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柱三发炮弹摧毁歪脖子树的“神迹”,在独立加强连里被津津乐道了好几天。“科学打炮”成了战士们口头禅,连李云龙训话时都时不时蹦出一句:“都给老子用点脑子!打仗也得讲科学!别跟个愣头青似的瞎冲!”
这股重视技术、崇尚学习的风气,像春雨一样滋润着这支队伍。而林烽,则趁着这股热乎劲,开始将“科学保养”的理念,推向更多的武器装备,尤其是那挺被视为“镇连之宝”的民二四式重机枪。
这挺重机枪是之前端掉民团哨所时最大的收获,火力凶猛,是防御和突围的利器。它的射手是一个叫牛大力的壮实汉子,人如其名,力气大,性子直,是李云龙从老部队带过来的老兵,对机枪爱得跟眼珠子似的。
但牛大力有个毛病,或者说这是很多老兵的通病——更相信经验和感觉,对日常保养有些大大咧咧。觉得枪嘛,只要不打坏,平时擦擦外表就行了,哪有那么多穷讲究?为了这事,老周没少跟他叨叨,但牛大力总是嘿嘿一笑,拍拍胸脯:“老周班长,放心!这老伙计跟俺多年了,心里有数!准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这天,牛大力又抱着他的重机枪,准备简单擦拭一下就去参加战术训练。林烽走了过来。
“大力同志,保养机枪呢?”林烽笑着打招呼。
“哎,林顾问!”牛大力赶紧站起来,他对林烽是打心眼里佩服,“随便擦擦,亮堂点就行!”
林烽蹲下身,仔细看了看这挺重机枪。表面油光锃亮,看得出牛大力经常擦拭,但一些细节处,比如导气孔附近、枪机缝隙里,还能看到些许黑灰色的火药残渣。
“大力啊,”林烽语气平和地说,“这重机枪,好比咱们连的擎天柱,火力猛,但结构也复杂,娇贵得很。保养它,可不能光擦‘脸面’,还得注意‘内在’啊。”
牛大力挠挠头:“内在?林顾问,这里面俺也不敢瞎拆啊,怕装不回去。”
“不是让你全拆。”林烽耐心解释,“有几个关键地方,必须每天检查清理。首先,枪管是重中之重。重机枪连续射击,枪管升温极快,磨损也大。每天必须用通条蘸油彻底清理内壁,确保没有残留物,否则容易炸膛或者精度下降。”
他指着枪管:“特别是打完仗或者训练后,哪怕只打了几发,也必须立刻清理!热量会让残渣凝固,更难清理。”
接着,他又指向供弹系统:“还有这个弹链和受弹机。弹链的弹簧力度要经常检查,太松了供弹不畅,太紧了容易卡壳。这些活动部件,要经常上油,保持润滑,但油又不能太多,多了沾灰尘,反而成了磨料。”
最后,他严肃地说:“最关键的一点,战斗中如果枪管打得太热,烫手了,绝对不能用水去浇!一冷一热,枪管容易变形甚至开裂!必须停下来,自然冷却,或者更换备用枪管。细节决定生死,有时候慢这几分钟,是为了接下来能更持久地输出火力!”
牛大力听着林烽一条条细数,眼睛越瞪越大。他以前只知道搂火打得爽,从来没想过这里面这么多门道!特别是“炸膛”、“变形”这些词,让他后背有点发凉。他可记得老周说过,重机枪炸膛,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林……林顾问,您说的……俺以前还真没注意……就觉得擦亮堂就行了……”牛大力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林烽拍拍他的肩膀:“现在知道也不晚。这样,从今天起,你每天保养机枪的时候,我或者老周过来看看,咱们一起弄,把这‘老伙计’伺候得舒舒服服的,让它关键时刻能给咱们长脸!”
“哎!好!好!”牛大力连连点头。
从此,牛大力的机枪保养变成了“精细活”。每天训练结束,别人休息了,他就抱着机枪,按照林烽教的步骤,一丝不苟地操作。用通条一遍遍清理枪管,直到布条雪白;仔细检查弹链每一个环节和弹簧力度;给活动部件上薄薄一层油……
李云龙有次看见牛大力撅着屁股,拿着个小刷子仔细刷那些看不见的缝隙,忍不住打趣:“嘿!牛大力!你这哪是擦枪啊,你这比大姑娘绣花还仔细!咋了?想改行当修械匠了?”
牛大力头也不抬,瓮声瓮气地回答:“连长!林顾问说了,细节定生死!俺可不想这老伙计关键时刻尥蹶子!俺还想靠着它多撂倒几个敌人呢!”
“行!有觉悟!”李云龙笑着走了,心里对林烽更是佩服。
机会很快就来了。几天后的一次战术演练,模拟阻击敌军进攻。牛大力的重机枪班组负责封锁一条关键通道。
“哒哒哒!哒哒哒!”重机枪喷吐出火舌,声音震耳欲聋。演练要求进行持续火力压制,牛大力沉着地按照射击操典,进行着长短点射。
五十发!一百发!弹壳像雨点一样噼里啪啦地往下掉,枪管已经开始发烫,冒着缕缕青烟。
旁边的副射手有些担心:“大力哥,枪管太热了!要不要停一下?”
牛大力想起林烽的话,摇摇头:“不行!现在停下,敌人就冲上来了!还能坚持!注意观察供弹!”他严格按照要求,控制着射速,避免长时间连射导致过热。
终于,模拟进攻的“敌军”被成功击退。演练结束,牛大力的机枪足足打了近一百五十发子弹!
枪管已经热得不敢用手直接摸了。牛大力没有像以前那样急着去收拾,而是先让机枪自然冷却。等温度降下来后,他立刻开始进行射击后的特别保养。
所有人都围了过来,想看看经过林顾问“科学保养”后的重机枪,状态到底如何。
牛大力熟练地卸下枪管,大家立刻凑上去看。只见枪管内壁虽然因为高温有些变色,但依然光滑,没有明显的残留物和损伤痕迹。供弹机构运作流畅,没有出现任何卡壳的迹象。
老周拿起卸下的枪管,仔细检查了一番,惊讶地说:“好家伙!打了这么多发,膛线居然没啥大事!清理得也干净!牛大力,你小子行啊!出师了!”
牛大力憨厚地笑了,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和油污,大声说道:“这都是林顾问教得好!他说的,比啥都管用!啥经验感觉,在科学面前,都不好使!以后俺这机枪,就得这么伺候!”
这番话,说得周围那些同样负责武器装备的老兵们若有所思。他们亲眼看到了“科学保养”带来的好处——更高的可靠性,更长的使用寿命。
从此,独立加强连里,“细节定生死”这句话和牛大力的例子一起传开了。战士们保养武器更加自觉和精细,不再局限于擦外表,而是开始真正关心内在的状态。老周和技术组的工作压力也减轻了不少,因为他们不再是唯一的“保健医生”,每个战士都成了自己武器的“第一责任人”。
装备维护的意识,如同王承柱的炮术一样,在这支队伍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了战斗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章字数:4015字)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铁血长征,军工崛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