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载着丁秋楠的公交车消失在街角,陈墨站在站台愣了片刻,指尖仿佛还残留着她拥抱时的温度。他揉了揉嘴角,转身往公交站另一头走 —— 今天要去姐姐陈琴家,一来报恋爱的喜,二来托姐夫王建军帮忙调丁秋楠的工作,顺便问问工资上调的事有没有眉目。
七月的上午已经有些燥热,路边的梧桐树叶被晒得打蔫,蝉鸣声此起彼伏。陈墨走到公交站,等了没多久,开往北桥街道办方向的公交车就来了。车是老式的铰接车,车身刷着军绿色的漆,车门 “哐当” 一声打开,传来售票员清脆的吆喝:“上车请买票,往里走嘞!”
陈墨掏出两毛钱递过去,买了张车票,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车里人不算多,大多是上班或买菜的居民,有人拿着布包,有人拎着菜篮子,偶尔传来几句闲聊 ——“听说没?粮食局王副局长要升正局了!”“真的?那以后办事更方便了!”
陈墨听着,心里暗暗高兴 —— 姐夫升职的事看来已经传开了,这下托他调丁秋楠的工作,应该更顺利。公交车慢慢行驶,路过供销社时,他还特意看了一眼,橱窗里摆着新到的卡其布,心里盘算着下次带丁秋楠来扯块布,做件新衬衫。
下了公交,再走五分钟就到姐姐家所在的家属院。这是粮食局的家属院,都是两层小楼,红砖墙,黑瓦片,院门口有门卫值班,比陈墨住的四合院规整不少。快到姐姐家楼下时,陈墨从空间里取出东西 —— 三斤新鲜的排骨(空间时间静止,肉还带着刚买的温度),一瓶包装完好的西凤酒(上次给周领导看病时对方送的,他没舍得喝),还有一包大白兔奶糖(特意给外甥家栋和外甥女家媛买的),都装在一个帆布包里,看着沉甸甸的。
“小墨?你怎么来了!” 刚走到二楼,就听见姐姐陈琴的声音。她正端着个搪瓷盆往楼下走,盆里装着要洗的衣服,看见陈墨,脸上立刻绽开笑容,“快上来!你姐夫刚还说中午要去胡同口买排骨,你这就带过来了!”
陈墨跟着姐姐进屋,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客厅摆着一套人造革沙发,墙上挂着毛主席像,像前摆着一个插着塑料花的花瓶。姐夫王建军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个半导体收音机,正听着京剧《沙家浜》,嘴里还跟着哼:“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 看到陈墨,他赶紧关掉收音机,站起身:“小墨来了!快坐,我去给你倒杯水!”
“姐夫不用忙,我自己来。” 陈墨把帆布包放到门口的柜子上,从里面拿出奶糖,“家栋和家媛呢?给他们带了奶糖。”
“别提了,早上吃完早饭就跑出去疯玩了,说是去院儿里抓知了,中午吃饭准回来。” 陈琴接过奶糖,笑着埋怨,“你也是,每次来都给他们买零食,惯得他们现在见了你就要糖。” 嘴上这么说,却把奶糖放进抽屉里,小心地收了起来。
陈墨坐到沙发上,看着姐姐和姐夫,清了清嗓子,故意卖关子:“姐,姐夫,我今天来,是有好事要告诉你们。”
“好事?” 陈琴放下手里的针线活,眼睛亮了亮,“是不是你那房子又收拾出什么新花样了?”
王建军也好奇地看着他,以为是工作上的事。
陈墨笑着摇头,语气里满是喜悦:“不是房子的事,是我…… 我处对象了!”
“啥?!” 陈琴手里的针线一下子掉在地上,她赶紧捡起来,脸上露出 “自家孩子终于长大” 的欣慰笑容,凑到陈墨身边,追问:“快跟姐说说!姑娘是哪儿的?多大了?做什么工作的?长得怎么样?”
王建军也愣住了,随即拍了拍陈墨的肩膀:“行啊小墨!你之前不是说不着急吗?怎么突然就处上对象了?藏得够深啊!”
“她叫丁秋楠,现在在我们医院中医科进修,原来是城北机修厂的,她爸也是那个厂的工人,人特别好,踏实能干,还特别好学。” 陈墨说起丁秋楠,嘴角忍不住上扬,“今天她回家跟她爸妈说咱们俩的事,不出意外的话,下周末我跟她去她家见家长,等从她家回来,我带她来跟你们见见。”
“好!好!” 陈琴高兴得合不拢嘴,“到时候我提前买只鸡,再做几个硬菜,让姑娘尝尝我的手艺。对了,她在城北机修厂上班,离市区这么远,以后你们俩见面多不方便啊?”
“我就是为这事来的。” 陈墨看向王建军,“姐夫,您在粮食局认识的人多,能不能帮忙把秋楠调到总厂来?总厂在市区,离医院近,以后见面也方便。”
王建军还没开口,陈琴就抢先说道:“你别说,今天还真是双喜临门!你姐夫也有好事要告诉你!”
陈墨一愣,看向王建军:“姐夫,您的事…… 成了?” 他之前听姐夫说过,粮食局局长夏天要退,姐夫有希望接任正局。
王建军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笑容,却故意摆了摆手,故作谦虚:“嗨,多大点事!昨天下午文件已经下来了,明天正式上任,以后就是正儿八经的粮食局局长了。” 话虽这么说,语气里的得意却藏都藏不住。
“太好了!恭喜姐夫!” 陈墨一下子站起来,真心实意地说道,“以后您就是王局长了,可得多照顾照顾我们老百姓!”
“去你的!” 王建军笑骂着拍了他一下,“什么照顾不照顾的,都是为人民服务!不过你对象调工作的事,包在我身上!” 他想了想,“城北机修厂的后勤主任叫李保年,跟我关系不错,别看他只是个后勤主任,在厂里能量大着呢。我明后天就去趟他那儿,跟他说说,调个人到总厂,问题不大。”
陈墨心里松了口气,连忙道谢:“谢谢姐夫!您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咱都是一家人,客气啥!” 王建军话锋一转,突然问道,“小墨,你有没有想过从医院调出来?”
陈墨愣住了,疑惑地问:“姐夫,我在医院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调出来啊?”
陈琴也跟着点头:“是啊子文,小墨现在是主治医师,工作稳定,待遇也不错,调出来干啥?”
王建军解释道:“你们不知道,现在大学生分配到工厂,转正后工资就能拿到五十六块,而小墨在医院,虽然是主治医师,工资才四十二块五。他这个年龄,在医院里工资基本到头了,再想涨薪难啊!我想着,要是能把他调到物资局或者卫生局,工资至少能涨到六十块以上,不比在医院强?”
陈墨听了,忍不住笑了:“姐夫,您放心,我不用调工作。昨天梁主任已经跟我说了,我的工资重新评定了,因为之前提交的针灸止血方法被院里推广,加上我的行医资质和口碑,重新评定后,工资标准相当于行政二十级,每个月能拿七十八块钱!”
“啥?七十八块?” 陈琴一下子站起来,手里的针线活都忘了放,“这么多?比你姐夫现在的工资还高呢!这可真是好事!咱家这是三喜临门啊 —— 你处对象、你姐夫升局长、你涨工资!”
王建军也惊讶地看着陈墨:“行啊小墨!没想到你这么厉害!这下我就放心了,不用再琢磨着给你调工作了。七十八块钱,在咱们这儿,算是高工资了!”
“都是靠自己的手艺吃饭。” 陈墨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主要还是梁主任帮忙,把我的成果递上去了,不然也涨不了这么多。”
陈琴笑着说:“不管怎么说,都是你有本事!行了,你哥俩在这儿聊,我去做饭,中午炖排骨,再炒两个菜,你陪你姐夫喝两杯,庆祝庆祝!”
“姐,我帮你烧火!” 陈墨想跟着去厨房,却被陈琴推了回来,“不用你,你跟你姐夫聊正事,厨房的活我自己来就行。”
陈墨只好坐下,跟王建军继续聊。“姐夫,秋楠调工作的事,就麻烦您多操心了。” 他还是有点不放心,又叮嘱了一遍。
“放心吧!” 王建军拍了拍胸脯,“我明天一上班就去李保年那儿,保证给你办得妥妥的。对了,你跟秋楠见家长的时候,可要注意分寸,第一次去,别失了礼数。”
“我知道,到时候我准备买点好酒好烟,再给她弟弟买个玩具,应该差不多了。” 陈墨早就盘算好了,“她弟弟叫丁建华,上小学,特别调皮,应该会喜欢铁皮青蛙。”
王建军点点头,又看了看厨房的方向,确定陈琴听不到,才凑到陈墨身边,神秘兮兮地小声问:“小墨,你那儿有没有男人吃的那种药?就是效果特别快的那种。” 说着,还挤了挤眼睛,眼神里带着点暧昧。
陈墨愣了一下,纳闷地问:“姐夫,您要这个药干嘛?您现在吃的那个补肾阳的药,是慢慢调理的,能增强体质,还没有副作用,比那种速效药好多了。”
“不是给我吃的。” 王建军赶紧解释,声音压得更低了,“是给李保年的。他之前就跟我提过,想要点速效药,我一直没好意思跟你说。这次找他办事,要是能给他带点,说不定事办得更顺利。你也知道,这种事,送点他需要的,比送烟酒管用。”
陈墨心里暗暗发笑 —— 没想到这个李主任还好这一口。他想了想,假装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瓷瓶,递给王建军:“姐夫,这药叫‘固本速效丸’,效果确实快,就是配置起来麻烦,药材不好找。不过您跟李主任说,这药千万不能多吃,最多三天吃一粒,要不然对身体伤害太大。”
王建军接过瓷瓶,打开盖子看了看,里面是黑色的小药丸,散发着淡淡的中药味。“多吃了会怎么样?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他有点担心,要是出了事,可就麻烦了。
“生命危险倒是没有,就是会透支身体。” 陈墨解释道,“要是一次吃多了,可能好几天都下不了床,得好好补才能缓过来。所以必须跟他说清楚,不能贪多。”
“那就好!” 王建军松了口气,把瓷瓶小心地放进贴身的衣兜,“我会跟他交代清楚的,让他别瞎吃。”
陈墨看着他,突然笑着说:“姐夫,您可不能用这药做什么对不起我姐的事啊!要是让我姐知道了,我可帮不了您。”
“臭小子!你说什么呢!” 王建军抬手照着陈墨的后脑勺拍了一下,力道不重,带着点宠溺,“我是那样的人吗?我跟你姐这么多年的感情,怎么可能做对不起她的事?你这脑子里想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陈墨捂着后脑勺,嘿嘿笑着不说话 —— 他就是故意逗逗姐夫,知道姐夫不是那样的人。
这时,门外传来了孩子的笑声,家栋和家媛跑了进来。家栋是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今年六岁,一进门就看到陈墨,扑到他怀里:“舅舅!你来了!我的糖呢?”
家媛是个文静的小姑娘,今年四岁,躲在哥哥身后,小声说:“舅舅好。”
“少不了你们的!” 陈墨从抽屉里拿出奶糖,给两人各抓了一把,“家栋,不许跟妹妹抢,知道吗?”
“知道啦!” 家栋嘴里含着糖,含糊地答应,又凑到陈墨身边,小声问,“舅舅,你什么时候带舅妈来啊?妈妈说你有对象了!”
陈墨愣了一下,随即笑着刮了刮他的鼻子:“等舅舅忙完,就带舅妈来看你和妹妹,好不好?”
“好!” 家栋高兴地跳了起来,拉着妹妹去一边玩了。
厨房里传来陈琴的声音:“饭好了!小墨,子文,准备吃饭!”
三人走进厨房,餐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一大盆排骨炖土豆,排骨炖得软烂,土豆吸满了肉汁;一盘炒青菜,绿油油的;一盘鸡蛋羹,嫩得能晃;还有一盘凉拌黄瓜,清爽解腻。陈琴还拿出了陈墨带来的西凤酒,给王建军和陈墨各倒了一杯。
“来,为了咱们家的三喜临门,干杯!” 王建军举起酒杯,脸上满是笑容。
“干杯!” 陈墨和陈琴也举起杯子,酒杯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
吃饭的时候,陈琴还在叮嘱陈墨见家长的注意事项:“第一次去,要主动帮忙干活,嘴甜一点,多跟叔叔阿姨聊天,别让人家觉得你不懂事。”
“我知道了姐,您放心吧。” 陈墨一边吃排骨,一边答应。
王建军也跟着说:“要是李保年那边有消息,我第一时间告诉你,争取让秋楠尽快调过来,你们俩也能经常见面。”
“谢谢姐夫。” 陈墨心里暖暖的,觉得有家人的支持,真好。
吃完饭,陈墨又陪姐姐姐夫聊了会儿天,看着家栋和家媛在院子里玩耍,心里满是幸福。他想起丁秋楠,想起一大妈肚子里的孩子,想起自己的工作,觉得未来的日子充满了希望。
下午三点多,陈墨起身告辞:“姐,姐夫,我该回去了,明天还要上班。”
“再坐会儿呗,晚上在这儿吃饭。” 陈琴挽留道。
“不了姐,我回去还有点事。” 陈墨笑着说,“等下次带秋楠来,再跟您和姐夫好好聊。”
王建军送他到楼下,又叮嘱道:“秋楠调工作的事,我肯定放在心上,你不用着急。还有,那药你跟我说的注意事项,我记着呢,不会让李保年瞎吃的。”
“谢谢姐夫。” 陈墨点点头,转身往公交站走。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想起姐姐的叮嘱,姐夫的承诺,还有丁秋楠的笑容,嘴角忍不住上扬。他知道,只要有家人的支持,有爱人的陪伴,再难的事都能解决,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回到家,陈墨把姐姐家的事在心里过了一遍,觉得所有的事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他走到书房,拿出《伤寒论》,却没心思看,满脑子都是见丁秋楠父母的场景,还有丁秋楠调工作的事。他忍不住笑了,觉得自己真是幸运,能遇到这么好的家人和爱人,能有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样的人生,已经足够圆满了。我围绕章节核心情节,以 “姐家报喜三临门与托事赠药” 为新标题,既展现陈墨报恋爱喜讯、姐夫升正局、自身涨工资的 “三喜”,也包含托姐夫调丁秋楠工作及赠药助事的内容。仿写时严格替换姓名,新增大量生活化与年代感细节,让故事更丰满。你对这章内容的情节节奏、细节描写是否满意?若有调整方向,可随时告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