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抱着半瓶西凤酒,脸上笑出深深的褶子:“小陈啊,下回三大爷弄到好花生米还找你!”说罢趿拉着布鞋晃出屋门。陈墨望着他微驼的背影笑了笑,这老书生虽算计得紧,倒也有几分真性情。
收拾完碗筷,他端水到院里洗漱。四月井水还带着寒意,泼在脸上顿时神清气爽。插好门闩,就着煤油灯翻看借来的《温病条辨》,钢笔在笔记本上沙沙作响——遇到疑难处便标注下来,预备明日请教科里老大夫。两年下来,竟积了厚厚三本笔记,比前世备考执业医师证还认真。
十点钟声敲响时,他披衣出门解手。四合院沉入墨色,唯厕所方向隐约传来动静。他捏亮手电照去,却是许大茂提着裤腰带钻出来,两人照面俱是一愣。
“陈大夫也起夜?”许大茂讪笑着搭话,眼珠却往陈墨腕间手表瞟。
“解个手就回。”陈墨侧身让过。这放映员最爱打听各家隐私,明日全院就该传他深夜外出的闲话了。
再躺回床上时,他惯常唤出脑海中的系统界面。金光闪过,提示音清脆悦耳:“叮!签到满30天,奖励大黄鱼1根、现金100元、粮票肉票各100斤。”
意识沉入随身空间,只见角落里黄灿灿的金条已堆成小堆,各类票证分门别类收在木匣中,另有白面猪肉等物资码放整齐。最奇的是这些物品时间凝滞,昨日放的烧饼今日还冒着热气。若叫外人瞧见,怕是要骇得晕过去。
晨光熹微时,陈墨被院中泼水声唤醒。穿衣推门,正见秦淮茹蹲在院角搓洗衣物,棉衫袖口磨得发白。贾东旭端着茶缸在一旁漱口,喉间痰音嘶哑——钢厂粉尘到底伤身。
“陈大夫跑步去?”贾东旭含混招呼道。
“老规矩,活动筋骨。”陈墨拧开水龙头。冷水扑面的刹那,他忽瞥见棒梗扒着门缝偷看,那小崽子目光贼溜溜的,竟有几分日后“盗圣”的影子。
晨跑路线是固定的:从四合院出发,沿南锣鼓巷绕到后海,再折返协和医院。路上常见拎着尿盆倒夜香的大妈、排队等公厕的汉子,以及缩在墙角啃窝头的乞丐。这年代人人面带菜色,反倒衬得他这日日晨跑的身姿格外扎眼。
回家生火熬粥时,邻居们又被煎蛋香勾得坐立不安。王婶家的娃儿扒着窗台哭闹,三大爷捧着棒子面粥念念有词:“年少不知积蓄难啊...”陈墨只作未闻,心下却暗叹:若非签到系统傍身,自己怕比他们还要精打细算。
饭毕出门,恰遇棒梗领着几个小豆丁围上来。那孩子鼻翼翕动,眼巴巴望着他:“陈叔,您家鸡蛋咋恁香呢?”
陈墨揉揉他脑袋:“想吃了让你妈烙饼时滴两滴油。”说罢亮亮空碗踱向水槽。孩子们一哄而散,唯棒梗仍盯着陈家窗户咂嘴——这一幕落在陈墨眼里,不由暗忖:该早点给橱柜加把锁了。
背起军绿挎包出院门时,朝阳正跃上灰墙黛瓦。收音机里放着激昂的进行曲,巷口粮店前已排起长队。陈墨深吸一口掺杂煤烟与豆汁味的空气,将纷杂思绪甩在身后。
新的一天开始了,而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扉页。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