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山侧,“少林藏经阁”遗迹的凭空降临,以其内敛而深不可测的禅意,瞬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与以往遗迹初现时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试图抢占先机不同,这一次,无论是NSId、各大传统武术门派,还是那些闻风而动的境外组织,都表现出了一种罕见的 审慎 与 观望。
那座古朴的阁楼,安静得可怕。它没有散发出任何诱人的能量波动,也没有展现任何毁天灭地的威能,它只是在那里,如同一位沉默的智者,等待着上门求问之人。而这种未知,往往比已知的危险更加令人忌惮。
在NSId与少林寺方面的共同协调下,遗迹外围被迅速而严密地封锁起来,禁止无关人员靠近。同时,一个由多方专家组成的联合评估小组(包括武学、心理学、能量学等领域)率先对遗迹外围进行了非接触式探测,结果却令人更加困惑——所有仪器在靠近庭院边界时,读数都变得极其混乱或归于平静,仿佛那阁楼本身就是一个信息的黑洞,或者说,它拒绝被凡俗的科技所“理解”。
经过紧张的研究与风险评估,NSId决定,由已经初步适应“非常规”环境的 龙组 ,作为第一批正式的探索者,进入藏经阁遗迹。他们的任务并非夺取什么,而是 评估内部环境、理解运行规则、并记录一切遭遇。
这一日,天色微熹,秦锋、苏晚、赵昊、墨芸、陆青蔓五人,身着特制的、兼具防护性与灵活性的作战服,神情凝重地站在了藏经阁庭院那低矮的石阶前。身后是严阵以待的支援队伍和无数通过远程监控密切关注的目光。
“保持最高警惕,但记住沈先生的提醒,此地重在‘悟道’而非战斗。”秦锋最后一次低声叮嘱,“一切以自身安全为第一前提,遇到无法理解或抵抗的情况,立刻撤退。”
“明白!”四人齐声应道。
深吸一口气,秦锋率先踏入了庭院的范围。
没有预想中的空间转换或者天旋地转,只是仿佛穿过了一层极其微薄、清凉的水膜,周遭的光线似乎暗淡柔和了一些,外界的喧嚣瞬间被隔绝,一种令人心神不由自主沉静下来的 静谧感 笼罩了全身。
庭院内,古树苍翠,青石铺地,与外界看到的并无二致。然而,当他们试图走向那紧闭的藏经阁木门时,异变发生了。
走在最前面的秦锋,脚步刚刚迈出第三步,身形骤然一顿,仿佛撞在了一堵无形的墙壁上!不,不是墙壁,而是一种 意念层面的阻滞!
与此同时,他眼前的景象瞬间模糊、扭曲,周遭的队友、庭院、阁楼全部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弥漫着血色与硝烟的战场废墟!残破的武器,焦黑的土地,以及无数倒下的、穿着不同时代军装的模糊身影……
“这是……塔山?”秦锋瞳孔骤缩,这是他内心深处一段不愿轻易触及的、曾在境外执行绝密任务时经历的惨烈记忆。一股浓烈的杀意、悲痛与幸存者的愧疚感,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几乎要将他吞噬!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体内那经过“养气法门”锤炼的内息(或者说生物能量)不受控制地开始躁动,带着一股凌厉无匹、欲要摧毁一切的锋芒!
“杀意盈胸,戾气缠身。此乃‘武学障’之外显,亦是尔之‘心魔”。”
一个平和、苍老,仿佛不带任何感情,却又直抵灵魂深处的声音,突兀地在秦锋的识海中响起。
随着这声音的出现,那血色战场的中央,一个模糊的、手持扫帚的灰色僧袍虚影,缓缓凝聚。正是沈清言曾描述过的 扫地僧 形象!
秦锋心神剧震,强忍着那几乎要失控的情绪与能量,死死盯着那虚影。
“汝之‘武’,源于守护,然执着于‘杀伐’之表象,已渐失其本心。”扫地僧虚影的声音继续响起,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秦锋的心防之上,“刚猛无俦,然过刚易折。汝可知,真正的‘坚不可摧’,非是锋芒毕露,而是 如大地承载,如流水不争 ?”
话音未落,一股柔和却无比浩瀚的意念,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进了秦锋那被血色与杀意充斥的内心世界。他仿佛“看”到,自己那躁动凌厉的内息,在这股意念的引导下,开始缓缓平复,变得更加沉凝、厚重,少了几分戾气,多了几分包容与坚韧……
就在秦锋陷入自身“武学障”考验的同时,其他四人也遭遇了各自不同的幻境。
赵昊博士 眼前出现的,并非战场,而是一个无限延伸、布满了复杂公式、物理模型和能量轨迹的纯白空间。无数代表着未知规律的符号与线条疯狂舞动,试图构建出解释一切的“终极理论”。赵昊沉浸其中,兴奋而又焦虑地计算着,试图抓住那稍纵即逝的灵光,却总觉得隔着一层无法捅破的薄膜,精神高度紧绷,几乎要透支。
“执着于‘知’,反被‘知’所缚。此乃‘知见障’。” 扫地僧虚影同样在他识海中显现,“宇宙玄奥,岂是区区公式所能穷尽?放下对‘全知’的执念,用心去 感受 那冥冥中的韵律与秩序,方是正道。”
一股清凉的意念涌入,抚平了他焦躁的思绪。赵昊愕然发现,当他不再强迫自己去“计算”和“定义”,而是放松心神,去“感受”那些符号轨迹时,一些之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关键节点,竟然自然而然地豁然开朗!虽然距离“终极理论”依旧遥远,但他对能量场的“直觉”和理解,却瞬间提升了一个层次!
墨芸 则陷入了一片无边无际的、由无数破碎古籍、残碑、甲骨文构成的文字海洋。她拼命地游弋其中,试图解读每一个字符,还原每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巨大的信息量几乎要将她的意识撑爆,却总觉得抓不住核心,陷入了知识的迷宫。
“学富五车,然心为书奴。知识是舟筏,非是彼岸。” 扫地僧的开示响起,“忘却文字相,直探其背后蕴含的 精神 与 智慧 ,方能融会贯通,而非被其淹没。”
如同醍醐灌顶,墨芸感到那沉重的知识负担瞬间减轻,她开始不再纠结于单个字符的考据,而是尝试去感受那些文字串联起来所传达的“意境”与“文明脉搏”,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感油然而生。
陆青蔓 面对的,则是一个不断变幻、充满了各种复杂人际关系、微妙情绪和谎言伪装的社会迷宫。她运用毕生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试图分析每一个人的动机,预测每一种可能,精神高度紧张,如同在走钢丝,疲惫不堪。
“察言观色,洞悉人心,然过度解析,反失本真。” 扫地僧的点拨如同清风,“人心虽复杂,亦有其纯粹之核。 返观内照,守住自身灵台清明,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陆青蔓恍然,放松了那时刻分析外界的精神触角,将注意力收回自身,顿时感到一种久违的宁静与踏实,对外界的感知反而变得更加敏锐和准确。
而作为联络官与顾问的 苏晚,她的幻境则更加奇特。她仿佛站在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之畔,看着无数文明的兴衰、力量的更迭,自身那点微末的感应能力,在这宏大的画卷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让她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与迷茫。
“力量有涯,而道无涯。见天地之大,方知己身之微。然,蜉蝣虽小,亦有其存在之意义。” 扫地僧的声音带着一种抚慰的力量,“ 认清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道’,纵是微光,亦能照亮一方。”
苏晚心中的迷茫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清晰的自我认知与坚定的信念。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永恒。
五人几乎是同时,从那逼真无比的幻境中脱离出来,重新回到了那座静谧的藏经阁庭院。彼此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言喻的震惊、疲惫,以及一丝…… 豁然开朗的明悟。
他们身上原本或凌厉、或浮躁、或滞涩的气息,明显变得 更加圆融、更加沉静。尤其是秦锋,他那军人特有的锐利锋芒似乎内敛了许多,眼神却更加深邃坚定。
“我……好像明白了一点。”赵昊推了推眼镜,眼神发亮,“以前总想着用模型解释一切,现在觉得,或许‘感受’本身,就是一种更高级的认知。”
“我也是,”墨芸深吸一口气,“感觉脑子里的知识不再是负担,而是活了过来。”
陆青蔓浅浅一笑:“轻松多了。”
苏晚看向那依旧紧闭的阁楼木门,目光坚定。
而秦锋,默默感受着体内那变得更加厚重、如臂指使的内息,他知道,困扰他许久的、因过多杀戮而带来的内心滞碍与力量瓶颈,竟然在这一番“照见己身”后, 松动了!他甚至有一种预感,不需要刻意冲击,只要心性修为跟上,突破将是水到渠成之事!
他们并未能进入藏经阁内部,仅仅是在庭院中,经历了一番针对各自“武学障”(或能力障、知见障)的洗礼,便已获益匪浅!
当五人退出庭院,将经历详细汇报后,整个NSId和密切关注此地的各方势力,再次被深深震撼!
这藏经阁,根本不是存放武功秘籍的宝库,而是一座 直指本心、淬炼心性的试炼场!它考验的不是武力,而是修行者的 根基 与 悟性!
消息不胫而走,在特定的圈子里引发了地震般的反响。许多卡在瓶颈多年、苦苦寻求外力突破的传统武者,闻讯后激动不已,纷纷请求尝试。而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但凡能在那庭院幻境中有所领悟,放下些许执着者,出来后无不感到心境豁达,停滞不前的修为也随之隐隐提升!
“武学障”与“知见障”的概念,伴随着藏经阁遗迹的真实效果,彻底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意识到,力量的提升,绝非简单的积累与技巧打磨, 心性的修为,才是那通往更高境界的、不可或缺的基石。
少林藏经阁,以其独特的方式,为这个逐渐躁动的世界,注入了一股清流,也将“修行先修心”的理念,牢牢刻入了新时代力量体系的核心。而这一切,仅仅只是开始。那扇未曾开启的阁楼木门之后,又隐藏着怎样更深奥的禅机与考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说书人还是救世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