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营庞大的营盘,在经历了一场由内奸引发的剧烈风波和随之而来的铁腕肃清之后,仿佛一头受伤的猛兽,暂时收敛了爪牙,舔舐伤口,进入了一段短暂却必要的蛰伏与调整期。
中军大帐内发出的命令清晰而严厉。
李自成痛定思痛,下令全军进行纪律整顿,各营加强内部排查,严查可疑人员,整肃军纪。
大规模的外出“打粮”和攻城略地的军事行动被暂时叫停,转而专注于营寨防御工事的加固、现有粮草物资的清点调配以及兵马的休整操练。
整个营地,弥漫着一种外松内紧、蓄势待发的特殊氛围。
喧嚣的喊杀声和出征的号角暂时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更密集的操练口令、工匠区的敲打声以及巡逻队更加警惕的脚步声。
对于苏俊朗而言,外部的巨大压力因李自成的战略调整而暂时缓解,他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他深知这平静之下暗流涌动,丝毫不敢懈怠,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更深层次的“积蓄”之中。
他的“天工院”依旧是那个防卫过当、令人侧目的滑稽堡垒,但内部的工作却变得愈发专注和务实。
技术深化: 他几乎将大半时间都投入到了那三亩被视为未来希望的“试验田”中,精心照料着那些顽强生长的土豆和红薯苗,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尝试着堆肥、除虫、引水,将脑海中的农业知识一点点付诸实践。
同时,医疗改善也未曾停下,他利用这段相对安稳的时间,提纯了更多浓度的酒精,并尝试着将一些具有消炎止血功效的草药进行萃取和配伍,希望能制作出比传统金疮药更有效的创伤敷料。
力量积蓄: 除了技术,他更加注重“人”的积累。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顾埋头实验,而是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和接触营中的士兵和流民。
他利用为人疗伤、分发“消毒圣水”的机会,暗中留意那些性格憨厚、手脚勤快、对“格物”小技巧流露出好奇或感激之情的年轻人。
他会有意无意地与他们交谈,分享一些简单实用的知识(如如何打磨工具更省力、如何处理小伤口),并尝试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关照(比如多分一口粥、一块布)。
他在小心翼翼地筛选、结交,试图在身边凝聚起一个小小的、或许在未来能给予他支持和保护的忠诚核心班底。
这个过程缓慢而谨慎,但他乐此不疲。
知识整理: 夜深人静时,他则会对着那块时灵时不灵的系统界面和一堆粗糙的草纸发呆,努力回忆、记录、梳理那些来自另一个时代的、碎片化且难以理解的知识闪光。
无论是零星的化学公式、简陋的机械原理,还是模糊的医学概念,他都尽可能将其记录下来,试图从中拼凑出更多能应用于当前困境的信息碎片,为未来的突破做准备。
然而,宁静之下,矛盾只是潜伏,并未消失。
另一顶营帐中,牛金星亦在蛰伏。
王麻子事件的余波让他行事更加谨慎低调,表面上恢复了往日那种运筹帷幄、波澜不惊的谋士风范,不再公开对苏俊朗的事务指手画脚。
但他那双深邃的眼睛,却从未停止过对“天工院”方向的暗中观察和算计。
敌意如同冰层下的暗流,寒冷刺骨,只是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才会再次喷涌而出。
整个闯营,仿佛暴风雨来临前那段异常平静却又气压低沉的间歇期。
秩序似乎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下,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积蓄力量,等待着下一次不知何时会到来的冲突与爆发。
苏俊朗站在他的“堡垒”门口,目光越过那些可笑的篱笆和警告牌,遥遥望向了牛金星营帐的方向。
他的眼神中,曾经因王麻子背叛而充斥的惊慌与恐惧已经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日益清晰的警惕和冷静的算计。
他轻轻握紧了拳头,感受着掌心因近日劳作而磨出的薄茧。
“力量…”
他低声自语,声音轻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决心,
“我需要更强大的力量。
不仅仅是这些被动防御的把戏,也不仅仅是改良农具和药品的技术…我需要真正能够自保,甚至…能够反击的力量。
下一次,无论来自内部还是外部的威胁,我绝不会再如此被动。”
这不再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天真的理想,而是一个在乱世中挣扎求存者,基于血淋淋的教训而生出的、无比现实的渴望。
风暴前的宁静,正是积蓄力量、磨砺爪牙的最佳时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越大明:我助闯王打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