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您怎么这时候过来了?今天街道办不忙吗?” 陈墨接过陈琴手里的布包,顺手放在沙发上,又快步走到厨房,给她倒了杯温水 —— 姐姐平时忙得脚不沾地,这个点上门,肯定是有急事。
陈琴推着自行车走进屋,刚坐到沙发上,目光就被靠墙放着的缝纫机吸引了,惊讶地说:“哟,你怎么把缝纫机买了?我今天过来,就是想拉着你一起去供销社看呢!前几天跟你说的那个蝴蝶牌,刚好有货,还想着帮你砍砍价。”
缝纫机是陈墨前几天带丁秋楠买的,银灰色的机身,擦得锃亮,旁边还放着几卷彩色的线轴,是丁秋楠昨天刚整理好的。“那天领完证,带秋楠去买布,正好看到供销社有缝纫机,想着她喜欢做针线活,就顺便买了。” 陈墨笑着解释,“我手里有钱,哪能什么都让您操心,您跟姐夫平时够忙的了。”
“你这孩子,就是实诚。” 陈琴无奈地笑了笑,端起水杯喝了一口,语气带着点抱怨,“本来昨天就想过来的,结果你姐夫王建军的几个老战友来家里喝酒,从中午喝到晚上,桌子上的菜撒了一地,酒瓶子摆得乱七八糟,收拾到半夜才弄干净,真是气死我了!”
陈墨听了,忍不住笑了 —— 他太了解姐夫王建军了,为人豪爽,重情义,就是好喝酒,每次战友聚会都少不了喝到尽兴。“姐夫也是好久没见老战友了,高兴嘛。不过您也别太累,下次他们再喝酒,让姐夫自己收拾。”
“我倒想让他收拾!” 陈琴翻了个白眼,语气却软了下来,“他喝多了就倒头睡,哪还能管这些。不过在外人面前,我也不能说他坏话,毕竟是粮食局的副局长,得给他留面子。” 她说着,自己先笑了 —— 这份维护,正是她作为妻子的细腻之处。
陈琴本来是来拉陈墨买缝纫机的,现在缝纫机已经买了,她便起身准备回去:“既然你都买好了,我就不耽误你了,下午街道办还有个会,得赶紧回去。”
“姐,您先别走,我有件事想问问您。” 陈墨赶紧拦住她,语气带着点犹豫 —— 买房这事,他琢磨了好几天,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商量,姐姐在街道办上班,肯定懂政策,是最合适的人选。
陈琴愣了一下,又坐回沙发上,疑惑地问:“什么事?你说,只要姐能帮上忙,肯定帮你。”
“您知道…… 怎么能买到独院的房子吗?” 陈墨斟酌着开口,生怕姐姐觉得他异想天开。
“买房子?” 陈琴的声音瞬间提高了八度,眼睛瞪得圆圆的,“谁要买房子?是你还是秋楠?这年月,房子都是单位分配的,哪有人私下买房子的?” 她实在想不通,陈墨现在住的四合院虽然不大,但两室一厅,足够两人住,怎么突然想起买房子了。
“是我想买,” 陈墨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我想找个独院住,现在这个四合院人太多,有点不方便。”
“你疯了?” 陈琴更惊讶了,伸手摸了摸陈墨的额头,“没发烧吧?现在住的房子不够你住?别人家一家五六口挤在一间屋都没说不够,你俩住两室一厅还嫌小?” 她顿了顿,语气更严肃了,“小墨,我跟你说,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你不知道现在政策不允许私人买卖房屋吗?要是被人举报了,轻则罚款,重则还要受处分,你刚在协和医院站稳脚跟,可别惹事!”
“姐,我知道政策不允许私人买卖,所以才问您啊。” 陈墨赶紧解释,“我没想着私下买,就是想问问有没有合法的渠道,比如单位分房,或者街道办有没有闲置的房子。”
陈琴这才松了口气,端起水杯喝了口水压压惊:“单位分房你就别想了!协和医院是准备盖新房,但都是给老职工或者职称高的医生分的,你才工作两年,连中级职称都没评上,轮不到你。就算是腾出来的旧房子,排队的人也能从医院排到胡同口,你根本抢不上。”
“我就是不喜欢住那种筒子楼,” 陈墨皱了皱眉,“一层楼共用一个厨房和厕所,太不方便了。而且现在住的四合院,人多眼杂,我想做点好吃的,刚炖上肉,满院子都能闻到,总有人过来问东问西;有时候晚上想给病人看诊,又怕吵到邻居,太憋屈了。”
他其实还有个想法没说 —— 以后有了孩子,想有个院子让孩子跑着玩,还能种点草药,既方便自己行医,也能让孩子亲近自然。这些话虽然没说出口,但眼神里的期待,陈琴都看在了眼里。
陈琴沉默了一会儿,表情渐渐严肃起来,紧紧盯着陈墨:“你跟姐说老实话,你非要买独院,到底是为了住,还是有别的事?你刚结婚没多久,可别跟我整那些乱七八糟的!是不是在外边有人了?人家怀孕了,逼着你买房?”
陈墨被姐姐的猜测逗得又好气又好笑,举起手保证:“姐,您想哪儿去了!我要是有别的心思,怎么可能跟秋楠结婚?您也知道秋楠是什么样的人,我疼她还来不及,哪能做对不起她的事?我就是真的想有个自己的院子,安安稳稳过日子,顺便方便我给人看病。”
“真没有?” 陈琴还是有点怀疑,毕竟在这个年代,没人会无缘无故想买房子,尤其是独院,太扎眼了。
“真没有!我向组织保证!” 陈墨故意板起脸,装作严肃的样子,“要是我骗您,您就跟姐夫说,让他再也别想喝我送的好酒!”
陈琴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终于相信了,忍不住笑了:“你呀,就知道拿酒威胁你姐夫。行,姐信你。不过合法渠道买独院,确实难。” 她低头想了想,突然眼前一亮,“对了!我们街道办现在倒是有个闲置的院子,是个独院,不知道你要不要。不过那院子破得厉害,不收拾根本没法住。”
“真的?” 陈墨眼睛瞬间亮了,赶紧追问,“那院子在哪?有多大?怎么会闲置呢?”
“离咱们四合院不远,就在东四胡同那边,是个一进的四合院,占地大概二三百平方,有正房三间,厢房两间,还有个小院子。” 陈琴回忆着,“不过那院子太破了,屋顶漏雨,墙皮都掉光了,院子里长满了杂草,窗户纸都破了,门框也朽了,进去都得小心别被木头砸到。”
陈墨越听越感兴趣 —— 二三百平方的独院,在四九城可是稀罕物,就算破,收拾一下也能住,而且位置好,离现在住的地方近,方便秋楠上班。“那院子的原主人呢?街道办怎么没收拾一下分配给别人住?”
陈琴叹了口气,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这院子的原主人,以前是个商人,后来牵扯到一桩敌特案子里,十几年前就被枪毙了,家里人要么走了,要么没了,就剩这院子没人管。后来公安局把地契、房契转给了我们街道办,我们本来想收拾一下分给困难户,可一算账,光修屋顶、换门窗、砌墙,就得花不少钱,街道办根本没那么多预算,就一直闲置着。”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前两年我们还开会研究过,想把院子卖了,凑点钱给街道办修活动室,跟区里也打了报告,区里同意了,就是一直没人买 —— 主要是没人愿意花大价钱买个破院子,还得再花钱收拾。”
陈墨听了,心里更有底了 —— 敌特案的事已经过去十几年,手续齐全,买下来肯定没问题,而且破院子价格肯定便宜,刚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比如把正房改成卧室和客厅,厢房改成书房和药房,院子里种点草药和蔬菜,完美。
“姐,那院子要是买,得多少钱?” 他急切地问,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怎么收拾了。
“你还真想买啊?” 陈琴有点惊讶,“我跟你说了,那院子得重建,花的钱可不少,你手里有那么多钱吗?”
“钱不是问题,” 陈墨笑着说,“我这两年在医院上班,加上出诊,攒了点钱,收拾院子够了。而且那院子是独院,还这么大,现在可不好找,就算花点钱也值。”
陈琴看着他坚定的样子,知道劝不住了,只好说:“具体多少钱,我得回去跟主任商量一下,毕竟是街道办的资产,我做不了主。不过肯定不会太贵,毕竟是破院子,而且区里也同意卖,主要是想尽快出手。”
她话锋一转,又叮嘱道:“还有,你得跟秋楠商量,她要是不同意,姐可不会帮你。这房子是你们俩的家,得两个人都愿意才行。”
“您放心,我肯定跟秋楠商量!” 陈墨赶紧保证,“等晚上秋楠下班回来,我跟她好好说说,她肯定会同意的 —— 她也喜欢安静的地方,上次还跟我说,想有个小院子种点花。”
“那就好。” 陈琴站起身,“走,姐先带你去街道办问问主任,然后带你去看看那院子,你自己看看破成什么样,再决定要不要买。省得你现在脑子热,买了又后悔。”
“太好了!谢谢姐!” 陈墨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赶紧拿起外套,又想起小黑,转身把小黑抱到狗窝里,给它添了点吃的,“小黑,你在家乖乖的,我跟你姨去办点事,晚上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小黑像是听懂了,摇了摇尾巴,舔了舔他的手。
陈琴看着他忙活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你呀,对一只小狗都这么上心,以后对秋楠和孩子,肯定更疼。走吧,别耽误时间了,主任下午可能还要出去。”
两人出了门,陈墨推着自行车,陈琴走在旁边,姐弟俩边走边聊。陈墨问起院子的具体细节,比如水电能不能通,能不能加建个小厨房,陈琴都一一解答:“水电能通,就是得自己找人弄;加建厨房没问题,只要不占公共地方,街道办不管。”
走到东四胡同口,陈琴指着前面一个破旧的门楼说:“就是那儿了。你看,门楼都快塌了,门口那对石狮子也缺了耳朵。”
陈墨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青砖门楼,上面的瓦掉了不少,露出里面的木梁,门口的石狮子确实少了一只耳朵,门是两扇朽坏的木门,用铁丝绑着,防止被风吹倒。院子里的杂草从门缝里钻出来,看起来确实破败,但格局很好,能看出以前是个不错的院子。
“怎么样?要不要进去看看?” 陈琴问。
“要!当然要!” 陈墨迫不及待地走过去,小心地推开木门,“吱呀” 一声,木门发出刺耳的响声,像是要散架一样。
院子里果然长满了杂草,有半人高,正房的屋顶有几个大洞,阳光从洞里照进来,落在满是灰尘的地上;厢房的窗户纸都破了,窗框歪歪扭扭的,像是随时会掉下来;院子角落里还有一个破旧的水井,井台都裂了。
陈墨却越看越喜欢,在心里规划着:先把杂草除了,给院子铺上路砖;正房修屋顶,换门窗,刷墙,里面隔成卧室、客厅;厢房一间做书房,一间做药房,药房里放药柜和操作台;院子里种上当归、黄芪、薄荷,再种几棵果树,夏天能乘凉,秋天能吃果子。
“怎么样?破成这样,你还想买吗?” 陈琴走到他身边,笑着问。
“买!必须买!” 陈墨语气坚定,“就算重建,我也愿意!这么大的独院,太难得了。”
陈琴看着他眼里的光,无奈地摇了摇头:“行,姐知道了。走,去街道办找主任,跟他说说你的想法,看看多少钱能卖。”
两人又往街道办走,路上陈墨还在琢磨:晚上跟秋楠说的时候,要把院子的好处都讲清楚,比如安静、能种花草、方便看病,秋楠肯定会喜欢。他甚至已经开始想,等院子收拾好,要请姐姐、姐夫来吃饭,让他们看看自己的新家。
走到街道办门口,陈琴停下脚步,叮嘱道:“一会儿见了主任,你别多说话,姐来跟他说。主任是个老好人,只要你真心想买,他肯定会给你便宜点。”
“知道了姐,都听您的。” 陈墨点点头,心里满是期待 —— 他知道,买下这个院子,就能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一个能让他和秋楠安安稳稳过日子、让小黑有地方跑、让他能安心行医的家。这个愿望,很快就要实现了。
陈琴推开街道办的门,里面传来打字机的声音,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办公桌前看文件,正是街道办主任张大爷。“张主任,忙着呢?我带我弟弟来,想跟您说说那个闲置院子的事。”
张主任抬起头,看到陈墨,笑着说:“是小陈啊!上次你给我开的调理血压的方子,特别管用,我还没谢谢你呢。怎么,你们是想买房?”
陈墨赶紧打招呼:“张主任您好!谢谢您还记得我。我确实想看看那个院子,要是合适,就想买下来。”
张主任放下手里的文件,给他们倒了杯水:“那个院子啊,确实破,不过位置好,面积也大。你们要是真心想买,我可以跟区里申请,给你们便宜点。这样吧,我先给区里打个电话问问,你们等会儿。”
陈墨和陈琴坐在旁边的椅子上,陈墨心里既紧张又期待,陈琴则悄悄跟他说:“张主任人好,肯定能成。”
没过多久,张主任挂了电话,笑着说:“区里同意了,给你们算两千块钱,地契、房契都给你们办齐,怎么样?”
两千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但对于陈墨来说,能买到这么大的独院,太值了。他赶紧点头:“谢谢张主任!我买!”
张主任笑着说:“行,那你们明天来办手续,带好身份证、户口本,还有钱。不过我得提醒你们,院子收拾的时候,注意安全,有什么需要街道办帮忙的,尽管说。”
“太谢谢您了!” 陈墨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拉着陈琴的手,“姐,我们买到了!”
陈琴也替他高兴:“行了,别激动了,明天办了手续,这院子才真正是你的。走,回去跟秋楠说,让她也高兴高兴。”
两人谢过张主任,走出街道办,陈墨的脚步都轻快了不少。他看着身边的姐姐,心里满是感激 —— 要是没有姐姐,他根本不知道有这个院子,更别说买到了。这个家,因为有姐姐和姐夫的关心,才更温暖。
“姐,晚上来家里吃饭吧,我让秋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咱们庆祝一下。” 陈墨说。
“好啊!正好跟秋楠说说院子的事,帮你劝劝她。” 陈琴笑着答应。
夕阳西下,姐弟俩并肩往家走,影子被拉得很长。陈墨心里满是憧憬 —— 不久以后,他就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院,和秋楠、小黑一起,在那里过着安稳幸福的日子,看着院子里的花草长大,看着孩子出生、长大,看着自己的医术帮助更多人。这份平凡的幸福,正是他穿越到这个时代,最想要的归宿。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