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允鹤低头看着窗台上的雨水,水顺着窗台的凹槽往下流,在地面上积成了一小滩,倒映着他沉郁的脸。鬓角的白发好像又多了几根,眼角的皱纹也深了些,那双曾经充满干劲的眼睛,此刻满是疲惫和迷茫。恍惚间,他好像又看见老领导找他时的模样——老领导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袖口磨得起了毛边,肩膀上还沾着点没拍干净的煤灰,手里攥着煤矿的报表,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眼里满是焦急和无助:“允鹤,这一万吨煤要是销不出去,矿上的工人这个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可怎么过啊。”
他当时拍着胸脯说“您放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煤卖出去,不能让老工友们受委屈。后来硬是跑遍了周边三个城市,磨破了两双鞋,联系了五家贸易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把煤全部销出去,解了矿上的燃眉之急。可现在想起这些,心里却像被雨水泡过一样,又沉又闷,堵得慌。那些天日夜奔波的辛苦不算什么,被贸易商冷言冷语拒绝也不算什么,真正让他难受的是,如今自己空有一身本事,却只能在这个闲职上无所事事,看着公司一步步走向困境,看着老工友们跟着受苦。
他还想起去年公司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财务科长拿着报表,手指都在发抖,声音发颤地说年底有270万元的缺口时,底下一片哗然,有人叹气,有人皱眉,还有人悄悄抹眼泪。谁都知道,这个缺口补不上,不仅年终奖没指望,甚至可能影响到后续的工资发放。散会后,他和老徐躲在办公室里商量,老徐是他的老同事,两人一起共事十几年,脾气相投,都想着为公司多做点事。老徐点了根烟,烟雾缭绕中,语气沉重地说:“咱们之前合作的那个项目,不是还藏着200万利润吗?要不拿出来补缺口?”他当时想都没想就同意了,那200万是他们顶着压力、加班加点攒下来的,本想着留着以后公司遇到更大困难时应急,可看着眼前的困境,看着老工友们焦虑的眼神,他觉得值。
可后来工商局查到了那一万吨低卡煤,听到领导人那句“为公家干活,为什么这样做呢?”他气极了,他觉得领导没有担当,一股火直冲头顶。他不是图什么升职加薪,也不是想博什么名声,只是单纯地想为公司分忧,为工友们谋点福利,可换来的却是这样的冷漠和不解。那句轻飘飘的话,像一把刀子,扎碎了他的一片真心。他当时就梗着脖子,硬是没交一分钱。他心里憋着一股气,觉得自己的付出被践踏了,觉得这样的“拼命”毫无意义。
后来听说公司没完成考核指标,大家都没拿到年终奖,有的老工友过年连给孩子买新衣服的钱都凑不齐,只能让孩子穿着旧衣服过年;还有的工友家里老人住院,急需用钱却四处筹措无果。他心里就像被针扎一样疼,满是后悔。那些钱,本来能让老同事们过个好年,能解不少家庭的燃眉之急,可就因为他的意气用事,因为他咽不下那口气,耽误了大家。这件事成了他心里的一根刺,每每想起,都觉得愧疚不已,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总想着如果当初自己能放下那点执念,是不是一切就会不一样。
风裹着雨丝吹进来,带着股刺骨的凉,覃允鹤打了个寒颤,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他拢了拢外套,把脖子缩了缩,试图抵御那股寒意,可心里的凉却怎么也驱散不了。就在这时,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他想起自己的人脉,老领导在煤矿系统里深耕多年,上到矿区负责人,下到一线班组长,都卖他几分薄面;之前帮他销煤的那几家贸易商,这么多年也一直保持着联系,关系都还不错,当年他帮他们解决了不少货源难题,现在找他们合作,应该能给几分情面。要是办个贸易公司,专门对接煤矿和下游企业,把矿区滞销的物资卖出去,再从外面引进公司需要的原材料,说不定能帮集体企业办公室打开局面,既能解决煤矿滞销的问题,又能让集体办摆脱现在的困境,还能让老工友们多挣点收入。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迅速生根发芽。他的眼睛亮了起来,脸上的沉郁也消散了不少,心里好像有了点盼头,那股久违的干劲渐渐涌了上来。可念头刚坚定了些,他又犯了愁,眉头重新皱了起来。集体办本身就不宽裕,平时连办公经费都紧巴巴的,打印机的墨水都要省着用,启动资金怕是凑不齐,没有钱,租场地、办手续、备货,一切都是空谈。而且这年头政策多变,民营企业搞贸易本来就不容易,审批流程繁琐,要跑工商、税务、质检等好几个部门,更何况是集体企业办下属的贸易公司,没有先例可循,不知道会遇到多少阻碍,那些红章一个个盖下来,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中间要是再出点岔子,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他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脚步声在空旷的房间里格外清晰,和墙上挂钟滴答滴答的声响交织在一起,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博弈。他低头看了看地面上的水滩,水滩里的倒影随着他的脚步晃动,显得有些狼狈;又抬头望了望窗外的煤仓,那盏信号灯依旧在雨幕中闪烁,像是在为他加油鼓劲,又像是在无声地叹息。转而一想,总比天天守着闲职发呆强,哪怕难一点,哪怕会遇到很多挫折,可只要能为公司做点实事,能让老工友们的日子好过些,能让自己的人生有点价值,那就值。他覃允鹤这辈子,最不怕的就是吃苦,年轻的时候在煤矿上,顶着烈日下井,冒着风险排查隐患,什么苦没吃过?最不甘心的就是浑浑噩噩过日子,看着时光流逝,自己却一事无成。
这个念头一坚定,他心里好像亮了些,就像雨雾里突然透出了一点光,驱散了所有的阴霾和迷茫。他站直身子,伸手把窗户关好,“砰”的一声,雨水被挡在窗外,办公室里的安静又回来了,只剩下墙上挂钟滴答滴答的声响,像是在倒计时,催促着他行动起来。他走到办公桌前,拉开抽屉,拿出一张崭新的稿纸,又从笔筒里抽出一支钢笔,拧开笔帽,在纸上写下“贸易公司初步规划”几个大字,字迹遒劲有力,透着股久违的干劲。
他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把心里的想法一点点梳理清楚:先联系老领导,问问矿区现在有没有滞销的物资,不管是煤炭还是其他矿产品,只要有货源,就有了基础;再找之前的贸易商,谈谈合作的可能性,看看能不能争取到更优惠的价格,更灵活的付款方式,甚至让他们先铺货后结款;至于资金,或许可以跟主任申请从集体办的结余里挪一点,虽然不多,但聊胜于无;再找相熟的商户周转些,那些商户之前受过他的帮忙,当年有个商户资金周转不开,是他出面担保,帮对方度过了难关,现在找他们周转,说不定会愿意伸出援手;实在不行,就自己咬牙凑点,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哪怕冒着风险,他也想试试。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像是在谱写一首希望之歌,每一个字,每一个想法,都承载着他的期盼。
窗外的雨还在下,淅淅沥沥,没有要停的意思,可覃允鹤的心里却渐渐暖了起来,那股暖意从心底蔓延开来,驱散了身上的寒意,也驱散了心里的郁结。他看着纸上的字迹,虽然有些潦草,有些地方还画了修改的痕迹,却一笔一划都透着希望,透着坚定。他想起明天要找主任谈谈这个想法,心里竟有了些期待,还有些紧张,就像当年第一次去谈大订单时一样。或许,这个贸易公司,能让他重新为公司做点实事,能让集体办摆脱现在的困境,扭亏为盈;也能让他自己,不再像现在这样,天天对着报纸和茶杯发呆,消磨时光,能重新找回当年的激情和价值,能让那些曾经信任他、支持他的人,再次看到他的能力。
他越想越有底气,拿起笔,又在纸上补充了几点:要制定详细的风险防控方案,避免再次出现之前的煤质纠纷;要建立完善的账目,做到公开透明,让大家放心;要优先招聘公司的下岗职工,让老工友们都能有活干,有收入。写完这些,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他把稿纸拿起来,仔细看了一遍,虽然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但大的方向已经明确了。他相信,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可覃允鹤却丝毫没有察觉,他的全部心思都沉浸在这个即将开启的新计划里。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贸易公司开业的场景,看到了老工友们脸上的笑容,看到了集体办重新焕发生机的模样。雨还在下,但他的心里,已经是一片晴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北大井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