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映像”的模仿秀最终以惨淡收场。
它们精心策划的“幕后花絮”充满了排练痕迹,灵体演员连能量失控都控制得恰到好处,场务被数据流喷脸时还不忘保持微笑……观众们纷纷表示“假得令人发指”,纷纷回流到“起义军文工团”这边,一边吐槽一边打赏,颇有种“还是原配好”的唏嘘感。
沈越的账户因此又肥了一圈,她甚至豪气地给处刑者医生预支了下一个月的“高危岗位津贴”,乐得医生维持护壁时,秩序力场都荡漾出了几分愉悦的波纹(虽然脖子依旧歪着)。
然而,资本的温暖还没捂热,冰冷的现实就拍在了脸上。
之前那个投资“真实风格纪录片”的匿名鬼怪大佬,伴随着一笔巨额惊吓值的到账,还附赠了一份长达三十页、措辞严谨、充满了各种“考虑到多维意识流体的感知阈限”、“需优化情感共振频率的谐波失真”等晦涩术语的《项目需求说明书(初版)》。
简单概括就是:甲方爸爸砸钱了,要求也来了。
不仅要看真实的爱情,还要看“基于底层数据逻辑的、对系统性存在困境的、具有普适性反思意义的深度挖掘”,并且要求影片最终能提供一个“可行的、低能耗的、适用于中低阶灵体的意识锚定方案”。
沈越看着这份需求书,感觉自己前世在横店被甲方支配的恐惧再次袭来。
她深吸一口气,把文档拍在桌子上,对着核心团队成员(包括被强行拉来开会的、门后只传来声音的白和光影闪烁的阿亮)宣布:
“同志们!考验我们真正实力的时候到了!金主爸爸……呸,是战略投资人,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这不仅仅是拍片了,这是要我们搞科研啊!”
李思明推了推眼镜,快速浏览着需求:“导演,这份需求……很专业,甚至可以说,直指这个惊悚世界的一些核心规则。这位匿名投资者,恐怕不是普通的鬼怪。”
赵猛挠着头:“意识锚定方案?那是什么玩意儿?听起来比搭场景难多了。”
处刑者医生传递来一个简短的意念:“秩序……可提供部分……框架参考。”
门后的白轻声说:“锚定……是稳定存在的感觉吗?我……好像很久没有过了……”
阿亮的光影也剧烈闪烁起来,传递出对“稳定”的渴望和一丝不安。
沈越一拍大腿:“看到了吗?这就是市场需求!观众……不,是投资者,已经不满足于看故事了,他们需要解决方案!需要方法论!咱们的文工团,要转型升级为‘惊悚世界心灵关怀与意识稳定解决方案提供商’!”
口号喊得响亮,实际操作起来却是一地鸡毛。
首先,得理解甲方爸爸到底要什么。那份需求书堪比天书,沈越让李思明牵头,成立“需求破译小组”,成员包括他自己(技术担当)、赵猛(体力&挨骂担当),以及被迫营业的处刑者医生(规则咨询顾问)。
“李哥,这个‘谐波失真’是啥意思?是说我唱歌跑调吗?”白隔着门虚心求教。
李思明对着光屏苦思冥想:“从能量频率分析来看,可能是指您的情感能量输出与阿亮先生的接收频率存在相位差,导致共鸣效率低于理论最大值……”
赵猛:“说人话!”
李思明:“……就是有点对不上频道。”
阿亮的光影委屈地闪烁了几下。
“医生,这个‘低能耗意识锚定’,用你的秩序力场能不能实现?就像你稳定护壁那样?”沈越把希望寄托在最高战力身上。
处刑者医生沉默良久,歪着的脖子似乎都透露出一种“你在为难我”的情绪:“秩序……强制定型……能耗高……不适合……低阶灵体。锚定……需内生……非外力。”
翻译:强行固定,费电,不适合穷鬼。得自己支棱起来。
破译工作进展缓慢,甲方的“沟通精灵”(一个会说话、表情拽得像欠了它几百万惊吓值的金色小光球)还时不时跳出来,用毫无波澜的电子音催促进度:
“贵方项目进度滞后13.7%。请注意,投资协议附有对赌条款,若最终成品无法达到‘引发目标受众群体深度共鸣并产生可观测意识稳定效应’的KpI,我方有权收回部分投资并索取赔偿。”
沈越看着那小光球,牙根痒痒,仿佛看到了前世那些鼻孔朝天的制片人。
压力之下,沈越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让李思明继续啃硬骨头,尝试从技术和规则层面理解需求;另一方面,她回归老本行,从“人”……啊不,从“鬼”情世故入手。
她减少了那些高大上的哲学解说,重新将镜头聚焦在阿亮和白最朴素的互动上。但她不再只是记录,而是开始引导。
“阿亮,你看到白小姐的时候,除了高兴,还有什么感觉?会不会觉得……嗯,更踏实一点?就是那种,‘啊,原来我存在是有意义的’的感觉?”
阿亮的光影缓慢旋转,传递出模糊的、类似“安心”和“确认”的波动。
“白小姐,您唱歌的时候,是不是会觉得那些混乱的记忆稍微清晰一点?或者,感觉自己和这个冰冷的世界连接得更紧密了?”
门后的白沉默了一会儿,轻声回应:“好像……是的。歌声……能让我感觉到……自己还在。”
这些细微的、基于本能的情感体验,被李思明小心翼翼地记录和分析。
他发现,当阿亮和白的情感产生积极共鸣时,他们自身的能量波动确实会变得更加稳定和有序,虽然效果微弱,但确实存在一种内生的、低能耗的“锚定”趋势。
处刑者医生也提供了一些关键信息:在惊悚世界,强烈的、正向的情感联结,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对抗数据混沌和规则侵蚀的力量。这某种程度上印证了阿亮和白之间的现象。
沈越眼睛一亮:“我懂了!什么狗屁意识锚定,说得那么玄乎!不就是搞对象……呃,是建立稳定、积极的情感联系吗?!这玩意儿我们熟啊!”
她立刻调整了拍摄方案,不再追求宏大叙事,而是着力捕捉和放大阿亮与白之间那些微小的、却能带来“存在确认感”的互动瞬间:
阿亮努力凝聚出更清晰的手部光影,试图去“触碰”门板;
白根据阿亮的情绪波动,即兴调整安魂曲的旋律,形成独特的呼应;
甚至有一次,在处刑者医生稍微调整护壁参数、允许极微弱外部能量流入作为刺激时,阿亮下意识地挡在了白所在的金属门前,虽然那团光影看起来毫无防御力,但却传递出一种清晰的“守护”意志。
这些片段被剪辑出来,没有配任何高大上的解说,只是简单地标注了时间和能量波动数据(李思明坚持要加,说这样显得专业),形成了一系列名为《存在确认:基于双灵体情感联结的意识稳定性观察实录》的短片,提交给了甲方。
提交的时候,沈越心里直打鼓。这玩意儿看起来太不“高科技”了,跟甲方那份天书需求似乎完全不搭边。
金色小光球接收了资料后,沉默了足足半个小时。
就在沈越以为对方要发飙索赔时,小光球再次出现,电子音似乎……有了一丝极细微的波动?
“数据分析中……目标受众模拟反馈……正向情绪指数提升17.3%。意识熵值观测……出现小幅收敛趋势。初步判定,项目方向符合预期。请根据附件的《优化建议v2.1》继续深化……”
沈越愣了半天,猛地跳起来:“他娘的!绕了半天,原来甲方爸爸要的就是这口‘真情实感’!还非得包装成科研成果才行!”
李思明也松了口气,推了推眼镜:“看来,即便是更高维度的存在,也无法完全量化情感的价值,但试图用数据去理解和定义它。”
赵猛抹了把汗:“管他呢!过关了就行!刚才可吓死我了!”
处刑者医生的脖子,似乎也微不可查地正了一毫米。
危机暂时解除,项目得以继续,甚至还拿到了下一阶段的“研发经费”。沈越看着账户里新增的、足够她把能量棒升级成“豪华至尊版”(据说有肉味)的惊吓值,却没有立刻消费。
她摸着下巴,看着那个消失的金色光球,若有所思。
“思明啊,你说……这位甲方爸爸,会不会其实就是……”
她顿了顿,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
“某个想谈恋爱……”
“却又不好意思明说……”
“只能打着科研旗号……”
“来偷偷学习经验的……”
“单身……呃,单灵体……大佬?”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在惊悚片里当制片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