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洛邑城外的寒风依旧刺骨,细如丝的冰霜在街头巷尾游走。
姜姒已经整装待发,早晨的宫殿里一片肃穆,权力的气息愈加浓烈。
宫廷中的官员早已得知今日即将召开的诸侯大会,心中各有思量。
自从周王重病以来,权力的天平开始倾斜。
姜姒知道,今日的会议,关乎周室未来的命运,而这场权力的博弈,也将是她人生中最为关键的一战。
“将军,所有安排已妥。”旁边的东宫侍卫低声报告,语气中透着一丝紧张。
“好。”姜姒点了点头,缓步走向宫门。她的心中并不动摇,尽管眼前的形势复杂,但她早已有了应对之策。
周室的威严若要维持,就必须依靠她手中的力量,而她所依赖的,正是手中那张“周礼”之牌。
走出宫门,姜姒深吸一口寒气,随即跨上马车。
她穿过洛邑的大街小巷,车轮碾过冰雪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街头。
周围的百姓目送着车队,低语声此起彼伏。
他们并不知情,只知王室变动,洛邑气氛紧张。
然而这些即将踏入权力漩涡的人们,却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朝堂之上,诸侯云集,局势如何?”姜姒在车中轻声问道,目光锐利。
一旁的谋士恭敬答道:“各国已相继抵达洛邑,卫国、齐国、燕国等皆已派使者前来,言辞中已有暗示,似乎准备在会议中提出新的议题,强烈要求周室改制。”
姜姒的眉头微微一挑,目光渐冷:“他们若有此意,必定是感受到王室的虚弱。周王未死,权柄便不曾易手。我们必须按兵不动,保持沉默,才能让他们失去机会。”
车队缓缓行进,临近王宫的道路上,姜姒能感受到宫外的紧张气氛。
她心中清楚,今日不仅是王室的命运一战,更是她个人权力巩固的关键时刻。
周王的病情愈发严重,如果今日之局她未能稳住场面,朝堂上的权力就会彻底失控。
姜姒深知,接下来的几小时,或许将决定整个周室的未来。
经过长时间的行进,车队终于抵达了王宫。
宫廷内的气氛格外沉重,权臣们早已聚集在朝堂之上,纷纷低声议论。
姜姒淡然下车,迈步走向大殿。她的身影在冰冷的空气中,仿佛一道坚硬的钢铁,毫不动摇。
朝堂之上,群臣已各自就位。姜姒的到来,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目光纷纷集中在她身上。
她并不急于开口,而是环视四周,心中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她能感受到,今天的局势,将是她人生中最为关键的一刻。
“诸位,今日之会,关乎周室命运,诸侯们有所议,朕亦深知。”姜姒开口,声音平稳却充满力量,“今日之事,非但事关一国之命运,更是关乎各国之间的未来。若周室一失去威信,诸位所图者,皆成空谈。”
她的话语如重锤击打在每个臣子心上,沉重且令人无法忽视。
众臣心中一震,齐、卫、燕三国的使者也不禁微微变色,他们曾经觉得周室已然风雨飘摇,然而姜姒的沉稳与决断,却让他们瞬间意识到,眼前这位王后并非如他们想象中那般软弱。
“此次会议,诸侯们所言,朕必听。然,如何安定天下,如何稳固周室,恐非一时之事。诸位若有良策,可直言。”
姜姒的话语未完,却已透出她的决绝。
诸侯们心知肚明,今日之会,虽是他们一方的讨价还价,却也是周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就在此时,一名燕国使者站了出来,略显挑衅地道:“周室虽有礼法之名,然其国已虚弱,礼制无法挽回国运,今之权势,必归诸侯。若周室不改制,恐未来将面临大乱。”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一阵哗然。
姜姒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心中已然决定,这场风暴,便是她向全天下证明周室存在的最好时机。
“燕国之言,甚是放肆。”她淡淡开口,目光如剑,“然,周室礼法岂能因一时之气而放弃?若真如此,岂不是自掘坟墓?周室之国运,岂能由诸侯决定?”
燕国使者面色微变,却未敢再言。
姜姒看着众人,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今天,若不彻底站稳脚跟,便会成为周室的最后一场风暴。
她再度开口:“诸位,周室权威,不容挑衅。”
话音未落,齐国使者站了起来,神情冷峻地说道:“周王之病,岂能为借口?若周室礼制不改,恐天下将乱。此次之事,不仅仅关乎周室,亦关乎诸国之间的平衡。”
姜姒眼中闪过一丝怒意,然而她深知,这正是权力的博弈,若不应对得当,便会失去一切。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若诸侯有意改制,朕自会视其情况而定。但,若欲用兵戎解决一切,周室定不会坐视不理。”
话语铿锵有力,仿佛一把锋利的剑,直刺每个人的心中。
朝堂中的气氛顿时凝固,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场权力的博弈,已经开始变得更加激烈。
姜姒的决断,虽然让一些诸侯感到不安,但更多的却是对她能力的警觉。
周室的命运,终究要看她能否稳住这盘棋,走出这一局。
朝堂上的气氛愈加紧张,姜姒的话音刚落,众人纷纷低下头,沉默不语。
她的每一句话都如同一根紧绷的弦,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周室的未来,正悬于这一场权力的较量之中。
燕国使者依旧没有言辞,而齐国的使者却稍微冷静了一些,眼中闪烁着深思。
姜姒静静地站在那里,眸中掩不住的锋利和冷意。
她知道,此时此刻,任何妥协都可能是致命的后退。
片刻后,太师站了出来,他的声音平缓却充满了威严:“陛下,诸位,今朝局势复杂,若继续此争,恐怕会引发更大动荡。周室虽弱,然依旧是天下之主,若轻易放弃传统礼制,恐天下不宁。”
太师的话一出,立即引起了其他朝臣的点头,姜姒也微微松了口气。
她心中明白,自己必须依靠老臣的威望来为周室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太师此时站出来,正是她所需要的支援。
“太师所言有理,周室礼制是国家的根基,岂容轻易撼动。”姜姒再次开口,声音略带坚决,“但若诸侯执意改制,朕定不坐视。”
齐国使者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轻蔑:“若周室不肯变革,恐怕四海之内,谁能安定百姓?礼制再如何巩固,难以安抚众人心。”
他的话一出口,立刻在朝堂上引发了一阵低声议论。
姜姒心知,这是齐国在暗中挑拨,欲借此机会,彻底削弱周室的权威。
她的脸色愈发冷峻,心中已然做出决断。
“齐国言辞过激,是否将天下局势置于眼底?”姜姒缓缓开口,语气不疾不徐,却透着一股不可忽视的威慑,“若周室连礼制都无法坚持,如何再求天下安宁?难道,诸侯欲趁机掠夺周室权力?”
这话一出,齐国使者面色一变,却未敢再反驳。
姜姒知道,权力的斗争不仅仅是言辞上的较量,更是每个字眼背后隐藏的威慑。
她必须利用这一点,才能在这场博弈中占得先机。
“既然如此,”姜姒又转向朝堂上的其他使者,目光如锋,“朕提议,若诸侯心中有疑虑,不如直言,但若要动手,周室必定不会袖手旁观。”
话音未落,卫国的使者终于开口,他的话语冷静而直白:“陛下,若周室坚持旧礼,天下必定动荡。诸侯之间,已无和气,若不尽早改制,恐难免战乱。”
姜姒的目光扫过他,沉默片刻,终于开口:“卫国之言,或有其理,但若改制过急,恐会招致更大的纷争。周室不应妥协,但也不应一味固守。权力之争,不仅仅是言辞上的较量,更多的是掌控全局的能力。”
她微微停顿,话锋一转:“因此,朕决定,暂时维持现有礼制,同时派遣使者与诸侯沟通,力求在不动刀兵的情况下,找到解决之道。”
众人面面相觑,姜姒的决策令所有人都为之一惊。
她不仅没有正面与各国对抗,反而选择了妥协,但这个妥协的背后,却隐藏着她的另一番深谋远虑。
她清楚,若此时强硬对待,必然会引发更多的反抗,而与诸侯达成某种默契,才是最佳选择。
“陛下,您真打算这样做?”太师的声音中透出一丝忧虑,“这是退让,可能会削弱周室的威信。”
姜姒转头看向他,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定:“太师,信任与威信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建立。周室若一味强硬,最终只能是孤立。此时,我们必须将周室的根基牢牢巩固,而不是靠武力去赢得天下。”
太师见她如此坚决,心中虽然不安,但也只能低下头,不再多言。
姜姒的眼神再次扫过其他诸侯的使者,语气沉稳而铿锵:“诸位,今日会议已尽,朕暂时维持现有礼制,若有异议,明日再议。”
随即,她起身,向众人施礼,表示会议结束。
大殿内的气氛紧张,所有人都看得出,这场博弈并未就此结束。
姜姒虽然在表面上做出妥协,但她的决心和背后的筹谋,已经在每个人心中埋下了疑云。
外面,寒风依旧肆虐,宫廷内的火光映照着每一个紧张的面孔。
姜姒的背影渐行渐远,她深知,眼下的平静,不过是暴风前的宁静。
周室的未来,依旧悬而未决,而她,将继续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步步为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