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时节,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各方势力都极为默契地偃旗息鼓,静待来年开春。
晋阳城内,家家张灯结彩,一片祥和。
之前每到冬季,总有鲜卑、乌桓、匈奴等外族轮番杀人劫掠,活着已经不易,哪还敢奢求其他?
现在有镇北军驻守,再没有异族谋财害命,甚至不少匈奴士兵还会保护城中百姓,让人们心中有了盼头。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日子过得没有希望。
只要有镇北将军在,没有人敢欺负他们;只要有镇北将军在,来年一定会有好收成,不会再发生易子相食的惨剧;只要有镇北将军在,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底层百姓们虽然没怎么念过书,但他们不傻,谁对自己好,还是能区分的。
在他们眼里,游尘保护底层民众的财产和安全,还给他们带来了粮食,就像是冬日的暖阳,驱走了并州大地的严寒,是大家的救世主。
反观皇帝刘宏,做了什么?
他只会征粮收税!
异族来时,他养的那群狗官跑的比谁都快!
百姓遇到困难时,他们只会互相推诿!
异族是明抢,汉朝官员打着正义的旗号,行劫掠之举!
至于不像异族一样胡乱杀人,不过是想把百姓圈养起来,生生世世地剥削至死!
加上有心人的宣传,毫不夸张地说,哪怕现在游尘要带着这近百万人口改朝换代,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跟随领袖的脚步杀进洛阳!
{贾诩:你看我像个有良心的人吗?
这事有伤天和,肯定跟我没关系!}
游尘邀请一众文武品茗饮酒,观雪赏梅,日子过得倒也惬意。
只是听众将之言,似乎对开春后讨伐匈奴叛军得战事过于乐观。
游尘无奈,只得吟了一首《雪梅》,希望这些家伙能听进去一些吧。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最终,除了文臣和少数看过兵书的将领外,其他人根本没放在心上。
时光流转,很快到了185年3月。
春暖花开,南匈奴叛军肆掠并州,接连杀死西河太守邢纪、并州刺史张懿,一边囤积粮草,准备迎接镇北军的复仇。
此时,东汉朝廷已经为西凉叛军的事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匈奴的叛乱。
刘宏安排丁原接任并州刺史,屯兵于河内,又下令让游尘协助于夫罗剪除叛军,之后就再无动静了。
……
洛阳皇宫大殿上,对于凉州战事,大臣们众说纷纭。
司徒崔烈最离谱,这家伙甚至提出放弃凉州,在议郎傅燮的据理力争之下才作罢。
最终,经过大臣们商议,刘宏下诏令皇甫嵩担任主将,东中郎将董卓为副将,回镇长安,保卫皇家园陵。
至于为什么不诏游尘去平乱,原因很简单。
何进觉得游尘惧怕宦官,对他心生厌恶。
而张让几次派人联络游尘,都在半道被黑山军咔嚓了,游尘离开洛阳后极为敷衍,可说是杳无音信。
张让等人自此也不再信任游尘,自然不可能推荐他。
话说皇甫嵩平定张角后,继续征讨黄巾残党,戎马倥偬,率军途经邺城时,偶然发现阉党赵忠在此地建造了一座豪宅,其奢华程度堪比洛阳皇宫。
这在当时算是“逾制”,是对皇权的大不敬,按律当斩。
皇甫嵩不平则鸣,便向刘宏上书,建议把这座宅子没收充公。
张让听说此事后,派人私下拿着奏折找到皇甫嵩,让他拿出五千万钱向赵忠赔罪,这事就算翻篇了。
皇甫嵩本就极度厌恶中官,闻言气不打一处来,顿时对那传讯的小黄门横眉冷竖,差点破口大骂。
什么东西!
赵忠、张让因此深恨皇甫嵩。
二人身为天下小人之首,自然时常想着报复。
7月,因西凉军势大,韩遂也非易与之辈,叛乱一时难以平定。
张、赵终于逮到了机会,趁机联名上奏,称皇甫嵩连战无功,徒耗钱粮。
刘宏本就是个贪财的主儿,闻言正好顺水推舟,直接收了皇甫嵩的将军印绶,还趁机削掉了对方六千户食邑。
所幸皇甫嵩乃是当朝名将,国之栋梁,加上何进、袁隗等重臣为他求情,张让等人也不敢撺掇刘宏做得太绝。
因此,朝廷派司空张温接替了名将皇甫嵩。
这一骚操作,堪比赵孝成王以赵括替代廉颇。
虽然韩遂远不及白起,无法趁机一举覆灭汉室,但对付张温这等酸儒也绰绰有余。
这场战争迁延日久,打了数年,直到刘宏嗝屁,凉州都没能收回来。
见老友皇甫嵩遭奸人陷害,朱儁顿生一股兔死狐悲之感。
前有游尘被贬谪并州,海内大儒卢子干也弃官而去,后有皇甫嵩遭削职,陛下对待有功之臣何其不公!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子干,时待,你二人在晋阳是否安好?”
趁着母亲病逝,心灰意冷的朱儁毅然辞官归乡,为母守孝。
另一边,晋阳城内,游尘依次告别甄姜,蔡灵,张楚,卢弈四位娇妻,又抱起游伊,游珥逗弄一番,在两位女儿还不太清晰的“父亲”声中,带着尤英踏上点将台。
暖阳和煦,照在游尘的乌金褚犍锁子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微风吹拂,扬起他白色的战袍。
高台下,站在最前方的是军机堂和民政所的九位大爹,没睡醒的贾老练居c位,左边依次是颖川四巨头钟繇,陈群,荀攸,荀彧,右边则是河北二谋田丰,沮授,以及江东双士张昭,张纮。
九人身后,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颜良,文丑,典韦,许褚,麴义,威士忌,弘达,飒纳达等将领一字排开,宝甲各异,个个不凡。
若是初出茅庐的游尘,对于迎战南匈奴,鲜卑,乌桓联军一事,或许还会踌躇。
可他如今经历过与黄巾军的数次战斗,无论是心性还是战斗经验,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天工阁研制的秘密武器,也给了游尘底气。
最重要的一点,看看麾下这支豪华阵容,几乎把阿瞒、大耳这两位大老板的墙角给挖没了!
这阵容要是还输给异族,那直接拿块豆腐拍死自己得了!
一众文武后方,三万六千精锐骑兵军容静肃,整装待发。
这次的对手是草原骑手,步兵速度太慢,作用不大,因此游尘决定只带骑兵。
游尘、尤英本部的六千龙骑,赵云,颜良,文丑麾下各四千骑士,威士忌,弘达,飒纳达各率五千匈奴勇士,加上游尘几封书信,才从公孙瓒手中借来的三千白马义从,总计三万六千人。
黄巾之乱初期,整个东汉朝廷东拼西凑,也不过数千骑兵。
镇北军此时的三万多骑兵,绝对算得上是一方霸主了。
不过数万骑兵人吃马嚼,粮草消耗也是相当惊人的。
游尘之前囤积粮草近百万石,但晋阳也有百万人口,需要留下充足的粮食用于春耕,并坚持到秋收。
草原的好处是,不必担心战马的草料问题。
因此,三万多人马只带了十日口粮,剩下的,就靠敌军的活菩萨和佛祖了!
“儿郎们,敌人侵占我们的家园,袭击我们的盟军,屠戮我们的手足,掠夺我们的财产,我们应当如何?”
游尘沐浴在阳光下,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整个广场。
“人若犯我,血流成河!
吼!吼!吼!”
整齐划一的声音,彰显着这支军队的强大战斗力。
“勇士们,跟随本将军的步伐,为了自由,为了公平,为了家人,为了心中的信仰而战!
身为龙的传人,用我们的龙吼,为心爱之人带来幸福,为不赦之敌送上杀戮!
战歌,起!”
随着游尘声音落下,慷慨激昂的琴声从蔡邕、蔡琰这对父女的指尖传出。
蔡邕身为音律大家,自认为深谙此道,结果游尘直接甩出来一首《精忠报国》作为镇北军军歌,重重地敲醒了蔡邕那沉寂许久的心灵。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人族要让宇宙,来贺。
……”
在游尘的带领下,三万多大军的歌声飘扬,让道路两旁送行的百姓也热血沸腾。
荀彧胸中惊涛激荡,耳畔还回荡着游尘对自己说的话。
‘文若,你可知我为何将这支部队命名为龙骑?
所谓龙啊,不是因为高贵而强大,只是因为强大才高贵!
没有强大实力支撑的生物,不配称为龙,充其量不过是一条赖皮蛇!’
“上马,出征!”
游尘一声令下,三万大军在绵延二十里的百姓注视下,有序开拔。
有贾诩总揽军务,荀彧率领民政所成员处理政事,加上汾水的甘宁水师,以及张燕的黑山军拱卫,晋阳城固若金汤。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汉末立志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