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
清辞绣坊的分号如星辰般散落在大靖各州府,将“功在绣业”的声誉播撒至万里山河之际,帝国的中心——京城,也迎来了一场举国瞩目的盛事:监国太子萧景澜的大婚之期已定。
太子妃出自清流名门,家风严谨,品性端方,与年轻有为、仁德睿智的太子堪称天作之合。这场大婚,不仅是皇室的喜事,更被视为国本稳固、朝局昌明的象征,意义非凡。
自婚期公布之日起,整个京城便沉浸在一片喜庆与忙碌的筹备氛围之中。
各方贺礼如潮水般涌向东宫,奇珍异宝,古玩字画,琳琅满目,皆力求彰显心意与贵重。然而,在这万千礼品之中,有一份贺礼,尚未呈上,便已引来了无数的关注与猜测——那便是“功在绣业”的清辞绣坊,将献上何物?
以苏清辞如今的身份与声望,以及她与太子、靖安王之间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特殊关联,她所赠之礼,无疑将成为焦点中的焦点。过于寻常,配不上她的身份与太子的地位;过于奢华,又恐流于俗套,失了清辞绣坊一贯的格调。
就在外界议论纷纷之际,清辞绣坊总坊深处,那间最为宽敞明亮、守卫也最为森严的绣房内,一项浩大而精密的工程已接近尾声。
一幅巨型屏风矗立在绣房中央,高达九尺,宽逾十二尺,由十二扇紫檀木嵌螺钿的屏框组成,尚未完全拼接,但其磅礴气势已扑面而来。而更令人震撼的,是屏风上正在进行的刺绣。
苏清辞亲自执针,率领着包括芸娘、春桃在内的八名技艺最为精湛、心性最为沉静的绣娘,历时近五个月,几乎是不眠不休,将全部心血倾注于此。
绣品主题,乃是象征帝后和谐、天下太平的《龙凤呈祥》。
然而,这幅《龙凤呈祥》却与寻常所见截然不同。苏清辞摒弃了传统金线满绣、极尽富丽的风格,转而追求一种更为内敛、恢宏而深远的意境。
画面主体,一条五爪金龙与一只七彩翔凤于祥云瑞霭间盘旋交错,龙身矫健,鳞甲分明,每一片龙鳞都运用了“叠鳞针”与“抢针”结合的新针法,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流转的光泽,仿佛真有生命在呼吸腾挪;凤姿优雅,羽翼华美,长长的尾羽采用“散套针”与“施毛针”,色彩过渡自然柔和,飘逸灵动,仿佛下一刻便要引颈长鸣,直上九霄。
最为精妙的是龙与凤的眼神。苏清辞以无数种深浅不一的丝线,耗费了巨大心力,绣出了龙目中的威严仁厚与凤眸中的智慧慈和,两相呼应,不仅象征着天作之合,更暗含了对太子与太子妃未来治理江山、母仪天下的期许。
而背景的处理更是匠心独运,并非简单的云雾缭绕,而是将大靖的壮丽河山巧妙地融入其中。远处是连绵的雪山,中景有奔腾的江河与肥沃的田野,近处则是隐约可见的、象征着国泰民安的市井城郭与辛勤耕作的百姓。这些景象以极其写意而概括的针法绣出,色彩淡雅,既烘托了龙凤的主体,又不显喧宾夺主,使得整幅绣品在吉祥寓意之外,更添了一份“心怀天下”的厚重格局。
苏清辞运用了清辞绣坊掌握的所有顶尖技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丝线选用了来自西域的最顶级染料染制,色泽饱满且不易褪色。尤其是龙身与凤羽的部分,还巧妙地掺入了特制的、带有微弱莹光的珍稀蚕丝,使得在特定光线下,龙凤仿佛自身在发光,神圣而辉煌。
当最后一针落下,丝线打结剪断的那一刻,整个绣房内一片寂静。所有参与制作的绣娘都屏住了呼吸,望着眼前这幅凝聚了她们无数心血的巨作,激动得热泪盈眶。
苏清辞后退几步,仔细端详着这幅完整的《龙凤呈祥》。阳光透过高窗洒落在绣屏之上,龙鳞凤羽流光溢彩,山河背景意境悠远,整幅作品气势磅礴,细节精妙,仿佛不是丝线绣成,而是天地灵气所钟,自然孕育而生。
“成了。”她轻轻吐出两个字,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更多的却是欣慰与满足。
太子大婚之日,京城万人空巷,御道两旁早早便被热情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鼓乐喧天,仪仗煊赫,盛大的迎亲队伍绵延数里,极尽皇家威仪。
东宫之内,更是宾客云集,文武百官,宗室勋贵,各国使节,济济一堂,觥筹交错,喜气盈天。
当典礼进行到百官献礼的环节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那位身着素雅宫装、气质沉静的女子——苏清辞。
她并未多言,只是向高座上的太子与太子妃行了一礼。随即,八名随从小心翼翼地抬着那幅覆盖着明黄绸缎的巨大屏风,缓缓步入殿中。
绸缎掀开的刹那——
整个喧闹的大殿,瞬间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幅屏风牢牢吸住,呼吸为之一滞!
那是怎样的巧夺天工!怎样的气势恢宏!
金龙彩凤,栩栩如生,仿佛要破屏而出,翱翔于九天之上!那莹莹的光泽,那细腻入微的神态,那融于背景的万里江山……无一不冲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视觉与心灵。
“这……这是刺绣?!”
“鬼斧神工!简直是鬼斧神工!”
“龙睛凤眸,竟似有情感流转……这苏清辞,真乃神人也!”
短暂的寂静后,是压抑不住的、海啸般的惊叹与议论!无论是见多识广的宗室亲王,还是自诩风雅的文人墨客,亦或是来自异邦、对中原绣艺有所了解的使节,无不为之震撼折服。
太子萧景澜与新婚的太子妃,亦是被这份厚礼深深打动。太子起身,走到屏风前,仔细观赏,年轻俊朗的脸上满是惊叹与感动。他看向苏清辞,郑重道:“苏先生此礼,情深意重,巧思妙艺,举世无双!孤与太子妃,甚是喜爱,定当珍之重之!”
太子妃亦颔首致意,凤冠下的面容带着温婉的笑容,眼中满是赞赏。
这份贺礼,无疑成为了整个大婚典礼上最耀眼的存在,其风头甚至盖过了许多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它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技艺的巅峰,是心意的凝聚,是对新人最美好的祝愿,也代表着清辞绣坊对帝国未来的坚定支持。
消息迅速从宫中传出,再次轰动了整个京城。
“听说了吗?苏先生献给太子大婚的绣屏,把那满殿的王公大臣都看傻了!”
“《龙凤呈祥》!据说龙和凤跟活的一样,还会发光!”
“这才是真正的国礼啊!比什么珍珠玛瑙都强!”
“太子大婚绣屏”,成为了继“家国绣展”和“御赐匾额”之后,苏清辞与清辞绣坊又一个脍炙人口的传奇。
这幅《龙凤呈祥》屏风,被安置于东宫最重要的殿宇之内,成为了象征太子正统与帝国祥瑞的瑰宝。
而苏清辞,也通过这份独一无二的贺礼,再次向世人证明了,清辞绣坊“功在绣业”的金字招牌,是何等的实至名归。她的名字与她出神入化的绣艺,已深深镌刻在这个时代的记忆之中,无可替代。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