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步入一九四三年的盛夏,瓦窑堡兵工厂已然完成了它发展史上最具战略意义的一次蜕变。曾经机声隆隆、生产着从步枪子弹到迫击炮的各类轻重武器的综合兵工厂,如今彻底明确了自身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全力转型为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最重要的重武器研发与制造核心基地。
这一转型,源于林烽清晰而深远的“工业布局”思想。在一次决定瓦窑堡未来道路的战略研讨会上,他站在巨大的厂区规划图前,对全体骨干阐述了他的构想:
“同志们,咱们瓦窑堡的家底是厚实了,但不能什么都抓在手里。就像一个人,不能既想当绣花针,又想当开山斧。我们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在于我们突破了特种材料、重型加工、动力系统和复杂武器总装的技术壁垒!那么,我们的核心任务,就应该集中在这上面!”
他大手一挥,在规划图上划出了清晰的界限:
“从即日起,瓦窑堡兵工厂,正式实施‘轻重分离,各司其职’的战略!”
“第一,轻武器技术,全部外传,我们不再进行大规模量产!”林烽语气果断,“包括改进后的七九步枪、冲锋枪、轻机枪、60\/82毫米迫击炮以及其配套弹药的全套图纸、工艺手册、甚至关键工装夹具,都已经系统整理完毕。这些成熟技术,要尽快推广到太行、太岳等根据地的其他兄弟兵工厂去,让他们也能快速提升产量和质量。咱们派出去的技术支持小组,要负责到底,确保他们能吃透、能生产!咱们自己,只保留小批量的试制和特殊订单生产能力,为特种部队或技术验证服务。”
这个消息最初让一些老工人感到不舍,毕竟那些“老伙计”陪伴了他们多年。但林烽的解释让他们豁然开朗:“把轻武器分散出去,就像撒种子,能让整个根据地的部队都更快换上好枪好炮!而咱们,则要集中所有的人才、设备、材料和电力,去攻克更难的堡垒,去造别人造不了的东西!”
“第二,我们的核心力量,全部集中于重武器和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林烽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力量感,“我们的拳头产品,就是 ‘太行-1型’及其后续型号坦克、105毫米榴弹炮、122毫米加农炮、正在预研的火箭炮(喀秋莎思路)、以及未来必不可少的高射炮! 这些,才是真正能改变战场格局,能跟鬼子硬碰硬的‘大国重器’!”
“而要支撑这些‘重器’,就必须有强大的‘根基’!”他的手指点向规划图上的几个关键区域:
“王家湾炼钢厂,是我们的‘钢铁脊梁’!平炉保证基础产量,电弧炉专攻坦克曲轴、炮管钢等特种合金钢!必须确保优质钢材的稳定供应!”
“火电厂与水电厂,是我们的‘能量心脏’!水火互济,外加柴油发电机应急,必须保证任何时候,咱们的机床、电炉都不会因为停电而停转!”
“炼铜厂,是我们的‘神经与血管’!保障坦克电线、发电机线圈、子弹壳、以及各种轴承合金的供应!”
“炸药厂,是我们的‘毁灭之力’!要确保无论是坦克炮弹还是重炮炮弹,都能填满最烈性的炸药!”
“薛家沟发动机中心,是我们的‘动力之源’!要源源不断地产出可靠的坦克心脏!”
“还有我们的重炮车间、坦克总装车间、精密零件加工中心……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我们瓦窑堡重工业基地的坚实骨架!”
这一战略布局迅速落地,瓦窑堡的面貌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
曾经繁忙的步枪组装线、子弹生产线大部分设备被拆解、打包,连同厚厚的技术资料,由专人护送往兄弟兵工厂。车间被腾出来,用于扩建坦克底盘焊接区和火炮炮闩精加工区。
原有的老师傅和优秀技工,被重新调配,充实到坦克、重炮、发动机等关键岗位。年轻学徒的培养方向也更加聚焦于重型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等专业领域。
资源向重武器项目高度倾斜:
· 电弧炉冶炼出的最佳批次特种钢,优先供应坦克曲轴和炮管制造。
· 重型机床的加工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日夜不停地切削着坦克的变速箱齿轮、炮塔座圈。
· 稳定的电力绝大部分输送至电弧炉、大型机床和总装测试线。
· 炼铜厂产出的高纯铜材,优先满足坦克电台和发电机需求。
这种聚焦带来了效率的极大提升和技术的快速迭代。坦克的总装周期稳定在十天左右,发动机月产五台的目标顺利实现,105毫米炮弹生产线也日益熟练。甚至,利用坦克底盘开发自行火炮的预研工作,也得以抽调人手悄然启动。
偶尔,会有从前线回来的老战友路过,看到瓦窑堡不再生产他们熟悉的步枪和手榴弹,不免有些诧异。李云龙就曾扯着大嗓门问:“老林,咋啦?看不上咱们步兵的烧火棍了?全搞这些铁王八和大炮了?”
林烽则会笑着解释:“老李,不是看不上,是分工不同了!你们步兵的‘烧火棍’,现在由更多的兄弟厂子给你们造,保证又好又多!而咱们瓦窑堡,就专心给你们造能敲碎鬼子乌龟壳的重锤,造能给你们开路的重盾!咱们各司其职,才能更快地把鬼子赶出去!”
李云龙琢磨了一下,猛地一拍大腿:“有道理!好钢用在刀刃上!你们就专心造这些大家伙,咱们步兵的枪弹,自有别的兄弟操心!这样好,这样效率高!”
望着如今分工明确、运转高效、日夜轰鸣的瓦窑堡,林烽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里不再是一个“大而全”的兵工厂,而是一个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深度协同的重工业基地。它如同一个强大的心脏,将钢铁、能源、动力与毁灭性的力量,泵入即将出征的钢铁巨兽体内,也将泵入整个华北抗战的血脉之中。这条独特的、扎根于根据地的重工业之路,正越走越宽,越走越坚实!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铁血长征,军工崛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