
然后呢?
回到我这儿,陶醉在这混乱中,享受着我的行动引起这么大轰动,却没人知道是我的事实。
这就是当“幕后黑手”的美妙之处——付出一点努力,收获巨大,而我只需要往后一靠,放松,看这场好戏。
结尾得有一段经典的内心独白。
也许说点这种脑力工作有多累之类的话。
典型的“乐子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