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九四二年六月中旬,太行山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然而瓦窑堡兵工厂里,却因为一封前线急电而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中。
这天清晨,林烽刚走进办公室,就看见唐忠祥拿着一封电报在等他,脸色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厂长,这是昨晚总部转来的前线战况汇总。唐忠祥把电报递给林烽,鬼子学精了,把坦克和碉堡配合使用。咱们的穿甲弹能打坦克但破坏力不足,榴弹破坏力够但穿甲能力差,战士们很被动。
林烽仔细阅读着电报,眉头越皱越紧。电报中详细描述了一个典型战例:日军将一式坦克停在永备工事旁,八路军的穿甲弹能击穿坦克却对工事无可奈何,而使用榴弹对付工事时,又无法有效威胁坦克。
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林烽一拳砸在桌上,通知各技术骨干,立即到会议室开会!
半小时后,会议室里坐满了人。王老铁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抱怨:厂长,这才几点啊,我昨晚为了新一批特种钢熬到半夜...
别抱怨了,听厂长说正事。老周叼着烟袋,慢条斯理地说。
林烽把前线战况向大家通报后,会议室顿时炸开了锅。
这不是为难人吗?王老铁第一个跳起来,又要能穿甲,又要能爆破,这炮弹难不成还能长两个脑袋?
唐忠祥推推眼镜,认真分析:从技术角度讲,穿甲需要弹体坚硬,爆破需要装填炸药,这确实是相互矛盾的需求。
老周吐了个烟圈:要我说,就让战士们多带两种炮弹。遇到坦克用穿甲弹,遇到工事用榴弹。
不行!林烽斩钉截铁地否定,战场上瞬息万变,等战士换好炮弹,鬼子早就反应过来了。我们必须研制出一种多用途炮弹!
会议室陷入沉默。大家都在苦思冥想,如何解决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技术难题。
突然,林烽眼睛一亮:同志们,你们记不记得小时候玩过的穿天猴爆竹?
大家都被这个莫名其妙的问题问懵了。王老铁挠着头:厂长,这都啥时候了,您还有心思回忆童年?
我不是在回忆童年!林烽兴奋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起来,穿天猴是先穿透障碍物,然后在空中爆炸。我们能不能设计一种炮弹,先穿透装甲,然后在目标内部爆炸?
这个大胆的设想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唐忠祥第一个反应过来:厂长的意思是...穿甲爆破弹?
林烽越说越激动,弹头前部用钨芯负责穿甲,后部装填炸药负责爆破,中间用延时引信连接!
王老铁张大了嘴:我的乖乖!这想法太疯狂了!
老周却若有所思:听起来倒是可行...就是不知道实际造出来效果如何。
唐忠祥已经开始在笔记本上疯狂计算:理论上完全可行!钨的硬度足以穿透50mm钢板,只要控制好引信延时,就能在穿透后爆炸!
那就干!林烽一锤定音,老铁,你负责搞钨矿。老周,你组织人手加工弹体。老唐,引信部分就交给你了!
研发工作立即展开。王老铁带着勘探队,几乎把太行山翻了个遍,终于在一个废弃的矿洞里找到了少量钨矿石。
厂长,这点钨矿够用吗?王老铁指着地上那堆黑乎乎的矿石,担忧地问。
林烽捡起一块矿石在手里掂了掂:足够了!钨芯不用太大,关键是要纯。你们冶炼时要特别注意温度控制!
在冶炼车间,王老铁亲自守了三天三夜,终于炼出了纯度达标的钨锭。当他捧着那些闪着灰白色金属光泽的钨锭时,手都在发抖:宝贝啊!这可是比黄金还贵的宝贝!
与此同时,老周在机加工车间也遇到了难题。要在炮弹内部既要容纳钨芯,又要装填炸药,还要安装引信,空间实在太有限了。
厂长,这弹体结构太复杂了!老周拿着设计图纸直挠头,壁厚稍微不均匀,飞行时就会失稳!
林烽接过图纸,仔细研究后提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案:采用变壁厚设计!前部厚实保证穿甲,后部较薄多装炸药。
这个方案立即被采纳。老周带着工人们连夜赶工,终于加工出了第一批试验弹体。
最难的还是引信部分。唐忠祥带着技术团队,试验了十几种延时方案,效果都不理想。
要么延时太短,还没穿透就爆炸;要么延时太长,穿透后飞出去老远才炸。唐忠祥苦恼地推着眼镜,这个0.5秒的延时太难控制了!
林烽在实验室泡了整整两天,最后从老式座钟的擒纵机构中得到启发,设计出了一套精巧的机械延时引信。
妙啊!唐忠祥看到设计图后惊叹不已,利用离心力解除保险,撞击目标后启动钟表机构,这个设计太精妙了!
半个月后,第一枚122mm穿甲爆破弹终于组装完成。当这枚造型奇特的炮弹摆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弹头呈流线型,前部是灰黑色的钨芯,后部是装填了炸药的弹体,尾部还有唐忠祥精心设计的延时引信。
真漂亮!王老铁忍不住想伸手抚摸,被老周一把拦住。
小心点!这里面可是装了炸药的!
试射安排在第二天上午。整个兵工厂的人都来到试炮场,想要亲眼见证这个奇迹。
试炮场上,一门122mm加农炮已经就位。四百米外,并列放置着两块50mm厚的钢板,模拟坦克装甲,后面还堆放了沙包,模拟工事内部。
第一次试射,准备!林烽亲自下达口令。
装填手小心翼翼地将那枚特殊的炮弹送入炮膛。炮手瞄准目标,全场鸦雀无声。
炮弹呼啸而出,准确命中第一块钢板。令人惊喜的是,炮弹轻松穿透了钢板,在飞向第二块钢板的途中突然爆炸!
成功了!观测员激动地大喊,穿透第一块钢板后在空中爆炸,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现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王老铁激动地抱起老周转圈,把老周的烟袋都甩飞了。
别高兴得太早!林烽却保持着冷静,这才穿透一块钢板。实战中可能需要连续穿透多层障碍。准备第二次试射!
第二次试射时,炮弹成功穿透了两块钢板,在后面的沙包堆中爆炸,扬起了漫天沙尘。
完美!唐忠祥看着检测数据,手都在发抖,穿透50mm钢板后延时0.5秒爆炸,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老周捡回烟袋,美美地吸了一口:这下可好了!一炮多用,看小鬼子还怎么嘚瑟!
然而,在第三次试射时,意外发生了。炮弹在穿透第一块钢板后没有爆炸,而是哑火了。
哑弹!观测员报告道。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林烽立即下令封锁现场,亲自带着唐忠祥前去检查。
经过仔细排查,发现问题出在引信上。由于加工精度不够,延时机构在受到强烈冲击后卡死了。
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林烽严肃地说,战场上出现哑弹,可能会害死我们的战士!
唐忠祥愧疚地低下头:厂长,是我工作没做好...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林烽拍拍他的肩膀,关键是找到解决办法。
接下来的三天,技术团队对引信进行了全面改进。唐忠祥想出了双保险方案,在主引信失效时,备用引信会自动启动。
第四次试射时,新改进的炮弹表现完美。连续十发试射,全部成功实现穿透后爆炸。
太好了!王老铁看着检测报告,激动得热泪盈眶,咱们真的造出了能穿甲能爆破的神奇炮弹!
老周提议:厂长,给这种新炮弹起个名字吧!
林烽沉思片刻:破甲爆弹吧!简单直白,战士们一听就明白怎么用。
好名字!众人齐声称赞。
就在大家庆祝成功时,林烽却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单个效果达标了,但是量产质量如何?精度如何?还需要进一步测试。
于是,新一轮的测试又开始了。技术人员对每一发试射炮弹都进行详细记录,不断优化生产工艺。
一个月后,破甲爆弹正式投入量产。首批生产的一百发炮弹立即被送往晋察冀前线。
几天后,前线传来捷报:使用破甲爆弹的炮兵部队,在一次反扫荡作战中,同时摧毁了日军三辆坦克和五个碉堡,自身无一伤亡!
消息传回兵工厂,整个厂区都沸腾了。工人们自发组织庆祝,王老铁甚至把他珍藏的老白干都拿了出来。
同志们!林烽在庆祝会上激动地说,破甲爆弹的成功,不仅解决了我军的战术需求,更重要的是证明了我们的创新能力!只要敢想敢干,就没有攻克不了的技术难关!
庆祝会后,林烽独自来到试炮场。夕阳的余晖洒在那些试验留下的弹坑上,也洒在他欣慰的脸上。
他知道,这种创新性的弹药将会改变战场态势。而更让他自豪的是,这一切都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靠着中国人的智慧和汗水实现的。
这才只是开始。他轻声自语,我们还能造出更多更好的武器!
夜幕降临,兵工厂的车间里依然灯火通明。新一批破甲爆弹正在生产线上缓缓流动,每一发都凝聚着兵工人的智慧和心血,也承载着抗战胜利的希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铁血长征,军工崛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