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在川南稍作休整,补充了兵员和物资(尤其是那一百斤宝贵的铜料),但全局的战略态势依然不容乐观。敌军正从四面八方调集重兵,企图将红军主力围歼于川黔边境。中央决定,利用赤水河这条天然屏障,再次实施机动,进行第三渡赤水,跳出合围圈,调动敌人。
命令传到警卫团,要求他们作为先头部队的一部分,必须以最快速度向赤水河畔指定渡口机动,抢占渡口,掩护主力渡河。
“又是急行军!他娘的,这赤水河来来去去的,老子都快成摆渡的了!”李云龙看着地图上弯弯曲曲的赤水河,嘴里抱怨着,但眼神却锐利无比,“命令部队,立刻准备!轻装!除了武器弹药和三天口粮,其他不必要的辎重一律暂时舍弃!咱们要跟敌人抢时间!”
“轻装”二字,让刚刚充实起来的装备科又面临挑战。那两台宝贵的车床和重型工具是肯定带不走了,再次被精心隐蔽。但这一次,林烽有了更充分的准备。
“团长,装备科请求跟随大部队一起机动!”林烽找到李云龙,“我们不能等到过了河再建立维修点,长途急行军,武器损耗肯定小不了,必须做到边走边修!”
李云龙一瞪眼:“跟着机动?你们那些家伙事儿怎么办?背着跑?那还不拖慢整个队伍的速度?”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林烽显然胸有成竹,“我们把复装设备和小型修械工具,全部拆解,重新打包成了二十个‘便携式维修包裹’!每个包裹重量控制在三十斤以内,由骡马驮运,一匹马可以驮两个,完全不影响行军速度!里面包含了最核心的工具和零件,足够在行军间隙进行应急维修和小规模复装子弹!”
“哦?快拿来老子看看!”李云龙来了兴趣。
很快,二十个用厚帆布制成的、看起来像是加大号褡裢的包裹被抬了过来。林烽打开其中一个进行展示。只见里面用木板隔出了一个个小格子,各种工具和零件分门别类、卡得紧紧的,防止颠簸碰撞。有小巧的扳手、锉刀、冲子、钳子,有分类包好的撞针、弹簧、底火,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手摇式钻头夹具和几根最常用的钻头。另一个包裹里则装着复装子弹的核心模具和小型压杆。
“好!这个好!”李云龙拎起一个掂量了一下,分量不轻,但确实紧凑,“又全活又轻便!老子批准了!给你们拨十匹最温驯的骡马!你们装备科的人,也跟着机动,做到真正的‘铁流千里,维修不断’!”
“保证完成任务!”林烽立正敬礼。
部队再次开拔,开始了高强度的急行军。队伍如同一条灰色的长龙,在山岭间快速穿梭。与以往不同的是,在队伍的中间,有十匹骡马,背上驮着的不是弹药箱,而是那些奇怪的帆布包裹。装备科的成员们也分散跟在左右,随时照看。
急行军对武器的考验极大。泥水、磕碰、连续的射击训练(防止遭遇战),都让故障率有所上升。 但这一次,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
队伍每次短暂休息的十分钟、十五分钟,就成了装备科的工作时间。 他们迅速找个相对平坦的地方,铺开油布,打开几个维修包裹,工具零件一字排开。 “谁的枪栓拉不动了?过来!” “排长,我这刺刀松了!” “三班一挺捷克式供弹有点不畅,快来看看!” “复装组,收集上来的空弹壳满了了一小袋,抓紧时间复装几十发!”
林烽、小张、刘二等人如同流水线上的熟练工,快速诊断、处理。更换撞针、清理导气孔、紧固零件……动作飞快。复装小组则利用那套便携设备,见缝插针地生产着子弹。
新加入的王梆子看着这一幕,惊讶地对身边的战士说:“额滴个乖乖……红军长官们真是把家带在身上走啊?这路边边上都能修枪造子弹?”
他手下一个刚领到新枪的战士,不小心把枪托磕了个小缺口,心疼得直咧嘴,被老兵带着找到刘二。刘二看了一眼,拿出小锉刀和一点木屑胶,几下就修补得几乎看不出来,还叮嘱道:“兄弟,这新枪得爱惜点,它可是你保命的伙计!”那新战士连连点头,对红军的认同感更深了。
甚至有一次,一支小分队在前方探路时与敌军斥候发生交火,一挺轻机枪出现故障,被迫后撤。刚好遇到大部队休息,林烽带人当场拆解,发现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销钉变形卡死,迅速更换,前后不到二十分钟,那挺机枪就又跟着小分队冲回了前沿。
整个第三渡赤水的机动过程中,装备科利用这些“便携维修包裹”,在行军间隙,累计修复了因各种原因损坏的步枪三十支,轻机枪两挺,排除故障无数,还复装了近千发子弹。虽然单次维修规模无法和固定工坊相比,但这种“随时随地”的保障能力,极大地维持了部队在高速机动中的战斗力。
李云龙对此赞不绝口:“老林,你们这移动修械所,真是神了!老子走到哪,你们就跟到哪修到哪!比狗皮膏药还贴心!”
孔捷也评价道:“这才是真正适应运动战的保障模式。看来咱们的思路要变一变了,以后可能不需要庞大的固定修械所,而是需要更多这种灵活机动的技术小组。”
丁伟在日记中写道:“……林烽科长的‘便携维修包裹’理念,在此次机动中经受住了实战检验。其保证了部队在高速运动状态下武器系统的可靠性,使我部虽经长途跋涉,仍能保持旺盛战斗力,实为运动战保障之典范……”
当部队最终顺利抵达赤水河畔,成功抢占渡口,掩护主力开始渡河时,警卫团的武器装备完好率依然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林烽和他的装备科,用他们的智慧和准备,确保了钢铁的洪流,在奔腾不息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锋利的刃口。
(本章字数:4800字)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铁血长征,军工崛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