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无声的棋局
李国嵘的离去,像抽走了会议室里所有的空气,留下一种近乎真空的死寂。那扇沉重木门合拢的声响,仿佛还在每个人耳边回荡。
徐静婉依旧站着,背脊挺得笔直,只有她自己知道,膝盖在微微发软。李国嵘那个问题,以及她孤注一掷的回答,耗尽了她全部的心力。她能感觉到各种目光黏在自己身上——惊疑、探究、同情,还有王琴眼中几乎无法掩饰的失望和愈发冰冷的恨意。
投资部总监轻咳一声,强行拉回了会议的节奏,但气氛已经完全不同。后续的讨论变得机械而敷衍,所有人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显然心思还停留在李国嵘带来的震撼和徐静婉那石破天惊的回答上。
会议草草结束。众人沉默地陆续离场,没有人再多看徐静婉一眼,也没有人再对她提出任何问题。那种被无形隔离的感觉,比之前的公开质疑更让人窒息。
王琴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她走到门口,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徐静婉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最终只是冷哼了一声,摔门而去。
偌大的会议室,转眼间只剩下徐静婉,和依旧坐在主位、神色莫测的李墨。
徐静婉缓缓坐回椅子上,强撑的气势瞬间垮塌,疲惫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她低下头,看着自己放在膝上、微微颤抖的手指,一时间竟有些茫然。
李墨没有动,也没有说话。他只是看着她,目光深沉,仿佛在重新评估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女人。
过了许久,久到徐静婉几乎以为他已经离开时,他的声音才平静地响起:
“你很大胆。”
徐静婉抬起头,对上他镜片后审视的目光。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这句话也听不出是赞许还是批评。
“我没有别的选择。”她声音有些沙哑。
“在李家,坦诚有时候比谎言更危险。”李墨淡淡道,他站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她,望着楼下蝼蚁般的人群和车流,“尤其是,当你把底牌亮给别人看的时候。”
徐静婉心中一震。他是在说她承认“证明自己”的动机是亮出了底牌?
“如果遮掩和虚伪有用,我不会选择坦诚。”她看着他的背影,语气带着一丝倔强,“至少,我现在清楚地告诉了他们我想要什么,也告诉他们,我和这个项目是一体的。”
李墨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她:“一体?你确定你能承担得起‘一体’的后果?如果项目失败,你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机会。”
他的话语像冰锥,刺破了她强装的镇定。她当然知道后果。失去信誉,失去立足之地,甚至可能……失去这段本就摇摇欲坠的婚姻所带来的一切庇护。
“我知道。”她迎着他的目光,眼神里是破釜沉舟后的平静,“所以,我只能成功。”
李墨凝视着她,似乎在判断她这句话里有多少决心,又有多少是无奈之下的虚张声势。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沉默,只有中央空调发出低低的嗡鸣。
“父亲的问题,”他忽然转移了话题,语气听不出情绪,“不是在刁难你。”
徐静婉微微一怔。
“他是在确认。”李墨走回桌前,拿起自己那份几乎未动的会议资料,“确认你是一时兴起的玩票,还是一个……值得投入资源的变量。”
变量?这个词让徐静婉心头一动。在他,或者说在李家眼里,她只是一个需要被评估和定义的“变量”吗?
“那他的确认……有结果了吗?”她忍不住问。
李墨抬起眼,金丝眼镜反射着冷光:“他的离场,就是结果。”
徐静婉不解。
“他没有当场否定,就意味着,他给了你这个‘变量’继续存在和演化的空间。”李墨的语气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剖析,“但这空间有多大,能持续多久,取决于你接下来的每一步。”
他拿起外套,搭在臂弯,准备离开。走到门口,他停下脚步,没有回头。
“徐静婉,”他的声音低沉传来,“记住你今天说的话。项目和你,是一体的。别让我,也别让……看好你的人失望。”
说完,他拉开门,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
看好你的人……
这五个字,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他指的是谁?是他自己吗?还是另有所指?
徐静婉独自坐在空荡荡的会议室里,反复咀嚼着李墨最后的话。李国嵘的惊雷,李墨的点拨,王琴的敌意,还有那悬而未决的项目前景……所有的一切交织成一张巨大的、无声的棋局。
而她,就是这盘棋上最重要,也最脆弱的那颗棋子。每一步都关乎存亡。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混乱的思绪中挣脱出来。现在不是迷茫的时候。李国嵘给了空间,李墨留下了模糊的鼓励(或者警告),她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她拿出手机,拨通了周雨晴的电话。
“周助理,通知‘素缕’工坊,合作协议细节可以最终确认了。另外,帮我约见之前谈过的那几家线上渠道负责人,时间越快越好。”
她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和果断。
无论这盘棋多么复杂,她都必须走下去。而且,要走出自己的节奏。
她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微皱的衣襟,拿起自己的资料,挺直脊背,走出了会议室。
走廊的光线有些刺眼。她知道,从她给出那个回答开始,她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而棋局另一端,李墨坐在回顶楼的电梯里,看着不断跳跃上升的数字,眼神深邃。
他拿出手机,调出一个加密联系人,发送了一条简短的信息:
“变量已确认。保持观察。”
收件人那一栏,赫然显示着——“陆子昂”。
无声的棋局,落子无悔。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契约暖意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