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韵居的晨光刚透过窗棂,余小生已收拾妥当。怀中揣着从任务堂兑换的二十枚下品灵石,心中揣着为妹妹寻一条安稳路的念头,他迈步向内门丹房走去。自那日领悟《青元诀》完整篇后,他便愈发清晰——馨儿的净灵体虽能净化浊气,却也易受灵力波动侵扰,需常年服用清心丹稳固气息;而日后秘境历练、宗门小比,辟谷丹亦是不可或缺的物资,与其耗费贡献点兑换,不如亲自学习炼丹,一劳永逸。
【旁白:修真界有云“丹、器、符、阵”为四大辅道,丹道为首。低阶修士求丹若渴,高阶修士视丹如命,余小生初涉此道,既是为守护至亲,亦是为自身修行铺路,殊不知这丹炉之内,藏着与功法同源的“守心”之道。】
内门丹房坐落于青木宗灵脉分支处,远远便能嗅到浓郁的药香与烟火气。丹房由十余间石屋组成,中央是一座露天丹场,数十尊青铜丹炉整齐排列,炉下地火通道隐约泛着红光。一名身着灰布丹袍、花白胡须垂至胸前的老者正站在丹场中央,对着几名弟子训话,正是丹房执事药老——据说他已在丹房执事之位坐了百年,虽修为仅真觉境·融灵期,却因一手精湛的基础丹道,深得内门弟子敬重。
“炼丹先炼心!心浮气躁者,纵有天材地宝,也炼不出好丹!”药老声音洪亮,手中竹杖轻轻一敲身旁的青铜丹炉,“地火需以灵力牵引,弱则炼不熟,强则焚药性,张弛有度方为王道!”
余小生上前躬身行礼:“弟子余小生,恳请药老指点丹道基础,愿以灵石奉上。”
药老抬眼打量他,目光在他胸前的青木佩上停留片刻,捻须道:“你便是那破格晋升内门的余小生?黑风岭反杀凝感期匪首,倒是有些胆识。不过丹道不同斗法,光有胆识不够,还需耐心。你想学何种丹药?”
“弟子想学制辟谷丹与清心丹,为妹妹稳固气息,也为自身储备。”
“辟谷丹固本,清心丹安神,皆是基础凡品丹药,正好入门。”药老点点头,竹杖指向一尊空置的丹炉,“那炉归你用,地火开关在左侧石钮。先学引火——以灵力探入地火通道,牵引火气入炉,记住,不可猛灌灵力,需如细水长流。”
说着,药老演示了一遍:指尖灵力微动,一道微弱的红光从炉底升起,稳稳停在炉腹中央,不偏不倚。“这便是‘稳火’,先练半个时辰,练到火不晃、气不散,再来学投药。”
余小生依言上前,指尖按在石钮上,灵力缓缓探入地火通道。通道内灼热难当,灵力刚触碰到火气,便被一股狂暴的热力冲得紊乱,引到炉内的火气瞬间暴涨,险些将炉盖顶开。
“慌什么!”药老皱眉呵斥,竹杖一点,炉内火气瞬间收敛,“灵力输出要收放自如,你把炼丹当斗法了?丹火是炉,药性是花,需温养而非摧残!”
余小生脸颊微红,沉下心神,再次尝试。这次他放缓节奏,将灵力化作细丝,小心翼翼牵引火气。可火气刚稳定片刻,又因灵力输出不均而摇曳不定。半个时辰过去,他额头已满是汗水,炉内的火仍时强时弱。
【旁白:半个时辰于斗法不过转瞬,于炼丹却是磨心的开端。余小生惯于灵力的刚猛运用,此刻却要学着“绵柔掌控”,这正是丹道给他上的第一课。】
“罢了,你性子偏刚,先从药性辨识学起。”药老递来两个药囊,“这是辟谷丹的药材:主药是清禾草,辅药是凝露花,佐药是石髓粉,君臣佐使不可错乱。清禾草固本,需先入炉;凝露花锁气,需在清禾草半熔时投;石髓粉中和药性,最后撒入。”
他又指着另一囊药材:“这是清心丹的配料,主药静心叶,辅药月见草,佐药冰魄屑,投药顺序与辟谷丹相反,先投佐药,再辅再主,因静心叶性凉,需借月见草之温调和,冰魄屑先镇炉气。”
余小生仔细记下,拿着药材反复辨认,感受每种灵植的药性:清禾草温润,凝露花清凉,石髓粉厚重;静心叶寒凉,月见草和煦,冰魄屑刺骨。药老在一旁补充:“炼丹如配膳,食材(药材)的性子要摸透,搭配错了,不仅炼不出丹,还可能炸炉。”
接下来的三日,余小生每日寅时便到丹房,先练一个时辰稳火,再花三个时辰辨识药性、背诵丹方。他性子坚韧,虽屡屡失败,却从未气馁——每次火失控,他便回想《青元诀》的绵长灵力运转;每次记错药性,他便在掌心用灵力刻下药材特性,反复记忆。
第四日清晨,余小生终于能稳定丹火半个时辰。药老见状,点头道:“可以尝试炼辟谷丹了。清禾草五钱,凝露花三钱,石髓粉一钱,按顺序投炉,以稳火炼一炷香。”
余小生深吸一口气,将清禾草投入丹炉。丹火温润,清禾草在炉内缓缓融化,化作一缕淡绿色药气。待药气弥漫炉腹,他精准投入凝露花,绿色药气与凝露花的白色药气交融,渐渐凝聚成一团淡青色雾气。最后,他将石髓粉均匀撒入,雾气瞬间下沉,开始凝结成丹。
就在此时,他体内灵力突然一阵波动——连日修炼与炼丹,灵力消耗不小,此刻竟有些后继乏力。丹火猛地一弱,淡青色雾气开始溃散。余小生心中一急,想强行催动灵力,却见胸前青木佩微微发热,一股温和的灵力涌入体内,恰好弥补了他的灵力缺口,丹火重新稳定下来。
【旁白:青木佩的护主之力,从不张扬却恰到好处。这一次,它不仅守护了安危,更守护了一份“守护至亲”的执念,也让余小生更深刻体会到这枚玉佩的不凡。】
一炷香后,余小生掐诀收火,打开炉盖。三枚通体淡青、表面带着细微杂质的丹药滚落出来,药香清淡却纯粹——凡品辟谷丹,成了!
“虽有杂质,却也算合格。”药老拿起一枚丹药端详,“第一次炼丹便能成丹,已是难得。记住,杂质源于两处:一是丹火不够稳,二是药性融合不够彻底,日后多练便可改善。”
余小生心中狂喜,小心翼翼将辟谷丹收好,又开始准备炼制清心丹。有了辟谷丹的经验,清心丹的炼制顺利了许多。他先投冰魄屑镇炉,再投月见草,最后投入静心叶,丹火温养一炷香,炉内升起一团淡蓝色雾气,凝结成四枚淡蓝色丹药,杂质比辟谷丹更少。
“不错不错,半月光阴,你便掌握了两种凡品丹药,悟性尚可。”药老捻须笑道,“丹道之路漫长,凡品之上有下品、中品、上品、极品,更有天材地宝炼制的灵丹,你且慢慢摸索。”
余小生躬身道谢:“多谢药老指点,弟子受益匪浅。”
这半月来,他不仅学会了炼丹,更领悟到“炼丹如修心”的真谛——正如药老所言,丹火需稳,心性需沉,这与《青元诀》的生生不息、道心的坚定守护,竟是异曲同工。
离开丹房时,夕阳已西斜。余小生怀中揣着三枚辟谷丹、四枚清心丹,脚步轻快。他迫不及待想回到青韵居,将清心丹交给馨儿,看着她安稳的模样——这半月的辛苦,在这份期待面前,都化作了甘甜。
【旁白:初涉丹道的成功,不仅给余小生带来了物资储备,更让他明白了“守护”的另一种方式:不是只有刀剑相向,更有润物无声的周全。而这丹炉中淬炼出的耐心与沉稳,也将成为他日后应对派系倾轧、秘境凶险的重要底气。】
本章完结:第33章
小剧场:丹房执事药老的“吐槽记”
药老在青木宗丹房待了百年,见过的笨弟子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但像余小生这样“又轴又能打”的,还是头一个。
那日余小生第一次引火炸炉,把清禾草烧成了灰,药老表面呵斥,心里却嘀咕:“这小子斗法挺厉害,炼丹怎么跟拆炉似的?”后来见余小生天天早来晚走,练火练到掌心起泡,记药性记到睡着都在念叨,药老又忍不住暗赞:“这股韧劲,比当年的我强。”
余小生成功炼出辟谷丹那天,药老偷偷拿了一枚丹药回去,用自己的丹炉重新炼了一遍,结果炼出的丹药杂质比余小生的还多。药老面子挂不住,把自己的丹药藏起来,第二天故意板着脸指点余小生:“杂质还是多,得再练!”
其实药老年轻时比余小生还惨——第一次炼辟谷丹,不仅炸了炉,还把自己的胡须烧了一半,被当时的丹房执事笑了三十年。如今看到余小生,他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嘴上啰嗦,心里却早已认可:“这小子,日后不仅能成为好修士,说不定还能成为好丹师。”
后来,药老悄悄把余小生炼丹时散落的药渣收集起来,提炼出一点精纯药气,融入自己的茶水中——美其名曰“检验药性”,实则是想沾沾这“有韧劲”的弟子的好运,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突破到破妄期,炼出一枚真正的下品丹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问途无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