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冰火交响·分子重构
钢笔落地的声响还在空腔里回荡,林浩没去捡。他盯着图纸边缘那两个微微发烫的字——“承天”,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腕表边缘。表盘下那片星图仪零件轻微震动了一下,像是回应某种频率。
苏芸的手还停在裂纹上方,指节泛白。她没说话,只是把项链取下来,将星图残片轻轻按进音叉的共鸣槽。金属与矿物接触的瞬间,一道低频震波沿着地面扩散出去,像是一声沉睡已久的呼吸终于被唤醒。
控制台的警报灯忽然熄了。
林浩抬头,屏幕正跳出一行新提示:“检测到复合文明协议,是否切换至‘天工-考工’双模驱动?”
他没动,目光扫过主控界面。鲁班系统底层依旧标红着“文化参数不可量化”的判定,但数据流已经开始自动重组——结构力学模型和古籍韵律分析并行加载,仿佛两股原本互不相认的河流,在某个看不见的节点悄然汇合。
“不是系统变了。”他说,“是我们给它的指令,终于被听懂了。”
苏芸睁开眼,“那就让它听下去。”
她举起音叉,敲击第一下。
声音不高,却穿透岩层,直抵地下三百米深处。共振波形从杂乱尖峰骤然收束,形成三重叠浪,主频清晰浮现——正是唐薇之前记录的地磁波动基频。
耳机里的电流声断了一下,接着传来她的声音:“基因片段开始同步……它在响应你们的声波节奏!重复一遍,盘古大陆的分子链正在与月核反应堆产生定向共振!”
林浩立即调出生物打印模块,手指在终端快速滑动。他没有选择预设模板,而是手动绘制了一组微型斗拱结构。不为承重,只为反射声波。连接点间距精确到微米级,每一处转角都对应《营造法式》中的“承重九势”。
“阿依古丽的算法还在后台运行。”他低声说,“羊毛毡模拟应力分布……现在成了声学导流的关键。”
苏芸点头,转向阿米尔:“二十四节气,每一声间隔按地球年周期均分。你来打鼓点,我来控音叉。”
阿米尔摘下听诊器,将梵音翻译芯片接入辅助端口。塔布拉鼓的录音缓缓播放,低频段与音叉的震动逐渐咬合。他闭上眼,手指轻叩膝盖,像在丈量时间本身。
第一声节令响起时,地面微颤。
第二声,月壤粒子开始有序排列。
第三声,一道光带自星图接口蜿蜒而出,如同地下暗河破土。林浩一眼认出——这是“冰火长城”残留构造的被动响应。底部液态水层尚未凝固,顶部悬浮的嫦娥五号分子重组体正随节奏脉动。
“能量有了路径。”他说,“但它还不够稳。”
苏芸深吸一口气,调整音叉角度。她想起母亲曾说过的一句话:“修壁画不是补颜色,是接住前人留下的气息。”
她不再刻意控制节奏,而是让每一次敲击都顺着地面传来的脉动走。春分、清明、谷雨……每一声落下,光带就延伸一截。微型斗拱链桥在共振节点自动成型,像是一串沉默的驿站,承接并传递着某种超越工程定义的信息。
第七组节气完成时,整座反应堆核心突然安静了一瞬。
然后,蓝光泛起。
不是警报,也不是故障指示,而是一种温和的、均匀扩散的光源,从岩壁深处渗透出来。频率稳定在432hz——黄钟律的标准值。
林浩看着能量流向图,眉头松开半寸。紊乱的混沌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层层递进的波纹结构,像极了古代编钟的谐振模式。
“这不是我们在引导。”他喃喃道,“是它自己找到了节奏。”
耳机里,唐薇的声音再次切入:“地磁反馈显示,基因片段已完成初步解码。它们不是单纯的dNA序列……更像是……一段被压缩过的文明启动程序。”
“什么意思?”林浩问。
“意思是,”她顿了顿,“这些分子链里藏着建造规则。就像种子知道怎么长成树,它们也知道怎么重组成某种……存在。”
话音未落,阿米尔猛地睁眼。
他手中的听诊器还在震动,但不再是地质信号。他嘴唇微动,像是在辨认什么。
“有声音。”他说,“不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是直接在我脑子里响起的。”
苏芸立刻将音叉贴上岩壁,闭目感知。震动纹理在掌心铺展,某些脉冲的走向让她心头一震——那不是随机波动,而是甲骨文的笔顺轨迹。
“写的是什么?”林浩问。
“我不知道。”她摇头,“但我能感觉到它的结构……像是某种宣言。”
林浩迅速调取陆九渊AI遗留的日志碎片。系统自动匹配到一段朱熹注《周易》的内容,标题写着“万物归藏”。他放大音频波形,对比当前信号,两者完全吻合。
“不是巧合。”他说,“它是用经典注释的方式在传递信息。”
阿米尔忽然站起身,靠在岩壁边。他摘下耳机,双手扶着听诊器,像是怕它掉下去。他的嘴唇开始无声地开合,像是在咀嚼某个无法轻易吐露的词。
几秒后,他开口,声音很轻,却压过了所有背景杂音:
“万物归宗,文明再启。”
话音落下的刹那,整个反应堆核心的蓝光骤然加深,又缓缓回落,如同一次深呼吸。
林浩的手指悬停在“双模驱动确认键”上方。系统等待执行,能量流已进入可控状态,但只要按下这个键,就意味着正式启用“天工-考工”双模协议——科学逻辑与文化编码的深度融合,从此不再区分哪一部分是技术,哪一部分是传承。
他没急着按。
而是低头看向自己的图纸。刚才那滴坠落的墨迹,此刻正沿着纸纤维缓慢移动,自行勾勒出一个新的结构轮廓。线条走势陌生,却又带着某种熟悉的秩序感。
苏芸睁开眼,看见了他的表情。
“你也看到了?”她问。
林浩点头。
“它在画新的东西。”
苏芸伸手碰了碰音叉,余震顺着指尖爬上来。她忽然笑了,笑得极轻,像是怕惊扰什么。
“也许我们一直搞错了。”她说,“不是我们在重建文明,是文明自己选择了重启的方式。”
阿米尔仍靠在岩壁边,听诊器贴耳,双眼睁着,却像是进入了某种深层共振状态。他的唇角微微颤动,仿佛还在回味那八个字的重量。
林浩看了他们一眼,收回视线。
手指缓缓下压。
确认键即将触底时,地面突然传来一阵规律震动。
不是来自下方,而是从四面八方同时逼近。
岩壁表面浮现出细密纹路,不是裂痕,也不是光带,而是一行行竖排小字,由月壤粒子自发排列而成。
林浩看清了第一个词:
**天工开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月球计划:广寒工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