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会的“小胜”,像一阵清风,短暂地驱散了萦绕在徐静婉心头的阴霾,却也带来了新的涟漪。苏青女士在茶会上的仗义执言,以及后续通过林薇转达的、希望就传统工艺当代性转换进行深入交流的意愿,为“木兰生活”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学术和艺术评价体系的大门。周汝谦老先生那句硬邦邦的“提醒”,也被一些有心人解读为某种程度的认可,连带着之前一些持观望态度的文化界人士,对“木兰生活”的态度也明显缓和了许多。
这些积极的变化,徐静婉坦然受之,却并未得意忘形。她深知,陆子昂绝不会因一次茶会的受挫而罢休,相反,这可能会激怒他,促使他采取更极端的手段。她让周雨晴加紧了对李明轩和那几个小股东动向的监控,同时也更严格地审视着“木兰生活”自身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不给对手任何可乘之机。
李墨将她的沉着看在眼里。他没有过多地过问茶会的细节,只是在一次晚餐时,看似随意地提起:“苏青在法国艺术界影响力不小,她的认可,比十个商业广告都有价值。”
徐静婉点头:“林薇正在帮忙牵线,希望能促成一次深度的对话或合作。”
“需要什么资源,直接跟助理说。”李墨夹了一筷子清蒸鱼,放到她碗里,动作自然流畅。
“暂时还不用。”徐静婉看着他,“我想先靠‘木兰生活’自己的实力去争取。”
李墨抬眸看了她一眼,那目光深邃,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欣赏,没再说什么。
小哲的存在,也在这微妙的变化中,扮演着奇妙的角色。他似乎对徐静婉身上偶尔沾染的、不同以往的沉静与笃定有所感应,画笔下的颜色愈发大胆起来,甚至开始尝试将零碎的布料、干燥的花瓣粘贴到画纸上,创造出混合材质的、充满触感的画面。徐静婉为他准备了更多元的材料,任由他在那个小小的画室里,构建属于自己的、无声而绚烂的世界。
这天晚上,徐静婉哄睡了小哲,轻轻关上画室的门,回到客厅。李墨破天荒地没有在书房,而是坐在沙发上,电视里播放着无声的国际新闻,屏幕的光影在他脸上明灭不定。
“忙完了?”他听到脚步声,转过头。
“嗯。”徐静婉在他身边坐下,感受着忙碌一天后难得的松懈,“小哲今天用了很多新材料,画面很有冲击力。”
“随你。”李墨淡淡道,目光却落在她略带倦意的脸上,“茶会之后,感觉如何?”
他甚少这样直接地关心她的感受。徐静婉微微一怔,随即坦然道:“像是打赢了一场小型的前哨战。但心里清楚,主力决战还在后面。”
“心态不错。”李墨评价道,身体微微向后,靠进沙发背里,“陆子昂最近在欧洲的动作收敛了不少,应该是把精力转回国内了。你这边,是他的首要目标。”
他的提醒让徐静婉心头一凛。“我知道。”她点头,“我会小心的。”
短暂的沉默后,李墨忽然换了个话题:“过几天,有个慈善拍卖晚宴,拍卖品里有几件不错的古玉和书画,你有没有兴趣去看看?”
这不像他会主动关心的事情。徐静婉有些讶异地看向他。
李墨迎着她的目光,语气依旧平淡:“看你最近对传统文化的东西很上心,或许会有合眼缘的。就当散心。”
他是在用他的方式,关心她,也为她创造放松和拓展视野的机会。一股暖流悄然滑过心田,徐静婉的唇角不自觉地上扬:“好啊。”
见她答应,李墨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视线重新转回无声的电视屏幕,仿佛刚才的对话只是随口一提。
徐静婉却无法再平静。她看着身旁男人冷峻的侧脸,灯光在他挺直的鼻梁上投下小片阴影。他不再是最初那个冰冷疏离的契约丈夫,也不再仅仅是并肩作战的盟友。他开始留意她的喜好,关心她的心境,甚至笨拙地试图为她安排一些工作之外的、属于生活本身的片刻。
这种改变细微却真实,像春雨,无声地浸润着她曾经冰封的心田。
她忽然想起茶会上,周老那句“小心闪了腰”。前路确实艰险,但此刻,看着身边这个沉默却坚实的依靠,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勇气。
余波未平,涟漪荡漾。
但有些种子,一旦落入沃土,便注定要破土而出,迎风生长。
窗外月色如水,室内灯火温存。
徐静婉悄悄地将手,覆在了他放在沙发上的手背上。
李墨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却没有抽回手。他的手掌翻转,将她微凉的手指,轻轻握在了掌心。
无声的暖流,在交握的指尖静静传递。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契约暖意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