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锈蚀峡谷,并非意味着脱离危险。废土的恶意如同附骨之疽,无处不在。
三人沿着峡谷边缘的阴影地带艰难跋涉。
尚云起(他们)的能量读数在9%的临界值附近徘徊,每一次迈步都伴随着内部系统过载的细微警告。
林珂紧握着那枚温热的“核心印记”,它能提供微弱的方向感和环境预警,却无法驱散物理层面的疲惫与伤痛。
阿庚充当着哨兵与支撑,搀扶着状态最差的林珂,布满血丝的眼睛警惕地扫视着每一处岩石的阴影、每一道扭曲的金属骨架。
他们需要找到一个真正安全的藏身处,而不是另一个危机四伏的洞穴。
“档案管理员”的星图上,下一个最近的“变量”坐标指向西北方向,一处标记为“枯萎林海”的前文明生态实验区残骸。距离遥远,以他们目前的状态,穿越中间那片被标记为“高辐射、活跃掠夺者活动”的缓冲地带,无异于自杀。
“必须先修复,至少……恢复部分力量。”尚云起(他们)的声音断断续续,能量低至连发声模块都变得不稳定。
林珂靠在一块灼热的金属板上喘息,脸色灰败。她尝试通过印记连接地脉网络,获取更精确的周边信息,但反馈回来的只有一片模糊的、充满干扰的噪音,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被窥视的异样感。
“有什么东西……在‘看’着我们,”她虚弱地开口,眉心的光晕不安地闪烁,“不是生物……更像是……冰冷的镜头。”
阿庚猛地端起手中简陋的改装步枪,指向四周:“第七区的杂种?还是那些白袍子?”
尚云起(他们)的电子眼瞬间切换至反侦察模式,能量储备因此又下降了0.1%。扫描结果显示,在东南方向,大约一点五公里外的一处高层废墟断面上,有极其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反射信号——一个伪装良好的远程观测点。
不是测绘者。测绘者的技术更隐蔽,能量特征更“干净”。这更像是……第七区的风格。
“被盯上了。”尚云起(他们)得出结论。逻辑风暴的影响减弱,第七区的触角果然再次伸了出来。他们现在状态极差,就是最容易被捕获的猎物。
“怎么办?硬闯过去端掉它?”阿庚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能量不足……正面冲突……风险过高。”尚云起(他们)否决了这个提议。他(们)的机体状态甚至无法支撑一次高强度的突击。
林珂闭上眼,努力集中精神,与手中的灵种印记深度沟通。印记传递回一丝微弱却坚定的意念——它感知到了附近地下有一条废弃的能源输送管道,或许可以暂时藏身,管道内残留的惰性能量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追踪。
没有更好的选择。
在灵种印记的模糊指引下,他们找到了一处被碎石半掩的管道检修井。阿庚奋力撬开锈死的井盖,一股混合着铁锈和陈年油污的沉闷气味涌出。三人依次滑入黑暗的管道深处。
管道内部空间比预想的宽敞,足够一人弯腰前行。墙壁上覆盖着厚厚的绝缘材料,大部分已经老化剥落。脚下是积年的灰尘和不知名的凝固物。绝对的黑暗笼罩了一切,只有尚云起(他们)黯淡的电子眼和林珂眉心微弱的光晕提供着有限的光明。
他们沉默地前行了不知多久,直到确认暂时安全,才敢停下来休息。
阿庚瘫坐在地,剧烈咳嗽着。林珂靠在冰冷的管壁上,几乎立刻陷入了半昏迷状态,只有手中紧握的印记还在散发着恒定的微温。尚云起(他们)则直接进入最低功耗的待机模式,仅保留最基本的传感器运行,能量水平艰难地维持在8.9%。
寂静中,管道深处似乎传来某种极细微的、规律的震动。
不是脚步声,更像是……某种大型设备的低频运行声?
尚云起(他们)瞬间被激活,电子眼锐利地望向黑暗深处。林珂也被惊醒,强撑着感知。
【“下面……有东西……”】灵种印记传递出模糊的信息,【“巨大的……金属结构……还在……运作……能量反应……被刻意屏蔽……”】
不是第七区的观测点。观测点不会设在这种深处,也不会有如此规模。
难道是另一个未被“档案管理员”标记的“变量”?或者……是“摇篮”某个未被逻辑风暴波及的、更深层的设施?
就在他们惊疑不定时,一阵极其微弱、却清晰可辨的无线电静电噪音,突兀地在管道中响起,断断续续,仿佛某个古老的调频电台正在努力穿透厚重的屏蔽层。
噪音中,夹杂着一个冷静、甚至有些刻板的男性声音,正在重复播报:
“……重复,这里是‘铁幕’避难所外部监听节点……检测到未经授权的能量波动及生命信号……请表明身份及意图……如无回应,将视为潜在威胁启动防御协议……重复,这里是‘铁幕’……”
铁幕避难所?
尚云起(他们)的数据库中没有这个名称的记录。但“避难所”这个词,在废土上往往代表着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一定的武装力量,以及……对外来者根深蒂固的警惕。
刚刚逃离峡谷的追猎,又撞上了另一扇未知的、可能紧闭的大门。
尚云起(他们)的能量指示器闪烁着。8.8%。
是尝试沟通,还是立刻撤离,再次投入上方废墟那危机四伏的怀抱?
管道深处的低频震动似乎变得更加清晰,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被唤醒。而那无线电播报的声音,依旧在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秩序感,在这片被遗忘的黑暗地下回响。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星港云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