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香重飘街巷时,销路成了绕不开的坎。
李敏抱着姜汁米醋样品,一次次去车队申请用车。跑遍市区几十家超市、便利店,连城郊的农贸市场都没放过。有的超市直接把她拒之门外,说货架早被知名品牌垄断;有的愿意见面详谈,却抛出数万元的进场费和条码费——这对刚起步、资金紧张的酱园厂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
“李姑娘,不是我不给你机会。”连锁超市的采购经理敲着桌面,语气敷衍又不耐烦:“你这没名气的小厂醋,根本没人买,纯属耽误赚钱。”
李敏攥着样品瓶,瓶身都被捏得发烫,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姜汁米醋”的字样,仍耐着性子解释:“经理,这是老酱园四十年招牌,纯粮加新鲜小黄姜发酵。您先尝尝,销量不好我们无条件退货,绝不麻烦您!”可对方连尝都没尝,就摆手让她赶紧离开。
她转道去菜市场找摊贩合作。大家闻着醋里的淡淡姜香,都承认味道地道,却怕没名气、没广告,纷纷婉言拒绝。有位好心大姐劝她:“先搞促销让大家尝鲜,有了口碑再铺货准行!”
连续跑了整整一周,李敏鞋底磨破、腿跑肿,嗓子沙哑,却一笔订单都没拿到。回到厂里,她看着仓库里一排排“姜汁米醋”玻璃瓶,坐在门槛上发愣。晚风渐凉,心里却暗下决心:老手艺不能毁在“没销路”上,职工们的期盼更不能落空!
她含了颗润喉糖打气,忽然瞥见桌上的本地美食节海报,眼里瞬间亮起光:“咱们自己攒名气,让大家知道姜汁米醋的好!”
她立刻联系主办方敲定摊位,和老职工们连夜设计宣传海报,印上酱园厂老照片和新厂房,用醒目字体写着:“四十年传承·姜汁米醋,纯粮加姜无添加,不好吃不要钱!”还整理好产品检测报告,每项指标清晰可查。
美食节当天,天还没亮透,李敏就请车队派车,带着老职工和物资赶往现场。摊位收拾得干净整洁,瓷碗擦得锃亮,旁边摆着新鲜小黄姜、高粱穗和醋曲,直观展示原料;检测报告平铺在显眼位置,方便顾客翻阅。她穿干净工装、扎高马尾,精神抖擞地等待顾客。
一开始,摊位前冷冷清清,没人驻足。李敏深吸一口气,拿起小瓷勺主动招呼:“阿姨大叔,尝尝老酱园的姜汁米醋!纯粮加姜发酵,酸中带香,解腻开胃,不好吃不要钱!”
有人质疑“小厂醋不卫生”,她立刻递上检测报告,指着“合格”二字:“每一批都经权威检测,比家里自酿的还放心!”遇到带孩子的家长,还额外舀一勺让孩子尝:“酸中带甜,配饺子、拌凉菜都好吃,还能解腻呢!”
一位老大妈尝了一口,当即眼睛一亮,嗓门亮堂起来:“这醋好!酸得地道不刺耳,姜香柔和不冲鼻,跟我小时候姥姥家酿的一个味儿!”她当即买了两瓶,转头就拉着同行的老伙计们过来:“快尝尝!咱过日子就认这实在味儿,拌凉菜、蘸包子都绝了!”
旁边一位拎着菜篮子的大叔尝完,咂咂嘴点头:“不错不错!酸度刚好,还带着点粮香,蘸饺子正合适,比我之前买的大牌醋还鲜!”
几个年轻姑娘凑过来试吃后,立刻掏出手机:“这醋拌沙拉也太绝了吧!解腻又提味,还没添加剂,我们宿舍凑单买十瓶,老板给留着呗?”
口碑像长了脚似的飞快传开,原本冷清的摊位前很快排起小长队。有人打听批发价想摆摊代销,有人留了电话要长期订购,还有阿姨当场预定五十瓶,说要送亲戚朋友尝尝鲜。李敏一边麻利地装醋,一边耐心解答大家的疑问,额角渗着汗,脸上却笑个不停,给每位顾客递上印着地址、电话的卡片:“市区内车队送货上门,不收额外费用!”
一整天下来,几百瓶姜汁米醋卖了大半,留下几十位顾客联系方式,订单也攒了厚厚一沓。集体办主任特意赶来帮忙,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心里越发有了主意。
当晚,主任拿着李敏的工作记录找陈总汇报:“这姑娘太能扛了——找赵师傅蹲一下午打动老人,盯施工爬屋顶查用料;跑销路脚磨破、嗓子哑都不放弃,连‘给赵师傅买生姜茶’都记着!我建议任命她为酱园厂厂长!”
陈总翻着记录,越看越满意:“这姑娘靠谱,当之无愧!”当即拍板:“拟红头文件,资金、政策全力支持!”
没过两天,集体办主任带着盖着鲜红公章的文件,专程来到酱园厂。此时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赵德福指导下灌装新醋,玻璃瓶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大家停下手里的活围过来,赵德福拄着翻醅耙,眼里满是期待。
主任展开文件,大声宣读:“任命李敏同志为酱园厂厂长,全权负责生产经营、队伍建设,即日生效!”车间里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有人当场喊起来:“李厂长,我们跟着你干,把姜汁米醋卖遍全国!”
赵德福笑着点头——他没看错人,老酱园总算有了靠谱传承人。李敏站在人群中央,看着红彤彤的任命文件,听着此起彼伏的掌声,心里又暖又沉。她深吸一口气,忍着眼眶热意,郑重点头:“请大伙放心,我一定把酱园厂办好,把姜汁米醋发扬光大!”
当天下午,李敏在办公室跟高粱农户通电话——厂里刚装了外线。她声音柔和却坚定:“大叔,保护价绝不改,今年高粱每斤再涨两毛!播种、收割有困难,我让车队派车派人来帮忙!”
挂了电话,王建国端着搪瓷杯走进来,杯沿冒着热气:“李厂长,这是后院老井烧的水,跟当年酿醋的水一个味儿,您快尝尝!”李敏接过水杯,温热触感顺着指尖漫到心里,眼眶忽然一热——她从没想着当厂长,却被这份信任裹着前行。
后来,李敏牵头设计了新包装。瓶身印着酱园厂老照片,旁加醋曲和小黄姜图案,醒目写着“姜汁米醋”;背面印着四十年历史和“纯粮+小黄姜,发酵45天”的工艺。她还搞了“工厂开放日”,协调车队接送市民参观,从选高粱到淋醋,每个环节都讲解得眉飞色舞:“生姜必须选本地小黄姜,发酵温度控制在25度,才能激出地道姜香!”连赵德福都笑着说:“这姑娘,比我还懂老手艺里的情分!”
这天早上,她拿着新计划找集体办主任,笔记本上“醋糟深加工”旁画着笑脸,还标注“姜汁米醋系列拓展”:“主任,醋糟做饲料给职工挣福利,再开发姜醋泡花生、便携姜醋饮!拓展销路,还能吸引年轻顾客,您看可行吗?”
主任看着她眼里的光,笑着点头:“放手干,集体办全力支持!”
远处太阳越升越高,金色阳光洒在酱园厂的红漆大门上,“酱园厂”三个鲜红大字格外醒目。风里飘着淡淡的醋香,混着清新的姜味,飘出厂房,飘向街巷,钻进千家万户厨房,诉说着老酱园与姜汁米醋的新生。
李敏站在院子里,看着职工忙碌的身影,看着赵师傅传授酿醋手艺,把红头文件轻轻折好放进抽屉。心里格外踏实——这是一群人用真心和实在劲,拼出来的暖融融希望。往后的路,她要带着这份柔情与坚持,让老手艺慢慢走下去,让姜汁米醋的香味飘得更远、更久。而车队的车,也成了她奔波路上最靠谱的伙伴,陪着她跑产地、跑市场、跑农户,把老酱园的姜汁米醋,送到千家万户餐桌。
【后续预告】
李敏刚打开销路,竞品恒顺醋厂就坐不住了!恶意降价抢客户、散播“不卫生”谣言,还偷偷挖技术工人!面对连环打压,李敏如何带着老职工反击?下一章解锁“商战逆袭”剧情,点击“追更”,看老酱园逆风翻盘!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北大井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