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周一。
今天,是决定谁能代表学校踏上省级竞赛征途的校内选拔日。第一场是数学!
通往考场的路上,人群自动分流。
一大群学生嘻嘻哈哈,神情轻松,对他们而言,竞赛选拔更像是一次付费观光,目的是亲眼见识一下传说中的“神仙打架”,顺便感受一下被非人哉的题目按在地上摩擦是何种体验。
另一小撮人则面色凝重,步履匆匆,眼神里燃烧着火焰,他们是真正的“朝圣者”,将这场考试视为通往更高殿堂的第一级台阶。
在这泾渭分明的人流中,F4小队的出现,显得格外特立独行。
他们四人并肩而行,脸上没有丝毫大战将至的紧张,反而像是在春游。
“我跟你们说,”刘利伟压低了声音,脸上却洋溢着藏不住的嘚瑟,“昨天晚上我开了10把霓虹町,把把都杀到第一,为什么?因为今天我必进,给我高兴的。”
林溪闻言,清冷的目光扫了过来,像在观察一个即将被解剖的样本:“把牛吹死,你这么厉害,直接去当职业选手不就好了吗?还来考什么竞赛!”
“嘿!你这是人身攻击!”刘利伟不服气地挺了挺胸膛,梗着脖子反驳,“职业选手那是青春饭,为国铸剑才是铁饭碗!再说了,我这是劳逸结合,懂不懂什么叫张弛有道?”
他这套歪理邪说,成功把身旁的顾知夏逗笑了。她“噗嗤”一声,眉眼弯弯,像一泓被微风吹皱的春水。
林溪看着刘利伟那副得意洋洋的蠢样,嘴角不易察觉地勾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清冷。
她转过头,伸出食指,轻轻戳了戳顾知夏白皙的脸颊。
“别笑了,口水流出来了。”她一本正经地说道。
“哪有!”顾知夏的脸颊瞬间染上一层薄红,下意识地抬手擦了擦嘴角,才反应过来自己被耍了,不由得轻轻嗔了林溪一眼。
“别紧张,”林溪收回手,语气虽然依旧平淡,但眼神却柔和了几分,“逗你玩儿!”
“哟,这不是我们的大明星天团F4吗?”王宇带着赵磊,阴阳怪气地堵在了他们面前,“怎么,考前还有心情打情骂俏?看来是胸有成竹,还是说……已经提前放弃,准备摆烂了?”
刘利伟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他上前一步,像一头被侵犯了领地的雄狮,眼神不善地盯着王宇:“王宇,你是不是出门没刷牙,嘴里跟化粪池一样臭?”
“哼,也就剩下嘴硬了。”赵磊在一旁帮腔,轻蔑的眼神在四人身上来回扫视,“竞赛靠的是天赋和底蕴,不是你们这种靠着炒作和临时抱佛脚就能成的。等着吧,今天就是你们神话破灭的日子。”
林溪甚至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在她看来,与这种逻辑链存在严重缺陷的生物进行对话,纯属浪费自己的脑细胞。
顾知夏则有些不适应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下意识地往陈启明身后靠了靠,但小手却悄悄攥紧了拳头,和朋友们站在同一阵线。
眼看刘利伟的火气就要压不住,一只手轻轻按在了他的肩膀上。是陈启明。
他平静地注视着王宇,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礼貌的微笑,说出的话却像量子计算机的精准算法,瞬间击溃了对方的心理防线。
他对刘利伟说:“为什么要跟一只注定要被踩死的蚂蚁,进行无效的口舌之争呢?”
“噗——”周围几个看热闹的学生没忍住,直接笑了出来。
这句话的杀伤力,不在于侮辱,而在于降维打击。
“你!”王宇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他感觉自己的智商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气得浑身发抖,“陈启明!你少得意!咱们考场上见真章!我倒要看看,你们这四个所谓的‘天才’,最后有几个能活着走出考场!”
“叮铃铃——”
预备铃声适时响起,像裁判的哨声,终止了这场实力悬殊的赛前垃圾话环节。
陈启明不再理会已经处于暴走边缘的王宇,带着三人,径直走向考场。
“就这些题目还不够我们塞牙缝的对吗?”他一边走,一边轻声对身边的伙伴们说。
刘利伟点了点头,但是被外人挑衅,胸中的怒火还是燃了起来。
林溪推了推眼镜,镜片下的目光锐利如刀,终归要给小丑一点伤害的。
走在陈启明身侧的顾知夏,一脸微笑,羞怯又可爱的模样,让陈启明心脏怦怦直跳。
四人走进考场,在各自的位置上坐下。
监考老师开始分发试卷。
“叮铃铃——”
考试铃声响起,一群学生慢悠悠的看着题目,满不在乎的做着。还有一些像王宇这样的学生,则瞬间进入了高速运转的“解题模式”。
他们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拿起笔,眼神锐利如扫描仪,飞速掠过整个卷面,大脑中的处理器已经在同步进行难度评估与时间分配,随即,笔尖在草稿纸上带起一阵急促而细密的风暴,开始了精准而冷酷的计算。
但很快,很多人就败下阵来,他们大多数人连第一题都磕磕绊绊的。
少部分人看到题目,就知道这些不过是压轴题的变种,还是能做的,但是当他们看到后面出现的那些出现超纲知识的题目和最后那三道恐怖的大题,就不由得呼吸一滞,握笔的手指瞬间僵硬,茫然地抬起头,陷入宕机状态,彻底放弃了思考。
而另一边,F4四人组则是不同的风景。
陈启明拿起笔,轻轻转动着。他的目光扫过试卷,眼神平静得如同镜湖,不起一丝波澜。
内心想着“这什么题,提不起一点做题的兴趣。”
于是他快速写完所有题目,刷刷刷地引起周围人一阵恶寒 。
这数学卷,采取的模式是14道填空题和6道解答大题,共150分。
前8道填空题涉及的内容是高考常考的那些填空压轴题,比如圆锥曲线离心率的计算、外接球内切球相关的问题等,放在高考场上,妥妥的难题,但放在竞赛题了,就只是小喽啰。
后6道题,涉及的内容是省赛简单难度的一些超纲题,比如数论、切比雪夫不等式等。难度从简单到困难。
而6道大题,则全是竞赛范围的题,尤其上来的第一道题,平面几何,题目给的图点和线多的离谱!
然而这对F4这种已经构建完学科基础框架和学科思维,且在陈启明的辅导下学了很多大学知识的他们来说,这些题甚至小喽啰都不配。
很快,10分钟不到陈启明就写完,“交卷!”
话音刚落,这声音不大,却像一道高压电流瞬间贯穿了整个考场,让考场内所有学生身体猛地一僵。
他们茫然地抬起头,看看自己草稿纸上乱麻般的数字,再看看那个已经准备离场的背影,一种名为‘物种隔离’的绝望感油然而生。
另外三人那边也是差不多的场景,他们20分钟左右就做完,只是在思考要不要提前交卷。
总的考试时间是120分钟,又过了10分钟后,实在是无聊憋不住了,也都交卷出来了。
无疑,哪怕30分钟,也都震惊了同考场的所有学生。
出考场后,三人相视一笑。
此时的陈启明,已然在学校的一个小亭子,在思考着今晚回去要研究什么好。
是研究一下数学猜想呢?还是研究一下常温超导或者大一统理论?还是研究可控核聚变?亦或是研究复活猛犸象?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神系统:从高三开始引领科技革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